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市:“五强化”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 构建有序就医和诊疗格局!

栏目:健康教育  时间:2023-09-28
手机版

  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为目标,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认真履行政府办医责任,认真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强化改革措施,全面推动医共体建设,初步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格局,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问题得到有效改善。通过“五强化”改革措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运营效率和群众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从2022年前三季度情况来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比为45.92%,比去年同期增加4.9个百分点;茅坝镇卫生院、三合镇卫生院、长岗镇卫生院、大坝镇卫生院四个医疗次中心的医疗收入、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总体均上升,其中医疗收入合计为1526.45万元,比2021年同期提高14.02%;门急诊人次合计为113 170人次,比2021年同期提高22.21%;住院人次合计为6686人次,比2021年同期提高4.22%。茅坝镇卫生院新建临床科室2个,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个,能够初步识别和诊治的常见病63种,年内收治住院病种数为62种,开展手术病种数达10种。总院下派到医疗次中心人员数达1185人次,医疗资源下沉数比2021年同期提高133.27%,群众获得感明显提升。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工作推进和运行机制实行以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医改领导小组组长的双组长制,市长担任医共体管理委员会主任和医共体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将医改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由分管副市长统一分管医疗、医保、医药部门。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健康局,履行政府办医责任,统筹推进医改及医共体建设。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制定医共体管理委员会章程,明确职责和议事规则,研究制定出台有效政策措施。成立以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为理事长的医共体理事会,各乡镇卫生院院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为成员,定期召开理事会强化内部运行工作,制定完善医共体章程,明确政府(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卫生健康部门、医共体三方权责。2022年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医改工作1次,政府常务会研究医改工作2次,医改领导小组会议1次,制定重要政策文件3个。强化基层建设建立县乡村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根据“试点先行、逐步推进”思路,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服务内涵和标准,规划建设茅坝镇卫生院、三合镇卫生院、长岗镇卫生院、大坝镇卫生院四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将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投入纳入财政预算,拟对茅坝镇卫生院医疗次中心投入1614万元,2022年已投入120万元,剩余1494万元纳入2023年财政预算。落实公立医院“六项”投入,将牵头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总会计师年薪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医共体聘用专业技术人员财政补助机制,在编办核定的医共体总量内经自主公开招聘的专业技术人员(含总院和分院),政府给予每人每年2万元的补助(医疗次中心为每人每年3万元补助标准);按照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编人员数落实运转补助,以行政村为单位落实村卫生室运转补助。强化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乡村医生待遇保障。2021年村医政策性补助从817元/(人·月)提高至1600元/(人·月),2022年达到1850元/(人·月),并形成逐年增加50元的政策性机制。强化部门联动建立完善“六统一”政策保障体系实施医共体人员总量控制管理。为优化提升编制资源使用效益,解决医疗机构人员编制不足问题,建立医共体聘用人员制度,市委编办于2020年分别为市人民医院医共体和市中医院医共体核定人员总量2222人和1580人,原事业编制数不变,增加的人员总量为医共体聘用人员控制数。允许医共体总院根据发展需要,在市委编办核定的医共体人员总量内调整各分院人员总量(聘用人员控制数),报市委编办和市人社局备案。2022年市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根据县域医疗次中心发展需要,调增茅坝镇卫生院县域医疗次中心人员总量至110人(原为88人)。分类落实医共体人事自主权。制定《仁怀市市域医共体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方案》《仁怀市医共体领导班子成员选拔任免实施方案(试行)》,实施分类公开招聘。事业编制人员招聘考核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组织实施,考试岗位由用人单位自主确定,考试内容以医学专业知识为主;编制外人员由医共体总院在人员总量内制定医共体聘用人员招聘方案,报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同意后由医共体总院组织实施,并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考核。医共体各分院领导班子由总院推荐提名,市卫生健康局考察任命。2022年9月,茅坝镇卫生院领导班子由市人民医院组织推荐提名,11月由市卫生健康局完成考察。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创新试点。