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大湄公河地区的神奇生物
/ 生物多样性 /
:
大湄公河地区(The Greater Mekong region)一直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拥有各类自然栖息地,地形起伏变化,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
得益于当地科研人员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的通力合作,结合实地调研和实验分析,每年都有许多新物种被发现。这些合作有时跨越几代人,比如,一些早期由博物学家收集的样本,可能会经历几十年才最终辗转到植物园、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动物学会等研究机构,得到研究人员的分析。
??Khoa Tran Anh/Pixabay
WWF于5月22日发布了《2021年及2022年大湄公河地区新物种发现》报告(《New Species Discoveries in The Greater Mekong 2021&2022》)。
报告显示,2021年和2022年,科学家在东南亚大湄公河地区共发现了380个新物种,包括变色蜥蜴、以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人物命名的毒蛇、看起来像提线木偶的兰花,以及皮肤像厚苔藓的树蛙等。由于其中许多物种已经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WWF呼吁区域内相关部门和机构,对这些稀有而神奇的生物,加强种群和栖息地的保护。
下面就来和熊猫君一起看看这些生活在东南亚五国的奇妙生物吧!
柬埔寨蓝冠蜥蜴??calotes goetzi
2021年发现 柬埔寨
柬埔寨蓝冠蜥蜴(Cambodian blue crested agama, 也称暹罗蓝冠蜥蜴),在荔枝山国家公园内一处吴哥时代的考古遗址附近被发现。该新物种之前被认为与白唇树蜥(Calotes mystaceus)为同一物种,但经过进一步的遗传学分析和形态学比对,确认了它们为不同物种。
该物种的雄性多为亮蓝色,雄性和雌性的背部都有三至五个明显的深棕色斑点,主要以昆虫为食。在遇到危险时,尤其是在保护未孵化的卵时,它们会通过变色进行防御。这种行为常见于年龄较大的个体,特别是具有领地意识和攻击性的雄性。
叶趾虎新种??dixonius somchanhae
2021年发现 老挝
(暂无正式中文学名)
研究人员在夜间的砂岩上发现了这一新物种,它们生活在被建筑工程破坏的次生林中。此物种属壁虎科叶趾虎属,有独特的色彩纹路,使其在外形特征上可以与其他种区分开来。该物种被认为是老挝本土物种,鉴于目前其唯一已知的栖息点位于老挝首都万象塞纳通区附近一个未受保护的区域,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其种群分布和数量,进而确定保护方案。
石斛兰新种??dendrobium fuscifaucium
2021年发现 老挝
(暂无正式中文学名)
老挝特有种,具观赏性。它的发现历程十分不同寻常:一个苗圃老板在从当地的野生植物供应商处购买了这株植物后,将照片发给了研究当地兰花物种的专家,经过进一步分析,确认了它是一个新物种。据供应商说,这株兰花是在老挝万象卡西区的一座石灰石山上采集的,但搜寻至今,研究人员都还未能在野外找寻到它的踪迹。
国际兰花贸易已经形成庞大的商业贸易规模,据估计,在1996年到2015年的十年间,兰花的交易量超过了十亿株。尽管大部分合法交易的兰花都来自于人工繁育,但非法贩运以及对野生种的过度采摘正在威胁着许多种兰花的生存。对于这种美丽而又脆弱的植物,这一新物种的发现也进一步强调了保护它们的重要性。
素贞环蛇?? bungarus suzhenae
2021年发现 缅甸
? Dr. Li Ding
素贞环蛇(The Suzhen’s krait)是一种剧毒蛇,以中国古代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主角白素贞命名。素贞环蛇分布于缅甸克钦邦和中国云南盈江地区。此前,人们认为它与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为同一物种,但研究人员在对2016年和2019年收集的样本进行DNA测序后,将素贞环蛇确认为新物种。除了遗传学上的差异,素贞环蛇在环的数量、牙齿和雄性生殖器官的形状上也与其他种有明显区别。
准确区分物种间的差异对于开发有效的抗蛇毒血清至关重要,针对不同蛇类的咬伤,其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使用错误的血清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尤其是对于环蛇属的剧毒蛇,由于它们常在夜间活动并进入民宅觅食,人们很容易无意间在熟睡中触碰到它们而被咬伤,因此了解蛇类的多样性和它们的分布也对保护当地居民生命安全起着重要作用。选择以善良、仁爱的白素贞命名该物种,也是为了强调这一新物种的发现在有效治疗环蛇咬伤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克伦河蟾蜍??ansonia karen
2021年发现 泰国
克伦河蟾蜍(The Karen stream toad)的发现地位于泰国西部叻丕府的他念他翁山脉中,以支持了实地调查的当地克伦人命名。
