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国版《叫魂》:一个真实历史中的“狼人”故事
题图:法国电影《狼族盟约》剧照
1764-1765年,法国中南部热沃当地区一名女子险遭野兽残害。事后她声称,攻击她的那个怪物来自丛林深处,既像狼,又像人。此后大半年中,又有数十人被类似生物袭击,多人死伤。人们的恐惧迅速蔓延至全法国乃至全欧洲,热沃当的野兽也进入了法国民间传说。
围绕这一奇怪、异常的怪兽事件,法国史学者杰伊·M.史密斯在《魔物的诞生:1760年代法国热沃当怪兽事件》一书中做了全景式的文化史研究,展现了旧制度与大革命交替之际法国的社会、知识、文化和政治面貌。他关注的焦点并非怪兽是什么,而是事件背后的意义,即什么样的力量使热沃当怪兽事件轰动全国。他从重建贵族荣誉、报刊媒体的推动、启蒙时代的蒙昧三个视角把握这一事件,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最终揭示出贵族、媒体、教会等出于各自的目的,携手催生了热沃当的怪兽传奇。
《魔物的诞生》前言
文 |?杰伊·史密斯
1765年冬,一个“凶猛野兽”的故事使得全法国的读者和听众既害怕又着迷。这只野兽在法国中央高原的居民中造成了恐慌。它的外貌难以形容,出击迅猛又懂得避开侦查,弄得搜捕者晕头转向。在南部省份朗格多克的偏远山区热沃当及其周边,这一神秘的野兽袭击并残害了数十人。这些受害者几乎都是妇女和儿童,他们在照料自己的一小群牛羊的时候受到了野兽的攻击,死状恐怖。众多的描述声称“热沃当的野兽”有意识地直扑脖颈,造成致命伤害,先以人血解渴,尔后才对这些受害农民的尸体大快朵颐。一些不幸的受害者身首异处,人们在树林的边缘发现了和躯干相隔不远的头颅。头颅像坚果一样裂开了。有关新攻击的报道以惊人的速度接踵而至,至1765年底,这一野兽据说已造成六十人死亡。随着朗格多克北部和邻近的奥弗涅省份陷入大规模的恐慌,不断发酵的野兽传说吸引了全法和欧洲大部分的注意力。围绕着热沃当的神秘气息引起了许多著名人物的评论,如伏尔泰、伊曼努尔·康德、腓特烈大帝,以及英国小说家霍勒斯·沃波尔(Horace Walpole)。
热沃当的野兽在法国引起了焦虑和不安的想象。直到1765年秋,在奥弗涅南部的雷沙兹(Les Chazes)王室修道院的空地上,国王的火枪手弗朗索瓦·安托万(Fran.ois Antoine)追踪并杀死了一匹体型巨大的狼才结束了这一狂热。遵照王室意愿对狼的尸体进行防腐处理之后,官员们立马将其送至宫廷,由安托万的儿子呈献给路易十五和其他显贵。在小安托万向凡尔赛胜利前进后,公众对于热沃当猎获物的兴趣骤然冷却(事实上这一兴趣在短暂的消退之后又恢复了),不过我们仍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1764年11月至1765年11月的这一年,“长尾巨爪的野兽”的骇行构成了一个持续引起数千人注意的国内外现象。
热沃当野兽为主题的色蚀刻版画,约1765年,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狼族盟约》剧照
