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次入选中考语文题!原作者解析考题,分析文章入选的原因

栏目:网络教育  时间:2023-06-23
手机版

  表面上看是阅读理解,实际上是文字应用题,难度不大。这是《<西游记>里的万种“风”情》一文的开头部分。我来说一下当时的写作思路:第一句点明本文介绍的主体——风;第二句介绍风的本质和定义;第三句讲“风”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表现;第四句引到本文将要谈论的话题——《西游记》中的风。

  分析完这段的思路后,考题的答案便呼之欲出了。不妨逐个来看:

  3.(1分)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风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

  B.风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

  C.风是最常见的自然界中一种天气现象

  D.风是一种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天气现象之一

  首先澄清一下,原文(原文附后)此处是没语病的。出题人把这句变成了病句,来考察考生的语言功底。“最常见的一种”和“之一”很明显重复了,所以D应该排除掉。A缺了谓语“是”,当然如果“风”字后有逗号也是可以的。C.根据文意,可以发现“最常见的”这个定语是限定“天气现象”而不是限定“自然界”,所以C也不对。B跟原文一致,选B。总之,波浪线句的语病在于语义重复,“最常见的一种”和“之一”保留一个即可,其他文字不用更改。

  4.(1分)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如前所述,“在水平方向的移动被称为风”讲的是风的定义,而“风拂过了沧海桑田……”讲的是风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所以此处应该是两句话,排除B选项。空缺处只是平铺直叙,并没有感情波动,也没有疑问,所以填普通的句号就可以,选D。

  5.(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A.不过在小说《西游记》中

  B.小说《西游记》也不例外

  C.所以在小说《西游记》中

  D.以小说《西游记》为例

  本题考查的是两个句子之间的过渡。“风拂过了沧海桑田……”一句化用了三句诗词,讲的都是风的洒脱、随意,当然这也是风在自然界中的本来面目,我们是无法操控的。而最后一句写的是“经常被神魔们操控着”,所以横线上的语句应选转折关系。B和D,意思相仿,意味着第四句是第三句的具体表现,这与文意不符。C是因果关系。综上,选A。

  这是一篇文理交叉的科普文章, “跨越性”比较强,而且本文没有给出题目,稍微增添了一些难度。有的考生可能会纳闷,风跟《西游记》有啥关系?风属于气象知识,咋还跟《西游记》扯上关系了呢?这到底是一篇讲《西游记》的文章还是介绍气象科普的文章呢?带着这么多问号,考题就戛然而止了。在此简要说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一节分析的是猪八戒出行时的狂风及其原型——雷雨大风;第二节讲的是筋斗云的幕后推手——高空急流;第三节讲的是鬼怪出没时的旋风——尘卷风。想要原文的朋友可以私信,一起探讨交叉学科背景下的气象科普。

  二、如果让我出题,我会咋出?

  这几道题比较简单,如果让我来出题的话,我可能会让大家默写第三句涉及的诗词中带“风”字的诗句。

  风拂过了沧海桑田,在文学作品中留下了许多踪迹,j它曾把细柳装扮成碧玉,k让海棠“绿肥红瘦”,l也曾无情地打在雪夜回家之人的身上。

  我自己来答一下吧。j对应的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k对应的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l对应的是“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三、谈谈“获奖感言”

  本来觉得文章被当作考题是偶然,细细想来也有一定的必然性。近几年,中学语文教学正在大力提倡古典名著阅读,四大名著已经成了中考语文题中的常客。系列文章借助大家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古典文学来讲气象科普知识,降低了气象科普的门槛,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紧扣了中学教育的方向,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学中的万千气象”系列文章两次入选考题并不意外。

  一年多前,在 “发刊词”中,我这样写道:“尝试‘跳出气象看气象’,做不一样的气象科普,大体说来就是,借助通俗文学讲解气象知识,让大家在娱乐、消遣的同时了解一些气象常识,这也是开办这个公号的初衷和目的。”现在看来,初心未改,成效已现,吾心甚慰。

  致谢:感谢敬爱的王奉安老师带我走上《百科知识》的“溜光”大道,感谢谌编辑跟我交流、探讨,把文章细细雕琢,感谢支持和帮助过我的师友、同仁和家人!

上一篇:这所普通财经类院校,录取分数线较高,毕业生就业形势乐观!
下一篇:德州高考复读学校一学期学费是多少?

最近更新网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