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电力大学—建国首创电力院校,2023很值得报考!

栏目:健康教育  时间:2023-02-05
手机版

  

  

  

  东北电力大学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1958年定名为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原隶属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2005年学校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2012年学校入选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23000人。

  

  学校共有14个学院,51个本科专业,涵盖了8个学科门类。全校共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

  

  

  现有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能源动力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博士后流动站;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6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9个,其中一流学科4个、优势特色学科4个、新兴交叉学科1个。

  

  

  

  

  电气工程学院前身为始建于1949年长春电机高级职业学校送变电科、配电科,2004年更名为电气工程学院。

  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首批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吉林省高水平优势特色A类专业,已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吉林省特色专业。

  学院现有电气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其中电气工程学科始建于1949年,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013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B(区位17-24),2018年获批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一流学科A类,助力2020年学校工程学科入选ESI全球前1%,2021年获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2年入选吉林省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培育计划”。

  学院拥有“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与节能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现代电力系统仿真控制与绿色电能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省新能源电网智能化运行与控制工程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还拥有国内高校唯一220/66kV真实变电站“输变电运行实验中心”。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始建于1949年,现有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5个本科专业。其中,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吉林省“品牌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为吉林省一流本科专业,与中广核集团、中核集团、华能核电集团和中国大唐发电集团等长期开展“订单+联合”人才培养。

  学院拥有多能源互补高效供能管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油页岩综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流体机械安全节能技术吉林省工程实验室、节能与测控技术吉林省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火电机组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9个科研平台。近五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承担各发电集团和企业科技项目10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近1亿元。

  

  学校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5个,吉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文科基地等30个。近年来,学校承担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7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

  学校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韩国、德国等国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和学术交流。1998年获批培养外国留学生。2000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校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2年,教育部批准学校与英国史萃克莱德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2022年学校迎来了5039名新生,其中男生占72%,女生占28%。各学院录取情况如下:

  

  

  2022年在河南招生批次:

  

  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专业因课程教学需要,宜英语考生报考。

  2022年在河南院校投档线:

  

  以2022年在河南招生情况为参考:

  

  

  

  2023年运动训练专业

  1.招生项目及计划

  

  2.报名条件

  (1)符合2023年高考报名条件,且已参加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高考报名。

  (2)具备招生项目之二级(含)运动员以上技术等级称号。考生运动员技术等级以“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技术等级系统”公示的数据信息为准。报名考生的等级证书审批日期为:冬季项目为2013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夏季项目为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10日。

  3.考试安排

  (1)体育专项考试

  体育专项考试采用全国统考和分区统考方式,由国家体育总局委托院校负责组织实施。请考生自行通过“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www.ydyeducation.com)了解有关通知,学校不再以其他方式通知,逾期不参加考试者,视为放弃报名、考试资格。

  (2)文化考试

  2023年4月15-16日,所有考生必须参加高考报名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文化考试,请考生通过“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www.ydyeducation.com)了解具体安排,学校不再以其他方式通知。

  4.录取原则

  (1)在文化成绩及体育专项成绩达到学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文化成绩不低于180分,体育专项成绩不低于40分)基础上,学校根据招生计划及生源情况确定文化成绩及专项成绩最低录取控制线。在达到学校最低录取控制线的基础上,根据考生的文化成绩(折合百分制后)和体育专项成绩按3:7的比例进行综合评价,计算考生录取综合分。具体公式为:综合分=(文化成绩/6)×30%+体育专项成绩×70%。综合分计算时保留小数点后两位,采用四舍五入计数保留法。

  各招生项目依据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按综合分由高到低择优录取。当综合分相同时,比较体育专项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优先录取一志愿考生,我校在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情况下,再录取二志愿考生。如第二志愿录取后仍有项目未完成招生计划,则剩余计划用于调剂。各招生项目之间的录取分数不进行横向比较。

  (2)对具备一级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的考生,可在学校文化考试成绩最低录取控制线下降低30分录取;对持有运动健将技术等级证书的考生,可在学校文化考试成绩最低录取控制线下降低50分录取。

  (3)考生如已报名运动训练专业志愿并被录取,不得放弃录取资格,同时不再参加普通高考及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录取。

  (4)运动训练专业招生考试是全国高考招生工作的一部分。考生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取消当年运动训练专业报考及录取资格;已入学者,取消入学资格,并视情节轻重,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33号令)处理。

  

  

  

  坐落于老校区的三座石头楼,由我国近代著名建筑大师设计,中西合璧、恢弘厚重,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 | 东北电力大学官网及公众号、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官网

  大学排名及优势专业数据来源于软科官网

  

上一篇:前沿访谈|增强文化自觉 坚定文化自信 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学斌
下一篇:北大发布“中国最佳临床学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