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A从第十到第一:中国基础教育大幅进步了吗?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0-02-04
手机版


全文长 67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9 分钟




精彩导读


中国学生的PISA问鼎,背后是远大于996的学习强度和耗费最美好的生命时光在鸡血学习的现状。



随着PISA2018第一批测试结果的正式公布,中国部分地区联合体(北京、上海、江苏、浙江)以阅读555分、数学591分、科学590分拿下三项测试的国际第一。回首中国四次PISA之路,其中,三次夺冠问鼎,一次“滑铁卢”。从PISA2015第十到2018第一,三年之间PISA排名大幅攀升,这真的意味着中国基础教育像数字进阶那样的大幅进步吗?


2019年12月3日,PISA2018第一批测试结果正式公布,中国四省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作为一个整体取得全部3项科目(阅读555分、数学591分、科学590分)第一的佳绩。这一成绩迅速引发了国内外媒体的争相报道和师生家长的热烈欢呼。


图源:OEDC


喜庆的浪潮扑面而来:“PISA排名:中国孩子全球第一!包揽阅读、数学、科学素养三项最佳”、“喜大普奔!中国荣登PISA榜首,板鸭:比不了比不了”、“中国学生全面领跑PISA测试”。彭博社在报道这一消息时用了一个足以令国人心理无限满足的标题:“中国学生现在是世界上最聪明的”。若对此稍有质疑,立马引来拍砖:你们就是见不得中国好!


三年沧桑,中国基础教育似乎因此站上了世界教育金字塔的最顶端。


图源:新浪微博


而在2017年,PISA2015测评成绩出炉,新加坡学生力压群雄,整体表现获得此次第一。北京、上海、江苏、广东首次组团参测,科学测试全球排名第十、阅读测试排名第二十七、数学测试排名第六,综合排名第十。


一时之间,“中国大幅倒退”、“中国大陆排名骤降”、“中国教育不行了”、“退步惊人”等惊悚的字眼充斥各类媒体,大有黑云压城、“教”不聊生之势。


回首中国四次PISA之路,前两次上海单独参加,近两次北京加上东部沿海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三省市参加。


其中,三次夺冠问鼎,一次“滑铁卢”。其间有一个简单的代数式最使得广东颜面尽失、情势不堪:广东参加=第十,换下广东=第一。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若干年排名第一的大广东被人调侃为“拖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后腿”,有点让人哭笑不得。


然而,PISA2015从第十到2018第一,三年之间PISA排名大幅攀升,这真的意味着中国基础教育像数字进阶那样的大幅进步吗?


还在PISA2015成绩出炉时,我曾写过一篇《透过PISA,诊断出中国教育哪些问题?》的博文,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无论排名第一还是第十都不容易。


分数只是PISA测试的一个部分,成绩排位也只是一个参照数据。蝉联第一无需沾沾自喜,妄自尊大;排名第10也不可灰心丧气,妄自菲薄。应当主要观察成绩统计背后的的一些情况。


笔者透过PISA2015学科测试及问卷调查数据,详细分析了中国基础教育负担过重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三年已过,细细研读PISA2018官方报告,这些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或改善呢?


图片来源:摄图网


压力:高负学习·低幸福感


在PISA2018测评结果中,中国四省学生每周阅读时间达57小时,高于OECD平均用时13小时。在PISA2015调查报告中,OECD国家生均学校课程时间及课外学习时间分别为:26.9小时、17.1小时,而中国四省市对应的时间为:30.1小时、27小时,差值分别为:3.2小时、9.9小时。


对比数据,学业的压力和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学习效益不高的问题远未解决。中国学生的PISA问鼎,背后是远大于996的学习强度和耗费最美好的生命时光在鸡血学习的现状。


此外,这次PISA测试还调查学生的相关健康问题,包括归属感和生活满意度的衡量标准。其结果令人担忧。


只有约2/3的学生表示对生活感到满意,比上一次测试下降5%。近1/4的学生称每月至少遭受数次欺凌,6%的学生表示总感到沮丧。“中国四省市(B-J-G-S)学生的幸福感平均值只有6.83,低于OECD的平均值7.31,只有26.9%的学生具有高幸福感。在参加此项目的72个国家和经济体中排名处于第41位。


