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运用群体心理画像,精准实施疫情心理干预|疫情

栏目:健康教育  时间:2020-02-08
手机版

  原标题:专家建议:运用群体心理画像,精准实施疫情心理干预

  中国网2月7日讯 近日,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全国防控力度不断加强,高校师生均面临疫情应对的持续挑战,对相应人群开展心理疗愈十分重要。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五位老师开展了一场特别的网上圆桌讨论,就疫情下的心理疏导与干预措施展开研讨。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胡邓副教授表示,心理画像最早是一种心理分析技术。起初人大心理中心是把心理画像从个体描述运用到大学生群体上。任何一个群体都会有集体无意识,都会有群体心理行为特征,掌握了这一特征,就能够比较有效精准地进行心理行为干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常见东北籍大学生比较豪爽,南方省份的大学生比较精明,那么我们在不同心理画像人群中,就可以运用相对应的心理干预技术。

  2010年开始,人大心理中心在新生的心理普查报告之后,都会给各学院一个分报告,其实就是一份该学院新生简单的群体心理画像。尝试告诉这些学院领导,当年入学的这批学生们可能会有什么样典型的心理行为特征,他们看上去像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就是当初做群体心理画像的初衷。

  这次是人大心理中心第一次尝试把群体心理画像运用到疫情心理干预之中。随着疫情向全国的蔓延,人大心理逐渐意识到疫情的心理干预非常重要。如何更有效更精准地提供心理服务?对于不同心理画像的群体采取什么样的干预策略?是偏重情绪安抚还是认知改变?这一切工作,都需要对不同的人群进行不同的心理画像,然后才能帮助当地的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精准地进行心理干预。

  胡邓表示,人类的大脑大约是从六亿年前开始进化而来的。我们最早形成的是脑干部分,也叫行为脑;此后丘脑下丘脑部分,叫做情绪脑;最后是大脑皮层,我们称之为思维脑。这三个部分负责不同心理功能:行为脑负责本能的躯体和行为反应,例如,婴儿饿了就会哭,看见妈妈就会笑。情绪脑是负责我们中枢情绪反应,例如,面对疫情不断增长的数字,我们会感到焦虑、恐慌甚至无助。认知脑负责我们对外界世界的理性判断,例如,看见网上说双黄连可以抗冠状病毒,我们的认知系统会对其进行评估和有效判断。

  因此,人大心理中心打算通过群体心理画像的方式,尝试把不同的人群做不同“像位”区分,根据不同像位所处的情境和他们的地域,建议临床心理工作者按照人类大脑固有的特点来进行精准的心理干预工作。

  根据目前的状况,人大心理中心通过网络视频会议,大家认为可以把不同的人群大体分为四大像位:1.防疫隔离群体,2.自行隔离群体,3.一线工作群体,4.尚未感染的普通大众群体。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讲师徐紫薇表示,防疫隔离群体包含已感染或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病群体。他们在疫情的最中心,也是站在疫情最前线的人。得知自己患病或疑似感染的情况会对患者自身产生极大的心理冲击。有时心理上的应激反应也会给病情的康复和治疗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将心理疏导列为治疗框架内,形成有效的医患合作关系和稳定的心理状态,对于治疗至关重要。

  此类群体的心理表现主要有:认知上存在灾难化思维和偏执观念,认为自己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觉得自己很难康复甚至想到死亡,也很难信任医护人员等;有恐慌情绪和焦虑反应,如烦躁易怒、悲伤无助、坐立难安等;行为上表现为或抗拒否认,或敌对破坏,或无助依赖。严重者会出现惊恐发作造成急性呼吸困难、窒息感,加重病情。也有患者,有强烈的否认回避反应,不肯承认自己患病需就医,隐瞒病情拖延治疗,也妨害公共卫生安全。

  鉴于此,对于及时得到治疗的住院患者,应由医护人员及患病家属给予及时心理疏导,鉴于病情治疗的隔离措施,应采取以认知矫正和情感安抚为主的关怀举措,医护人员就病患病情、疫情数据给予客观描述,并反复叙述,帮助病患理性客观看待自己的病情树立信心,此外要和亲友保持频繁的联络,从亲友的支持和鼓励中获得力量和陪伴,病区也可以采用播放舒压音乐等方式帮助病患疏解紧张情绪。对于在医疗环境之外接受防疫隔离的患者,由于其设备和专业救护人员短缺,要及时进行认知矫正和心理教育,由疫情隔离一线人员将权威准确的治疗方案和干预政策及时的传达给隔离人员,减少其恐慌和疑虑。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教授侯瑞鹤提出,目前实施自行隔离者,是有过或可能有过与感染者接触,没有相关症状,但仍然在潜伏期时间范围内,需要进行自行隔离的人。

