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解读中华文明的五个特性:强调根基与渊源,也要有转化与发展

栏目:健康教育  时间:2023-09-28
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 见习记者 刘胤衡)“中华文明的五个特性,是对文化传统的总结与引导,是中华文明已有的基本精神,是党的文化建设的战略选择,内容非常丰富。”在今天开幕的2023北京文化论坛上,著名作家王蒙在主论坛演讲中说道。9月14日,北京市东城区,以“传承优秀文化,促进交流合作”为年度主题的2023北京文化论坛开幕。著名作家王蒙参加论坛并演讲,讲述中华文明特性与人民精神品质。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田嘉硕/摄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3北京文化论坛致贺信时指出,北京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为什么饱经忧患的中华文明能够绵延不断?”王蒙在演讲中提到了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刑天舞干戚、卧薪尝胆的奋斗精神,在他看来,这说明了中华文明的伟大顽强的生命力,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知与行的统一,三观与信仰的统一,各地域各民族的多元一体......王蒙表示,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性与凝聚力在此体现。他还引用《论语》中的名句来解释中华文明的创造性和包容性,“学而时习之”“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针对中华文明的和平性,王蒙认为,面对世界变局的合作共识,中国的合作共赢主张可以追溯至古代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及当代提出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传统。王蒙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是必然的。中国共产党的实践证明,没有革命的实践,就没有革命理论的发扬与胜利的运用,也就没有革命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切实细密。他表示,学习传统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为了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方面要强调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根基与渊源,另一方面要强调对于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举报/反馈

上一篇:与地铁零距离的商场将开业,6000平方米超市保障“买汰烧”
下一篇:仁怀市:“五强化”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 构建有序就医和诊疗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