热沃当野兽的故事存活在法国的大众文化中。自1930年代以来,伴随着这一主题陆陆续续地产出了一系列的电视节目、漫画、小说和电影。虽然与历史事实联系并不紧密,但2001年的流行电影《狼族盟约》还是成了法国电影史上最卖座的电影之一。这部电影在法国取得的成功至少得部分归于电影对常见的叙述路径的精到了解。野兽的故事在19世纪的历史进程中演变成了民间所熟悉的传说。虽然电影对故事的解读有些许怪异,但是它对故事所进行的可视化表达则是令人惊叹的。这一野兽传奇也曾经历过一阵不温不火的衰落期,不过从第三共和国(1870—1940)初年起,野兽传奇的热度得到了复苏。这个时期基本的故事线已经定型,各种版本对故事的新演绎在名字、日期和事件方面基本上都大同小异。
不同于其他微观史书籍,本书并没有去挖掘一个被人遗忘或是迄今尚不为人知的故事。相反,本书尝试着重构和撕裂一些固有的叙述范式。由于这一野兽的故事向来为人津津乐道,这就需要人们在脑子里形成新点子,以新颖的方式讲述这一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围绕这一故事产生了大量的历史著作。由于这一故事在地方上所产生的回响历久弥新,所以这些著作几乎都是由地方上的历史学家创作的。在他们身边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书籍、文章和网站,这些材料通常以极其细致的方式充实了一般叙述的有用信息,同时也使得公众保有对这一神秘故事的兴趣。
从19世纪末开始,一个局促而琐碎的分析框架塑造了对野兽的讨论。事实上,不论怎么说,相关大量文献所代表的一切研究都是为了回应和不断支持这一分析框架。1889年,神甫皮埃尔·普谢(Pierre Pourcher)出版了一部巨著,他在书中声称野兽的行为是神意的表达。这一观点重新点燃了人们对热沃当野兽故事的兴趣。从此以后,对野兽的叙述多多少少都受到了这一观点的影响。普谢在蒙彼利埃省档案馆和其他资料库发现了大量的文献,作为一名潜心研究这一故事的学者,他对这些文献做了细致精到的选择。不过我们不应该把现代怪异且局促的野兽分析框架完全怪罪在普谢一个人头上。
但从1889年起,我们可以说这一故事的爱好者们追随着普谢的步伐,将他们的注意力放到了野兽本身的性质上。除了构建野兽杀人的基本时间线,描绘直到1767年夏为止看上去似乎永无止息的猎杀之外,作家们根据他们的证据提出了一个个野兽身份的理论:野兽应该是狼或是狼和狗的杂交物,它应该具有一些超自然的特性,也许是一个疯子或是一个被疯子训练起来的动物,又或是史前时期的孑遗物等等。由于这一故事的资料被用于狭隘的目的——人们特别关注目击证词、动物轨迹的核定以及相关受害者尸体的描述,它们就被从社会、文化和知识网络中剥离出来。而这些网络正是资料最初具有意义的地方。这些资料已经成为一个看似永恒的侦探小说(“谁干的或干了什么”)的原材料。
我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切入这一故事的研究的,野兽本身将不再是我关注的焦点。人类努力去了解和打败这一闯入人们视线中的致命敌人。相较于人们的态度、假设、动机和失意,作为历史研究对象的野兽的身份就显得不那么吸引人了。为了探究这些深层次的文化和心理问题,我们必须了解当时的精神状况。18世纪中叶的民间信仰、科学思想、宗教冲突、传媒市场、贵族文化、地方犯罪以及法国战后的政治状况,这些因素的互动是如何创造了当时的精神状况?这一精神状况又是如何制约了人们对野兽的回应?
