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徐州中小学校这样做!

栏目:网络教育  时间:2023-11-07
手机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校园,滋养青少年成长,助推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实现质的提升。一直以来,徐州市中小学采取灵活多样的课程实施方式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课程教材,将学科实践活动浸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中。

  徐州

  汉文化的发祥地

  “汉代三绝”影响深远

  徐州

  烹饪鼻祖彭祖的故乡

  饮食文化对

  后世有着极大影响

  当悠久的汉文化

  和特色美食相融合

  便有了穿越千年的邂逅

  ……

  汉画像石,浓缩着汉代独有的文化,绵延千年。若将青石换做白面,将汉画移至餐桌,将有怎样的体验?

  近日,徐州市经十路小学开展了一堂“石”与“食”的千年邂逅主题课堂活动,同学们探究汉画像石图案的文化价值,手撕车马出行图、田耕狩猎图等,选取酱料,学习拓印工艺的基本技巧。

  “老师引领着我们先将烙馍展开,均匀地刷上酱料,手撕汉画像石的烙馍图形后,拓印出有画的烙馍,特别有趣!我们还用拓印烙馍卷着徐州馓子,特别好吃。”徐州市经十路小学学生贾同学介绍说。

  徐州市经十路小学教师 宗海玲

  这样的主题课堂活动,不仅让学生和老师了解到徐州的优秀传统文化,还把汉画像石移至餐桌,将汉文化与食文化创意融合,是一项非常有趣的实践。

  将优秀传统文化带进课堂,融进学习,融入生活,徐州市经十路小学一直持续探索,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徐州市经十路小学校长 宋洪燕

  把传统文化带进校园,让学生能够真切地听到、看到、品尝到、感受到,尤其让学生感受家乡徐州文化的魅力,一张张烙馍可能是我们徐州人生活中常见的食材,然而当它与汉画像石碰撞在一起,就使其变得弥足珍贵了。

  大风起兮云飞扬,汉画巍峨兮馍飘香。“石”与“食”的千年邂逅主题课程,来自徐州市第一中学张颖震老师,该课程已经成为徐州一中颇具特色与影响的综合实践校本课程之一。

  徐州市第一中学教师、江苏省美术特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张颖震

  我们把汉文化教育资源与美术学科相融合,根据学校“立德力行”的育人定位,进而从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方面设计了课程目标;开展了以艺术研学为主题的博物馆汉文化考察;以劳动教育为导向的食文化操作体验,以文创产品的研发为载体的项目研究,以多元的方式设计出《汉画壮馍》 《拓印烙馍》 《馍书物语》等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课程,汉画像石、烙馍、壮馍、甜酱、雕刻、拓印等传统元素也巧妙地渗透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自然地迸发出一种特别的感召力。

  在徐州高级中学,学校建设汉文化主题校园,初步建成汉画像石精品馆,重点收藏两类文物:一是不同材质的汉画像石,以便于学生做地质学的考察;二是将作家周凡舒的编绘作品《国宝有话说:汉画像石里的生活》以壁画等方式搬进汉画像石精品馆。同时,学校自主开发、开设了汉画像石艺术解读、汉文化饮食、汉文化文学等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实现个性化学习。

  徐州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张安义

  以汉文化研究为基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学校育人方式变革。下一步要开展的工作:一是“讲”,萃取100汉文化典故(故事),厚植家国情怀;二是“评”,构建文化育人评价办法(指标体系),赋能师生正确价值判断与选择;三是”育“,发挥汉文化课程育人、课堂育人、活动育人功能,优化育人方式;四是“践”,优化汉文化赋能学校育人的“三四三”实践范式;五是“辐”,凝炼汉文化赋能学校育人的实践与理论成果,实现可借鉴可推广价值。

  一直以来,徐州市中小学采取灵活多样的课程实施方式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课程教材,将学科实践活动浸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中。

  徐州市教育学会会长 李运生

  从课程实施模式来看,徐州“优秀传统文化”的推进主要有三种路径:

  1.资源浸润模式。根据徐州地域面积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层次分明的特点,从2018年起,徐州市教育局与徐州市博物馆、徐州市图书馆、江苏师范大学历史系进行深度合作,开展“小学(初中)课程与徐州场馆资源融合的实践研究”, 探索基于全市资源统整的校外基地学习模式。

  通过省级规划课题研究、案例展示、“任务单”设计、“研学伙伴制”打造、学习空间跨界,系统构建国家课程整合运用场馆资源的学习链,使育人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和文化资源相互融通,整合成“新课程”,体现学科育人的主张。

  2.课程唤醒模式。国家课程实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教材的主要路径和首要阵地。

  在课标的指导下,通过目标整合、内容剪裁、学习设计,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体验中锤炼品格。近两年,我市“基于文化意象”的学科教学,在全省产生影响。

  3.实践“活化”模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来统整相关内容,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活动实施的主要载体,以活动方式来开展教学。

  通过“讲出来”“演出来”“做出来”等亲身实践体验活动,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健全“文化认知—情感体验—践行养成”的学习机制和心理过程,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

  才以用而日生

  思以引而不竭

  优秀传统文化

  在徐州扎实推进

  凸显了徐州

  得天独厚的优势

  打造以文润心的成长环境

  任重而道远!

  原标题:《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徐州中小学校这样做!》

  阅读原文

上一篇:参加托福考试有什么要求
下一篇:肇庆这些职校生,超乎你想象!

最近更新网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