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蔡甸优秀青年教师:多彩青春,好young的!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9-15
手机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在三尺讲台为莘莘学子传道授业在青葱校园与学子们日夜相伴无私奉献,甘之如饴他们用行动诠释“大先生”的使命与担当用心血渲染人民教师的光辉与崇高在蔡甸区,有这样一群青年教师,他们心怀梦想、个性鲜明、活力四射,他们将清澈的爱献给学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他们诠释立德树人、默默奉献的初心使命,像闪亮的灯塔一样照耀孩子们前进的方向。蔡甸区大集中心幼儿园 辛凤 :逐梦前行 守望童心已扎根农村幼教9年的辛凤,从一名新手教师到区优秀教师,再到区优秀班主任,始终怀揣着一颗谦虚、进取之心,用勤勉的态度、踏实的脚步、坚定的信念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眼里有孩子,心中有教育”是她的工作格言,她潜心钻研幼儿教育,不断观察反思,用耐心和爱心精心呵护每一位幼儿成长。在小班任教期间,辛凤针对幼儿刚入园、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特点,付出了加倍的爱心和耐心,从入园时的拥抱,生活方面的细致照顾,到学习方面的循循善诱,帮助每个孩子度过难熬的入园焦虑期;在中大班任教期间,她更加“细心”,认真制定各领域教学计划,在观察中了解孩子、生成活动,因材施教,在一次次特色文化探秘中,追随幼儿的兴趣,让本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教学中,辛凤摒弃传统,注重创新教学实践,在不懈探索中实现了成长的蜕变。为了更好地捕捉孩子们生活、游戏中的学习过程,她随时记录,积极撰写论文、案例、制作教玩具,参与课题研究和共同体交流,多篇文章在市、区获奖;同时,辛凤多次荣获区级“优秀教师”、区级“优秀班主任”、“区百优女教职工”“学区制管理工作优秀个人”、幼儿园“师德优秀教师”“最佳奉献教师”“身边好人”等称号,一张张证书见证了她的付出与成长。蔡甸区实验高中 谢蔷: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岁月辗转成歌,时光流逝如花。2018年,谢蔷通过蔡甸区人才引进政策进入蔡甸区实验高级中学工作。她说,自己热爱教师这份职业,喜欢每天为孩子们传授知识,享受当教师义不容辞的平凡荣光。进入区实验高级中学的第一年,谢蔷便前往偏远的洪北中学支教。在语文课堂上,她设计各种各样的小活动、小竞赛游戏,引导学生们参与其中,走上讲台展示自我,不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她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享受自然、敬畏自然,引导孩子们在校园农场里学会劳动,学会相互合作。回到区实验高级中学后,作为班主任,谢蔷除了关注学生成绩,更重视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班会课上,她向学生传递新时代的声音,引导学生追求远大的理想,深植家国情怀,传承奋斗担当。班级生活中,她给予及时的关心,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让孩子们释放压力,助力学习。五年的从教时光,谢蔷先后获得蔡甸区优秀教师、区教学质量优胜奖,蔡甸区高中语文立体说课比赛一等奖、区语文优质课比赛二等奖、区级优秀研讨课、学生作文辅导奖等奖项,任教班级获“蔡甸区优秀班集体”荣誉,撰写论文多次获各级各类奖项。蔡甸区洪北中学 任玲:我与学生一同成长2021年,任玲来到了洪北中学,成为一名语文老师。第一堂课,她带学生们走进朱自清的散文《春》,领略叙不完的诗情、看不尽的画意,感受春的气息与魅力。学生们获得知识后满足的神情,让她第一次体会到当一名老师的快乐。一场摸底考试让任玲了解了农村学校孩子们的语文基础。这里留守学生的数量相对较多,因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很多学生根本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放学回到家后没人监督,甚至沉迷手机。之后,针对学生们的语文学习弱点和不良习惯,她不断尝试各种办法。她在学校图书馆借了一些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课外书籍供学生选择,监督他们利用托管服务的时间静心阅读;另一方面,偶尔开展“突击检查”,让全班来一次阅读分享会,讲述自己阅读的收获。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们明白,每次阅读都要有效果,而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在之后的阅读课上,学生们明显注意力更集中,对所阅读的内容也有了自己的理解。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任玲说,不能要求学生“一口吃个大胖子”,语文学习本来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育更是。