克伦河蟾蜍为泰国本土的特有物种,是近期在达瓦纳-他念他翁山脉(泰-缅边境)发现的许多新物种之一。在同一区域,仅是与克伦河蟾蜍同属的蟾蜍,就有10种生活在这里,因此,应持续开展调查,才能更有效地了解、保护这片宝贵的生境。
河江棱皮树蛙??theloderma khoii
2022年发现 越南
“蛙”如其名,由于其独特的皮肤纹理,Theloderma属也被称为苔藓蛙(mossy frogs),而此次新发现的Khoi’s mossy frog(中文译名为河江棱皮树蛙)为该属分布在越南的第17个种,也使越南成为全球苔藓蛙种类最多的国家。
该物种是在越南东北部河江省的野外调查中发现的,它们生活在石灰岩山脉林地的狭窄山谷中,身长约5-6厘米,周身像被绿色苔藓覆盖,皮肤上有不规则的脊和疣,使它们能够轻松“隐身”于环境中。
这一新物种的确切分布范围尚不清楚,有可能延伸至我国云南省。然而,边境公路修建、农业扩张和非法伐木都威胁着这片喀斯特森林中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由于该物种已知可能分布的地点均未受到有效保护,研究人员认为河江棱皮树蛙应被列为濒危物种,并且对这些分布范围高度限定的物种,应更加迫切地加强保护。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发展
WWF最新发布的这份报告记录了数百名科学家的工作成果,他们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保护组织和研究机构。
2021年至2022年,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共发现了290种植物、19种鱼类、70种两栖爬行类和1种哺乳动物新物种。
自1997年以来,在大湄公河地区发现的维管植物、鱼类、两栖爬行类、鸟类和哺乳动物物种的总数已达到3389种。
与此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大湄公河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来自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巨大压力,随之而来的森林砍伐、道路开发、污染、疾病、入侵物种以及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和气候变化都对生活于此的大大小小的物种产生了深远影响。
责任与保护
这些非凡的物种对于我们来说是新奇的,但在人类来到这里之前,它们可能已经在大湄公河地区生存和进化了数百万年。因此,人类有义务尽一切努力保护这片宝贵的栖息地,帮助种群恢复生机,将这些神奇物种挽救于灭绝的边缘。
为了阻止科学家们提到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我们有必要开展更多的科学研究,进一步探索自然界蕴含的丰富奥秘;我们也有必要通过更加协调一致的、以科学为基础的行动,来扭转生物多样性的迅速丧失。
新物种的发现,有助于填补我们对自然界的知识空白。地球上还有无数物种尚待发现,然而,许多生物在我们还没有机会认识它们之前便已经消失,人类常常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发现、了解并保护它们。为了少些遗憾,我们可以自问能做些什么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确保这些已知、未知的物种和它们的栖息地能够世世代代繁荣在这颗星球上。
撰文:Elsa、卓荦、Sammi
排版:xy
最近更新网络教育
- 改善医疗服务 北京今年推出45个医务社工多元培育服务项目
- 德易车金融促成服务,让你不再与心爱的汽车失之交臂
- 华东院青年工程师参与第三届“问道自然”杯职业技能展示大赛载誉而归
- 成人高考没毕业有证书吗 学历作用
- 电大和夜大是什么教学方式呢
- 【引央企 有“冀”策】落户一家央企 壮大一个产业
- “艺·智”讲堂|人文讲堂(第十季第二讲):对联的智慧——例谈创作实践
- 台州市高层次人才交友联谊活动等你来报名!
- 截至9月末 那曲金融机构累计投放绿色贷款4.74亿
- 美媒将30队中锋分6档:火箭申京倒数 湖人浓眉2档 两人共享第1档
- 郑州都市圈致力打造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中部地区开放高地
- 与冠军同行扬体育精神:执信中学校运会冒雨竞技
- 广州高三要考体育!成绩将影响毕业,选卓越教育高考学校冲刺备考
- 朕匜,人类最古老的法律萌兽——文物里的法律故事①
- 昌乐一中在昌乐县2023年教职工乒乓球比赛中勇夺桂冠
- 凝心聚力 助推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
-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城市模型在山东潍坊发布
- 答应我!金秋有龙江高校才最美!
- 从“网络靶场”驶过 :智能网联车安全测试方法论
-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丨大冶市实验中学教联体让农村课堂“活”起来
- 学法减分20题库及答案,20题库及答案速成,轻松通过学法减分!
- 海外归国青年教师暨第七期骨干教师国情教育研修班顺利开班
- 市域产教联合体助力技术攻关
- 雅思口语历史人物话题
- 【政策解读】加格达奇区民政局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发放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