图源:OEDC


中国中小学生的低幸福感问题已成痼疾。与“诺贝尔奖大国”日本的“宽松教育”与芬兰的“高效幸福教育”相比,我国的教育是“学生×家长×老师”的全面高负担、高压力。


每周实际在校时间长(以一二年级为例:中国35小时,芬兰仅20小时)、课外辅导时间长(校外培训机构“功不可没”)、参加社会活动时间少。这点我有切身体验,每当学校广播里通知说今天因某种原因提前放学或明天放假时,校园里立即爆发出一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图源:OEDC


指数型增长的学习投入,对数型增长的成绩产出,边际效应不断递减,学生难以获得可持续发展。我国优异的PISA成绩建立在“高强度、长时间、低幸福感”基础之上的。


虽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又何尝不是一种自虐式拔苗助长扼杀生命活力的教育呢?长期机械式的高强度训练模式必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力拒之门外,直至荡然无存。


图源:OEDC


现实:科研很冷·经管很热


PISA2015中对从事科学有关行业意愿进行调查统计,仅有16.8%的中国学生愿意从事科学有关行业,远低于OECD国家均值—24.5%。


PISA2018也对优等生的职业愿景进行了调查:中国四省有48.4%的学生被列为“优等生”的范围,雄踞榜首。其它亚洲国家和区域紧随其后,新加坡40.2%,澳门31%,香港29.6%,中国台湾24.5%,韩国23.6%,日本21.7%。


但是,中国最优秀的48.4%的学生想要从事科学和工程相关工作的比例不足25%,远远低于OECD调查国家的平均水平。


两次PISA调查数据均凸显了中国学生科研意愿低的问题。当然,这些数据并不代表十年后这批学生实际从事科研工作的比率,但至少反映出一种社会文化倾向。


有关网站此前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陆高考状元最青睐专业排行榜》中显示:报考经济学与管理学专业状元总数的39.67%,而报考科研相关专业的占比很少。


在中国,绝大部分父母从小这样教育孩子:读书改变命运,获取高分、进入名校,选个好就业的专业,将来才会从事高薪的好工作;有了好工作,才有资格挑选好的配偶,才能有高人一等更加风光的未来。


在以现实利益为价值取向的大背景下,中国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与职业愿景便是学习不为兴趣,但争高分,高分只为高薪。毕竟,梦想总是空无,才华终须变现。书中自有黄金屋,何苦独伴枯灯旁?


一个国家的硬实力主要靠科技,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更要靠最富创造力的科技精英。如果这个精英群体都去华尔街,投奔四大行,即使GDP上去了,也是浮肿虚胖——一头肥硕的羊是毫无战斗力可言的。


图源:OEDC、宵夜谈


欠缺:成长型思维·创新力不足


从PISA测评整体的数据来看,全球约63%的学生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而中国学生中,仅有56%的学生拥有成长型思维。


研究美、日等国频频收割诺贝尔奖的“秘诀”便会发现,比起考试分数,创新力的培养与成长型思维的呵护更显重要。


其中, 创新力包括: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实践。成长型思维的精髓在于:人的能力、智力等是变化的,是可以拓展的。面对挑战,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倾向于迎难而上,把挑战看作学习的机会,愿意承担责任,相信努力和奋斗的意义,关心的其实不是表现得是否完美,而是能否从中学到东西,在挑战中发掘乐趣。


一个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学生会一直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复杂问题或增长智力,以达到更高的成就。


图片来自网络


《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说,“ 21世纪经济的产物不是工厂、车辆和武器,而是人体、思维、愉悦”。


创新力培养离不开对学生问题意识和开放思维的激发和鼓励。需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融入到课堂内外的“开放式提问”当中。


“为什么?”、“你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换一种方式不行吗?”等等,通过这样的开放性讨论,逐步引导学生养成深层追问的习惯,建立一种更为发散、更为独立的思维模式。


当然,系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如何融入我们的日常教学,还应包括一系列的创造性体系、方法和策略的掌握。


所幸在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美国21世纪学习联盟基于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求,进一步追问“打下中国根基、兼具国际视野”的人应该具有哪些素养,提出了“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


模型具体内容包括:文化理解与传承(Culture Competency)、审辩思维(Critical Thinking)、创新(Creativity)、沟通(Communication)与合作(Collaboration),期望这样一些中西结合的创新研究成果能深入到中小学课堂教学之中。


