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⑤|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金龙:“两个结合

栏目:网络教育  时间:2023-11-06
手机版

  

  关于两个结合,学界现在讨论的比较多。对两个结合的内涵怎么理解,我们需要拓展视野,拓宽思路。两个结合最早提出来,是在建党一百周年,当时是把它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提出来,二十大报告实际上还是把它作为中国化加上时代化的方法,并且对它的两个结合的基本内涵作了阐释,这是我们比较常见的对两个结合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什么要有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我认为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在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两个板块中,马克思主义主要吸收的是西方的历史和文化,但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体系,在其发展过程中借鉴、吸收了外来文明。但是,传统文化已经成为过去,所以需要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个结合为什么能结合?我认为至少在两个方面是契合的,一是理论基础具有契合性,二是在文化内涵上有相通的地方。

  至于怎么来结合,具体的方法是什么,有待于深入的探讨。我认为“两个结合”既是一种方法论,也是一种情感表达,具有形象建构功能。“两个结合”首先是作为方法论而提出的,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也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方法。“两个结合”具有情感意蕴,表达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国情的尊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对人民主体地位的确认。“两个结合对于”建构政党形象、国家形象、民族形象将产生深远影响。从多维度阐释“两个结合”,才能深化对其意蕴和功能的认识。

  作为方法论,“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方法。作为形象建构的“两个结合”,是政党形象建构:实事求是、守正创新、自信自立。是国家形象建构:国家意识、中国中心、国家创新能力。是民族形象建构:历史自信、开放包容。对于“两个结合”的解读,不仅要从字面上来理解,阐释其基本内涵,也要从延伸层面来理解,阐释其深层内涵;既要避免强制阐释,又不能遮蔽深层内涵,如此,才能充分揭示“两个结合”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和社会功能。

  整理:张立峰

  摄影:肖雨杨

上一篇:合并、撤销建制!这类高校,或将消失?
下一篇:400+!双向奔赴!河南理工大学双选会等你来!

最近更新网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