慢慢走,走进学生心灵,欣赏一路风景。蔡甸区桐湖学校 吴金鹤:把我的小确幸给孩子们从吴金鹤考上教师的那一刻起,她就曾暗暗下定决心,尽自己所能,把她的“小确幸”带给孩子们。在工作的这几年里,她遵从初心,去呵护孩子们的内心,专注于教书育人,以热忱去感染每一个人,以谦恭的态度向前奋进。教学之余,吴金鹤总是爱看一些时事素材,一方面丰富自己的见识,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积累正能量素材。她与孩子们分享名人素材案例,让学生阅读,学习名人精神,增长见识的同时,更丰富了学生的内心。她爱每一个孩子,以教师特有的细腻呵护孩子们幼小的自尊。有一次,一个男生手表遗失报告给她,周围的同学都指控另一个孩子“偷”了手表,她迅速观察到了那个孩子眼神的闪烁不定。她不动声色、迅速反应,先假装批评大家做事丢三落四,然后让大家都来帮忙寻找。正当大家沉迷于找手表时,手表正好掉落在失主的桌下。然后她告诉孩子们,没有证据的事情不能乱说,以后大家都要好好保护自己的东西。她的细心与智慧化解了尴尬,维护了孩子幼小的心灵。她相信,老师的正确引导,哪怕是一个微笑,就能让孩子重新找到方向。吴金鹤希望能一直以谦逊的态度去接受、学习、吸收新的知识和经验,带着自己遇见的“小确幸”,在一片热忱中越走越远,继续将“小确幸”送给孩子们。蔡甸区消泗乡中心小学 周岑岑:教育是一场爱的修行2020年的夏天,周岑岑带着最初的梦想走进消泗乡中心小学,真正走上了三尺讲台,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她的内心无比激动。一个月之后,她发现这个班学生基础比较差,调皮的学生也不少。又听说大家都不情愿带这个班,她有些迷茫了,却仍在日记中写道:“教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我还需要更加用心地去教好每一位学生。”于是,她安排每周读一本课外书,每天练字30分钟;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和学生一起交流读书感受;还经常跟学生们聊天,说说自己的故事,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临近毕业,班上有个小女孩突然跑到她跟前,用稚嫩的声音说:“老师,我最喜欢你啦,马上就要毕业了,我真舍不得你。”说着说着,眼泪就出来了。原来,这是一名留守儿童,名叫紫涵。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从小和奶奶生活,因此性格格外内向怯懦。得知她的情况后,周岑岑对她的关注多了一些。课堂上有意给她创造发言的机会,课下常常询问紫涵是否听懂了老师的讲课,并经常鼓励她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周岑岑坚信,教育就是一场爱的修行。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实际上也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乐趣。她说:“作为年轻的90后教育人,我们肩负立德树人的使命。年轻的我们要立鸿鹄志,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蔡甸区永安中心小学 郭晗:做一棵树 寻一缕光2019年,郭晗踏入了教师行业的门槛。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她积极参与一个学期的跟岗学习培训,从其他优秀老师的身上学习教学经验。她持续阅读教育相关的书籍和文献,深入研究教育领域的前沿问题。短短三年时间,她获得了区教学质量优胜奖、区说课一等奖、市优质课二等奖、现场作业设计一等奖等荣誉。在教育教学中,郭晗始终注重个性化教育,努力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发展潜力。她细致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通过观察和与交流,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策略和课程安排,并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包括讲解、讨论、实验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郭晗深信,因材施教,学生们将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茁壮成长,培养出优秀的学术素养以及全面发展的能力。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过程。蔡甸区玉贤中心小学 冯秋月:玉壶存冰心 桃李务青春自2017年踏上三尺讲台,冯秋月始终用真挚踏实的态度去完成每一次教学任务,秉持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准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导者。她不断地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对学生因材施教。备课时,她精心设计环节,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在不断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使学生学有所得,曾多次获评蔡甸区“教学质量优秀教师”。