按照“两个允许”政策,实施牵头医院工资总额控制和院长管理层年薪制,合理确定公立医院薪酬水平,允许医务人员工资水平参照当地事业单位平均工资水平的3倍以内确定,允许医疗服务收入在扣除成本和各项基金后提取不低于50%用于人员奖励分配,工资总额以上年度为基数按每年5%增长,党委书记、院长年薪以职工平均收入的2倍核定基本年薪,绩效年薪按基本年薪0.7~0.9系数计算。建立县域医疗次中心绩效管理创新机制,实行医疗次中心负责人绩效年薪管理,其他分院逐步推开,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积极性;原则上医疗次中心主要负责人年薪标准不超过职工平均年收入2倍;医疗次中心主要负责人年薪资金来源为档案工资部分和政府考核奖金按原渠道由财政承担,不足部分由总院和分院各承担50%,从业务收入绩效中提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支出比例不低于机构总支出的40%,收支结余的50%以上用于职工奖励和福利,医疗次中心再提高10个百分点。强化指标监测建立完善绩效评价考核机制建立医改指标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实行医改核心指标考核结果直接与总院党委书记、院长年薪挂钩机制。制定《仁怀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绩效评价考核实施方案》,重点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实、重点指标管理等内容开展综合考核,指标包括组织运行管理、医疗卫生能力提升、有序就医格局形成、医疗卫生资源有效利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医保基金使用效能提升等;考核实行百分制,医共体绩效评价考核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结果同步运用,各占50%比例核定总院年度考核总成绩;考核结果与医共体总院财政补助、主要负责人年薪、绩效工资总量、评优评先、职务任免等挂钩。各分院的考核由医共体总院考核兑现奖惩,考核结果与各分院院长绩效、班子成员绩效挂钩。强化龙头引领促进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优化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以市人民医院为牵头总院,与茅坝镇卫生院等13家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医共体;以市中医院为牵头总医院,与三合镇卫生院等8家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医共体。自2020年以来,根据“六统一”管理要求,制定一系列配套性政策。医共体总院分别建立高质量管理“五大中心”和资源共享“五大中心”,统筹调度县域医疗资源和提高使用效率。按照“县级带中心、中心带一般、社区协同”的思路,规划布局4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和1个社区医院,并将医疗次中心创建二级综合医院纳入政府“十四五”规划和年度目标任务,逐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制定《仁怀市创建县域医疗次中心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实施方案》。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强化牵头医院能力建设,制定《仁怀市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包括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项目、高质量创伤救治体系建设项目、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项目、卒中中心智慧网络体系建设项目及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财政补助项目等8个项目,分别制定实施方案,每个项目制定工作任务台账。建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工作专班领导小组,各项目工作专班组长由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及时划拨年度项目资金到实施主体单位,确保资金到位率、使用率,推进项目建设有序开展。落实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各医共体总院分别成立三个医疗工作团队,以副高及以上职称为组长(兼任分院业务副院长),长期实行轮流制到各分院开展工作,严格落实职称评聘与服务基层挂钩制度,下派人员每次连续服务不低于3个月、累计1年以上,确保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并取得实效。通过下沉副高及以上专家定期到基层坐诊、查房,帮助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基层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切实增强。积极推进医防融合。做实重点监测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牵头医院以支部书记为组长,支部党员和所辖科室医务人员为成员的帮扶专家团队,开展家庭医师面对面履约服务,针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肺结核四类慢性病,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强化“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各支部要为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绿色转诊通道做好对接,预留医院专家号及床位,优先安排基层预约和转诊患者的诊疗和检查,及时为签约患者提供诊疗服务。按要求由医共体总院医师、各分院执业医师、护士及公共卫生人员组建家庭医生团队,定期为辖区签约群众提供免费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包括健康宣教、慢性病随访、用药指导、健康体检、预约转诊等。制定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激励机制,严格落实签约补助和绩效倾斜政策,确保服务质量。截至2022年9月,辖区常住人口签约率为36.15%,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签约率均达70%以上,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体检率达80%。来源 仁怀市卫生健康局编辑 孟锦群二审 吴浩宇三审 唐正平举报/反馈

上一篇:王蒙解读中华文明的五个特性:强调根基与渊源,也要有转化与发展
下一篇:圆明园兽首登淮安,从精美文物看清朝宫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