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孩子面临“娱乐危机”:传统游戏丢了电子游戏迷着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2-12-12
手机版

  新华社银川5月31日电(记者 艾福梅) 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孩子远离老鹰抓小鸡、丢沙包、跳绳等传统游戏,而是宅在家里,沉迷于“疯狂的小鸟”“塞尔号”等电子、网络游戏,以“00后”为主体的城市青少年甚至被很多网民称为“IPAD一代”。为还孩子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宁夏今年将学前教育“把游戏还给孩子”试点扩大到7所幼儿园,期望通过示范带动,鼓励让幼儿多玩游戏。

  与电子游戏PK,传统游戏真的就过时了吗?传统游戏开发能走多远?能否解孩子“娱乐危机”?儿童节到来之前,记者进行了走访。

  电子游戏风靡 传统游戏难觅踪影

  如今,孩子多是家里独苗,没有兄弟姐妹一起玩耍。而高楼林立的城市以及“对门不知住着谁”的封闭式居住环境,也阻挡了同龄小朋友的相互接触。于是,孤单寂寞的现代孩子只能选择电脑、智能手机自娱自乐,加之网络游戏往往新鲜刺激、画面动感十足、声像冲击力极强,对孩子的吸引力自然巨大。

  如今在饭桌上、医院候诊区、公交车上,都不难发现死死盯着手机或平板电脑专心致志玩游戏的孩子,切水果切得不亦乐乎。

  不到两岁的豆豆从小从父母身边“认识”了IPAD,小小年纪就爱玩“超级玛丽”,还能为妈妈播放音乐。上小学4年级的苗苗每天放学回家都要打开电脑玩游戏,有时候大人把笔记本电脑没收了,她还让同学帮忙登陆以赚取各种优惠币;周末她宁愿对着电脑也不愿意出门找其他小朋友玩。

  与电子游戏风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游戏渐行渐远。跳皮筋、翻绳、砸杏核、老鹰抓小鸡……这些简单的游戏曾让“70后”“80后”童年充满快乐,然而在现代都市却难觅身影。

  与电子游戏相比,传统游戏真的过时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银川市第四幼儿园利用3年时间搜集了121种民间游戏,并进行现代开发,形成了教材,在体育课和课余时间推广。2012年6月,这套名为《宁夏幼儿民间传统游戏集》的教材正式出版,这些传统民间游戏得以向更多的读者和小朋友推广。

  记者在四幼采访时,今年5岁的曹宇恒正兴高采烈地玩着“弹弹球”。他说,他很喜欢玩这些游戏,可是在家因为没有工具还是会玩电脑游戏。

  “传统游戏材料简单,有的是废物利用,有的是半成品加工,还有的是不需花一分钱的自然物体。由于他们大都没有固定的形式,可随意进行想象创造和二次加工,既节省财力,又能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既满足了儿童娱乐的需求,也促进了儿童自然天性的发展,这是现代成型玩具所不能替代的。”自治区教育厅厅长郭虎说。

  

上一篇:幼儿更快乐 家长更放心
下一篇:“中国人的故事,比我写的更精彩”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