图源:OEDC


憧憬:优者更优·校际均衡


“经济正朝着区域性生产中心转移,这些区域性生产中心通过全球信息和商品链链接在一起,但集中在可以建立和更新比较优势的地方。这使得知识和财富的分配至关重要,并且与教育机会的分配有关。”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收获成长和幸福。既要让那些天资聪颖的学生更优秀,也要让那些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树立信心,寻找突破口;既要办高成就、更卓越的教育,更要缩小校际差距,竭力实现教育公平。


中国在此次PISA中的排名着实令人欣喜,我们也应理性认识到:此次参评的四个省市代表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较高水平的地区,但我国仍处于发展中阶段,区域发展尚不平衡,财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公平问题仍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问题。


PISA用“校际差异比”这一指标衡量校际均衡发展状况。校际差异比越高,则表示该国(地区)教育校际均衡程度越差,学校之间办学质量的差距较大。


从PISA2018结果来看,中国四省市学生阅读素养的校际差异占比为42%,在参测国家(地区)中居于17位,在PISA2015中,科学素养校际差占比63.1%,排名第2位,校际均衡程度虽有改善,但仍然显不足,需进一步提升。


在师资配置方面,城乡学校师资短缺指数分别为0.44与0.98,说明乡镇学校师资短缺问题非常严重。还需要注意的是,乡镇学校教师在教学热忱与教学方法方面弱于城市学校教师,其在新课改背景下不乐教、不善教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图源:OEDC


参测四省市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内部校际差异尚且明显,而与中西部各省份的校际差异则更大。


上个月,我去了广西四个县与60名初中校长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在实地考察与讨论交流中,真切地体会到西部农村教师负担真重、压力真大、待遇真低。


学校本身编制偏紧,配备不均衡,有的教师执教多科,身兼数任,坊间流传的“体育老师教英语”“美术老师教化学”的段子就真真切切地出现在眼前。由于留守儿童比重大,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占据教师大部分工作时间与精力,但在超负荷的工作之外,教师还需参加水域巡逻、食品安全、防震避震、防艾禁毒、安全维稳、控辍保学、到村扶贫等多项额外工作。


就拿扶贫来说,从校长到教师,每个人都有任务,有的老师最多要负责6户人家。按照上级规定,每个月至少上门一次,但是实际上,每月三、五次都不一定完成任务。需要对这些贫困户家庭的脱贫支招,对日常收支、生老病死登记造册,拍照上传,根据不同情况实时更新,确保数据万无一失。若有一点闪失,不仅教师本人要问责,主任、校长、教育局长、乡镇长、县长县委书记也要被问责。


老师们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不是准备教学,而是在早上7:00打开微信群,看有没有上级的各种检查通知与要求,教师们心惊胆战,枕戈待旦,随时待命。由于路途遥远,上门一次来回,开私家车要2个小时,开摩托车要半天。


有一次,一位教师因为迎接检查,来来回回去了三次贫困户家里,整个一天时间就没了。在这些有扶贫任务的学校,教学俨然成了副业。应付日常工作已经焦头烂额,疲惫不堪,以教研提高教学质量更无从谈起。下图是一份针对校长的“校本研修中你认为最大的困难因素”的问卷调查,其调查结果应当引起教育行政部门足够的重视。


图表由作者提供


2019年11月25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有关负责人在新闻通气会上表示:针对公众关注的“中小学教师不合理负担”问题,将采取措施,确保对中小学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在现有基础上减少50%以上,并实行清单管理。


事实上,给教师减负应该全面清理所有不应该布置给教师的非教学任务,而非按减半思路执行。一句话:不合理的事项,一个都不能留。否则,不仅教师亚历山大,教师流失严重,年轻人不愿意做教师,教学质量无法保证,还会进一步拉大与其他学校的差距。


PISA本质上不是一项测试,而是一项研究。因为,仅仅通过成绩与排名很难反映复杂教育系统的全貌。2016年,哈佛大学在一份《力挽狂澜》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二战来,哈佛大学生源的SAT成绩、入学证书、学生才艺一届比一届华丽、出色,然而,诺贝尔奖并未如期呈现高峰。与此同时,辍学率、自杀率这些人们不愿见到的现象不减反增。