由于现代对野兽这一对象的狭窄定义,丰富的档案记录没有为人利用起来。富有灼见的多方面的档案或被选择性地解读,或被归结于单一的意义。人们过于关注涉及野兽身份的资料,导致对另外一些重要的资料挖掘得不够(也许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扮演了重要角色,身兼猎人和龙骑兵的让—巴蒂斯特·迪阿梅尔上尉的信件)。为了打破围绕着这一野兽传说的固有叙述,我细致地梳理了所有可获取的资料,将档案背后的各种声音置于活跃的对话之中。因此一幅关于野兽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画面就更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了:野兽如何获得影响力,它的行为如何给当时的想象留下了深刻印迹,悬念迭起的捕猎故事如何体现和放大了塑造时代文化的事件。
热沃当野兽的故事充满戏剧性且引人入胜,故事的展开呈现了人类应对危机的方方面面:恐惧、紧急、勇气、幽默、同情、玩世不恭、绝望、混乱。本书向很久以前就本应该熟悉这一有趣怪兽的学者介绍了野兽的故事。尽管法国人熟悉热沃当野兽的大致情节,但是在世界范围内的历史学家群体中,这一故事还是比较陌生的。事实上,即便是在法国的历史认知中,这一野兽故事也是被置之一隅的。然而这一交织着心碎与英雄气概的动人故事理应得到更广泛、更密切的关注。
当我探究这一故事的人文维度时,我同时也寻求将野兽重置于历史的出生地,强调热沃当野兽现象与席卷各色人物的潮流之间的联系。尽管后来证明,这一地区承受的可怕磨炼是在对法国的未来至关重要的一系列发展网络中发生的,但是很少有著作如此这般,从更宽广的历史背景出发,细致地描绘热沃当的这一事件。野兽故事的兴起非常迅速,而其在1765年底的销声匿迹也同样迅速,这表明故事引起的回响很大程度上得归因于当时动荡的局势。在启蒙运动的文化氛围下,自然史日益成为一种风尚;1750年代末和1760年代初宗教冲突引发了一种精神张力;新近出现且激动人心的“舆论”扰乱了政治和公共空间;七年战争之后人们对国家的脆弱性高度敏感。这些因素的叠加使得野兽的行为备受关注,使得野兽故事成为一个处于革命前夜的社会的投影。伴随着一系列的转变,焦虑产生了,并凝结成了法国人好奇、恐惧与希望的众生相。在这种氛围中,精英和底层、文人和文盲都能够接受甚至期待出现野 兽。
1760年代末,真实发生过的情节同记忆与叙述中的事件已经有所出入了。1765年的世界还是一个大体上前现代的世界。后革命时代“业已祛魅”的文化则以公众理性思想的形成为标志。围绕野兽故事的差异显露了那条将两个世界连接起来的缝隙。伴随着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对“可相信的”一词定义的变化,我会展示构成法国现代性神话基础的对立的逐步同化:精英与大众,城市与乡村,公开与私下,理性与迷信,国家与地区(以及王室),世俗与宗教,官方真相与地下谣言,科学与巫术。野兽的出现像是一个象征和强烈的刺激物,它类似一个概念的筛子,筛出了“现代”意识的构建和“传统”过去的界定。
野兽故事的现代命运是本书最后一章的核心。随着法国现代性的发展,野兽故事成了战略性遗忘的受害者。后来在法国第三共和国两极分化的政治环境和学术动荡中,野兽故事又被重新复活。然而热沃当野兽的故事进入现代时已丧失了大部分与历史相关的内容。遗忘和心理上的距离遮蔽了野兽故事的原本涵义,至20世纪初,野兽故事已经成了一种无尽猜测的单一维度的事物。我们会特别关注人们当时是怎么理解野兽事件的,还会分析事件与后续叙述架构的差异。通过以上方式,我们希望理解遮蔽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总体上将以时间顺序安排这趟旅程。在途中,我们会经历故事的高光时刻,也会经由有意思的文本偶尔游离主干线之外,去走几条小道。一些重要人物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是在塑造野兽的过程中起作用的典型力量。在探究过程中,我们至少描绘了七个不同的“制造野兽”阶段。在此期间,热沃当的众多野兽现身了。
在故事的最后,野兽的真实身份应该不会显得那么重要和有趣了。因为该为“制造野兽”负责的各色人物以及背后的历史动力才是要旨所在。这些野兽制造者想象出来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他们生活的时代,而且对构建一个有力的传奇故事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使得这一野兽传奇能在两百余年的时间中不断以各种方式重现。当谈论该为惨案负责的生物时,我一直使用野兽(the beast)这一单数形式,尽管单数形式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误解。这是18世纪最喜欢使用的词汇——通常情况下,它是以首字母大写的形式出现的——它警示性的特征传递了围绕在故事周边的神秘气息。其实造成这一系列惨剧的可能是几匹狼,甚至可能是在一段时间内经过此地的狼群。不过单数形式能使读者沉浸于1764—1765年的恐怖氛围。它使人想起那样一种文化,在彼时的文化中,狩猎野兽不但充满意义,而且人们可以从中辨识出前现代社会的轮廓。我将努力从多个方面把野兽及制造野兽的各种推动力还原至法国旧制度的历史记录中。
THE?END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梁漱溟文化思想
|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
|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
严晓星:漫谈金庸
|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
徐新对话刘成
|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