她始终保持着学习的激情,2019年,她参与国家级课题“中小学英语特色校本课程研究与实践”的子课题研究;2020年,她参加武汉市小学英语特色校本教研教学案例评比,获得特等奖。为了让孩子们拥有更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她鼓励孩子们开展趣味晨读,并利用自己翻译专业的优势,将学校经典的课本剧改编成英文版,鼓励孩子们参与,让孩子们走到镜头前。课程中,她将导演摄像工作一肩扛起,指导孩子们进行录制和编辑制作,将表演升华成了作品。最终。孩子们表现优异,在蔡甸区小学英语课本剧表演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蔡甸区张湾中学 杨兰兰:90后的青春因教育闪光成为一名教师,是杨兰兰从小的梦想。如今,一朝梦想实现,她已在教师的岗位上奋斗了四年。这四年,有风有雨有阳光,有汗有泪有欢笑,而杨兰兰的青春,也因这段经历而闪光。刚来张湾中学,她同时担任七年级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作为一名新手,她自知自己教学经验不够丰富,就下狠功夫认真钻研教材,通过课标、教师用书等把握教学重难点,在网上找相关教学资源,提前备课,做足功课。在教学中,杨兰兰潜心研学新课标,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阅读书籍和报刊,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讨评比活动及师德师风主题建设征文活动等,并多次获奖。此外,她积极参加各类教研类赛事活动,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在蔡甸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街乡巡回教研”活动中,她执教的《话说偶像》一课,被评为优秀研讨课;2021年参与的“十三五”教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农村初中小班化合作学习策略研究》经评审确定为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她还获评区“优秀教师”,所带班级获评武汉市普通中小学先进班集体。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第五小学 孙梦缘:从“姐姐”到“妈妈” 幼苗长成了树不知不觉间,今年已经是孙梦缘站在讲台上的第八个年头了。八年间,她从二十出头的青涩年纪到临近而立,始终不变的是她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成长变化的是她对教师身份的理解。工作中,她以“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为使命,努力提升每一名学生的学科成绩。课前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学情,备好每一节课;课上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课下及时查漏补缺,加强巩固学生学习成果,做到常提醒常辅导。对学生而言,她像是一位“大朋友”,一个懂得更多的“大姐姐”。第一次参加区内的优质课竞赛,孙梦缘除了请教经验丰富的前辈老师,还在同年级各个班里进行了多次试讲,会针对每一个提问询问学生“老师这样问,你们能明白是什么意思吗?”,直到课堂语言能够充分贴合学生的理解能力。从初登讲台的少年意气,到如今的从容镇定,孙梦缘觉得这些年的从教时光是幸福的。在过去的教学时光里,通过努力和奋斗,她获得了不少荣誉,读书征文、班会案例均获得区级三等奖,带领的班级获得区级先进班集体称号,她也被评为区中小学第十四届优秀班主任。蔡甸区奓山中心小学 徐莹萍:静待花开便是教师成长之路2019年,刚毕业的徐莹萍走进了奓山中心小学。站在人生的又一条起跑线上,她心潮澎湃,满怀激情和热情,更觉肩上担子沉甸甸,任重而道远。奓山中心小学一直秉持着“一班一特色”的班级管理模式,于是徐莹萍结合班级的情况,与学生共同讨论,最后打造“绿色班级”特色,再结合学校的“争章”文化,培养特色合作小组争章小团队,让人人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她的班级最终获得区级“先进班集体”称号。学校每一次的集体备课,徐莹萍都虚心参与,也能在各位教师的思想碰撞中学习到很多。在全区青年教师“新秀杯”比赛中,她凭借《大自然的声音》一课荣获一等奖;今年,她的《鲁滨逊漂流记》展示课,被评为“一堂好课”。徐莹萍的语文课堂上有歌曲、有音乐、有游戏、有故事,都是最新鲜的元素。她把游戏经过改良用在课堂上,孩子们特别愿意参与;课上开展“班级好声音”鼓励读书,“扫雷游戏”来检查读课文;“猜数字炸弹”来找出下一位值日生;“点球大战”进行课堂评价等等。通过保持新鲜度,翻转课堂,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对学习常保持新鲜和兴趣,她也把对教育的信念如潺潺流水般滋润教学的土壤,期待着每一朵花蕾的绽放。举报/反馈

上一篇:花式开学元气满满 武汉百万中小学生迎新学期
下一篇:常见的雅思听力词汇记忆法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