由此,哈佛反思了他们的人才录取标准:基于价值态度;基于家庭、基于自我、基于社区的一种角色;基于成绩如何获得,是靠优质教育资源的堆砌,还是靠自身的努力而形成的学习效果。


哈佛尚且作出如此改变,教育决策者更应顺时而变,结合我国实际对PISA进行本土化的深入探究,除了成绩本身的统计分析外,还要对其进行深入挖掘,为我国教育发展提供参考,坚定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破除唯分数论,引领和推动我国当今的教育改革。


这样,才能让参加PISA的效应进一步放大,防止凝固在“第一”的陶醉和追求中止步不前。


参照:重新界定教育目标


适应和引领未来社会的需求是教育的首要任务。我们不仅要立足本土,还需全球眼光,加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以国际视野审视这一根本问题。


早在PISA2000的开篇报告中便指出:PISA旨在为政策对话以及教育目标的界定与实施提供一个新的基础。换而言之,PISA不仅仅是一次基础教育水平的测试,更是一种对教育目标的重新界定。


在一个由人工智能构成的数字化世界中,教育不仅是教人们一些东西,而是要帮助人们建立一个可靠的指南针和导航工具,以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路。


教育应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素养,将阅读、数学与科学素养等作为重要测评维度,并对学生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的综合性素养进行渗入考察,对各素养的内涵与维度进行不断修正,帮助人们进一步具体化教育目标并根据时代将其升级。


在PISA全球素养模型的参照下,强调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培育具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与精神脊梁的国际化人才,不断夯实中国教育自信的根基。


借鉴:完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PISA作为国际大规模教育监测诊断项目,通过一个普遍而国际认可的框架定期进行评估,在更加广泛的背景下确定国家提供的教育制度的绩效,其理论模型与实践经验对于我国完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例如:强调素养而非片面强调得分的评价理念、与时俱进的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学科测试+问卷调查”的监测方式、“矩阵题本设计、测试分数量尺化、跨年度等值”的测评技术等。


对于那些拥有适当知识和技能的人来说,数字化和全球化令人向往。但是对于那些准备不足的人来说,意味着脆弱和不安全的工作,并且生活前景渺茫。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迫切需要全球跨界共享见解,以提高教育质量、公平性和效率。


我们应该站在PISA巨人的肩膀上予以创新,不断完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将德智体美劳全面纳入监测,不断丰盈教育监测体系,全面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结合各省市客观存在的地区差异,科学选择监测样本,全方位、多层次地掌握各地教育差距。


与此同时,要以更加科学、精准的手段全面“问诊”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现状,深层次揭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推动教育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引导全社会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的科学教育质量观。


推动:研究基于证据的科学决策


PISA的目的不是要另起炉灶的实施自上而下的问责制,而是帮助政策制定者从关注行政政策转向研究和关注每一个老师,每一所学校,进而确立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教育方向和教育体系。


本质上,PISA计算出最重要的内容,并将这些信息提供给教育者和决策者,通过提供数据和透明度,帮助改善教育实践。


《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发挥大数据分析在政策研制中的作用,注重监测评估中的成效追踪与问题预警,切实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要加强教育科学研究,进一步推动“基于证据”的教育政策研究,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PISA作为一种基于学科测评与问卷调查的大数据分析工具,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审视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处于全球化进程之中的中国教育,优化和完善我国的教育政策。


托克维尔说:“往昔之光倘若不照亮未来,则人类心灵将陷于混沌和迷茫。”


当我们多维度分析PISA成绩背后折射的教育问题,能够以全面、发展的辩证思维看待PISA2018夺冠;能够以PISA报告为镜鉴不断深化教育变革,加大经费投入,优化教育环境,吸引优秀人才从教,运用AI技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在保证教育优质均衡的基础上培养出世界级大师。


相信到那时,中国教育将会真正地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


参考文献:

1.《PISA 2018 Insights and Interpretations FINAL》OECD

2.《PISA测试,我们需要关注什么?》钟秉林

3.《自信与反思:从PISA2018看我国四省市的教育管理》张志勇

上一篇:2020年艺考生,这是最清晰的艺术类重点大学文化录取分数
下一篇:基础教育,你到底缺了些什么?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