|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
|
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
|
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
叶檀读者见面会
|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
|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
|
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
|
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
|
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
|
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
四姝昆曲雅集: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
|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
|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
|
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
|
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
|
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
|
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
|
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
(2018)?|
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
|
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
|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
|
《生活的逻辑: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
|
《谢辰生口述》
|
《袍哥》
|
《年羹尧之死》
|
《朵云封事》
|
《两性》
|
《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
|
《东课楼经变》
|
《旧影新说明孝陵》
|
《光与真的旅途》
|
《悲伤的力量》
|
《永远无法返乡的人》
|
《书事》
|
《情感教育》
|
《百年孤独》
|
《面具与乌托邦》
|
《传奇中的大唐》
|
《理解媒介》
|
《单向度的人》
|
《陪京首善》
|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
《诗经》
|
《霓虹灯外》
|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
《拉扯大的孩子》
|
《子夜》
|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
|
《骆驼祥子》
|
《朱雀》
|
《死水微澜》
|
《通往父亲之路》
|
《南京城市史》(新版)
|
《被困的治理》
|
《双面人》
|
《大名道中》
|
《笺事:花笺信札及其他》
|
《九王夺嫡》
|
《乡土中国》
|
《白鹿原》
|
《冯至文存》
|
《在城望乡》
|
《海阔天空》
|
《遗产的旅行》
|
《城堡》
|
《被遗忘的一代:第四代导演影像录》
|
《了不起的盖茨比》
|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
- 聚焦中心任务 强化精准指导 确保第二批主题教育取得高质量好效果
- 郑州:到2025年,职业院校毕业生留郑率将超六成
- 普陀一小区拆除重建工作加速推进
- 官宣!江苏新增5所四星级高中
- 波士顿大学金融硕士排名靠前吗
- 成人自考考试地点是根据什么安排的?
- 彩色“毛衣”扮靓路边梧桐 南外师生发起“我们的梧桐”城市艺术公益活动
- 武向平院士助力首届四川省“科创筑梦”青少年科学节
- 长城热点|河南安阳滑县安罗高速高速公路建设非法取土
- 王易副校长赴广西参加定向选调生及引进高水平大学博士座谈会并看望校友
- 四川成考中遇到不会作答的题该怎么做呢?
- “外国语学院人才培养共同体联盟”在江苏科技大学组建
- 长沙市人社局前往长沙市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考察
- 百姓看联播丨提速啦!坐着高铁去滑雪丨燃起来!足球小将
- 闵行专家!落户新疆这里→丨一家亲
- 严查遛狗不拴绳!郑州多个小区发布“文明养犬”提醒
- 对话高途大学生业务负责人刘文勇:AI数字人是集团三大战略之一,未来或是千亿级市场
- 北京市2023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提示
- 没有大专毕业证可以自考本科吗?
- 奥运冠军自曝:需终身佩戴呼吸机!协和专家提醒,这病危险,得治!
- 这场培训,给崇明这群人送上一份“安全大餐”
- 5∶0零封法国波尔多大学女足 北师大女足挺进决赛
- 托福总成绩是多少分
- 原“暨南大学全球青年领导力研究院院长”被举报“猥亵”?本人回应称系双方自愿行为
- 前三季度五粮液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