  该群体的心理特征内部也有差异。表现在认知上通常有两种极端的可能:一种是过分紧张的灾难化者。认为自己极大的可能患病,觉得完了,失控等。表现在情绪上是焦虑、恐惧、敏感等。因为是潜在的可能感染者,与认知和情绪相匹配的行为通常有反复量体温,不断喝水,反复洗手、清洁等。还有一种是过分松懈不重视者。认为自己不可能感染,病毒离自己很远,不够重视。情绪上比较松懈。相应的行为表现在没有严格自行隔离,甚至有的还隐瞒,带来了潜在的传播风险。其他的是处在这两个区间的自行隔离者。同时,也有顺应变化,安享这段时间,阅读、追剧等。

  侯瑞鹤认为,这个群体的心理干预,重点主要是两端。对于过度灾难化者,重点在于缓解焦虑情绪,同时调整认知上的灾难化倾向和非理性特点。例如,一些自助类情绪调节方法,如冥想、情绪放松音频,情绪书写日记等可以有效缓解焦虑。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或平台健全的条件下,该群体是心理远程服务的重要目标人群,心理干预效果相对也更有效。

  对于过分松懈者,重点在于认知上强化和行为上劝阻。需要家人、朋友、社区、基层政府等多渠道进行工作和教育,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在整个防疫管理中的位置和意义,必要时需要升级干预力度。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讲师袁萌表示,面对疫情的发展和防控,坚守在一线岗位的工作者们是需要付出巨大的牺牲。比如地铁站、公交车站和城市交通运输站的客运工作人员,他们都需要对往来乘客进行体温测量和服务,确保城市交通井然有序。这个群体对可能被感染这个未知抱有担忧,会不安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感染后传染给家人或周边的人,由此带来自责和内疚。但工作性质和岗位设立又赋予了他们神圣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较高的社会价值感,使得他们产生自我满足与成就感,这样的心情与情绪在目前的状态下是会占据内在主导地位的,也是他们心怀不安却依然坚守在一线的重要原因。

  袁萌指出,首先是需要从科学渠道和途径了解最安全的公共防范措施手段,切实加强自身安全的防护保障,从现实层面消除内在不安和担忧。其次是做好情绪缓解,利用工作之余,做些感兴趣的事情来缓解压力和排解负性情绪,避免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积累。最后是增强自我使命感责任感,充分认识立足自身岗位,站好每一班岗,严防死守疫情蔓延,是对社会、对集体和个人有着积极而重要意义的。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教授周莉认为,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疫情使得所有人都处于应激状态,会出现一系列的身心反应,这是应激事件下的正常反应,具有保护性意义。这些应激反应虽然有共性,也会有个体差异,通常来说,心智成熟的个体更能够保持理性和稳定。当全民都处在应激状态时,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说,个体的从众心理很可能会淹没个体的独立性,也就是说,个体的理性会被群体的盲目和恐慌所淹没。所以,如何引导普通大众回归理性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周莉表示,首先,要引导民众正确认识疫情,既要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又要坚定信心,避免不必要的恐慌。群体之间能相互传染的不仅是病毒,也包括负面情绪,负面情绪的感染性很强,会极大摧毁个体的理性,造成过度恐慌。在当前特殊时期,有关疫情的各种信息满天飞,其中有很多不准确的传言甚至是谣言,很多不理性的负面情绪相互感染叠加,会给普通大众带来很大的恐慌,此时需要政府、医学专家、新闻媒体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推荐科学防控知识,减少民众的恐慌。

  其次,要倡导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形成家庭心理联结。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疫情之下物理距离的疏远,可能会诱发个体心理上的被排斥感,继而引发愤怒、孤独等不良情绪。在面对困难和不确定的情况下,个体更需要得到来自他人的情感支持,所以要倡导家庭成员的心理沟通,形成家庭内部的合力,这样的家庭氛围可以有效帮助个体回归理性和稳定。

上一篇:油量摄入超标?日常生活中糖友需这样做
下一篇:上海网课准备工作推进,学生收到网络教学学习终端调查表|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