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基本功进阶七:最困扰中式思维的语法考点(3)

栏目:网络教育  时间:2023-08-08
手机版

  本期讨论最困扰中国考生的语法点和考研英语的考点的最后一个版块:英语动词的变化。

  动词作为词汇“主力军”,其各种变化在考研英语中广泛影响着写作、翻译和阅读等版块。众多的语法盲点也往往与英汉语汇和表达习惯的差异息息相关。笔者以真题为范例,和大家谈谈这些差异可能给我们挖的“坑”。

  到本期为止,笔者已经从技巧和基本功两个方面谈到了考研的各个版块。

  而对于占分最多的阅读部分,大家也可以参看本专栏1-4期的内容,或参看“三步五阶梯考研英语阅读快速提升”专栏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columnpageshare?nid=news_9296774707230873874。

  多变的动词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动词都是词汇的“主体”。

  汉语动词的难点主要在词汇层面,即我们需要准确掌握动词的词义。

  而在英语中,我们不仅要准确掌握词义,还要应付一系列语法变化所带来的难点。

  如,我吃过午饭了。

  汉语用了一个“了”,就可以表达出两个层面的意义:

  一是“吃”这个动作发生于过去,

  二是肚子里有“饭”,现在可能不饿了。

  视前后文变化,意义的重点可能不同。

  所以说我们汉语常常需要“意会”,不能完全“言传”。

  而英语就特别“较劲”,这两种意思必须选择一种,用一目了然的语法形式确定下来。

  要么就是,

  I had my lunch.

  (强调动作发生于过去)

  要么就是,

  I have had my lunch.

  (强调动作对现在的影响)

  正是因为对语义明确性的“较劲”,英语才有“现在”、“过去”、“将来”、“过去将来”4种“时”,以及“一般”、“进行”、“完成”、“完成进行”4种“态”,理论上共16个动词时态变化。外加被动语态,其谓语动词的变化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更何况,英语中还有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等等……

  ★好在考研语法并不需要面面俱到。

  ★考研英语中最需要注意的动词语法点有三:

  一是“时态的正确选择”

  二是“隐匿的被动意味”

  三是“动词的变性游戏”

  1. 时态的正确选择

  说到时态的选择,主要涉及的题型是写作。

  真题链接

  (23年考研二 写作48)

  

  对图形的整体表述,一般选用现在时。

  文章第一句:

  The chart shows the upward trend of health literacy rate of Chinese residents over the past 10 years.

  但细心的考生会观察到这个数据截止2021年,故具体描述数据时需要使用过去时态:

  Chinese health literacy rate rose from 8.8% in 2012 to 25.4% in 2021.

  ★总结:考研写作的图画或图表作文,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8%举报/反馈

上一篇:强化“四大功能”· 激发上海高质量发展澎湃动力系列述评之四
下一篇:六盘水中考总分是多少

最近更新网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