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优质教育办到师生心坎上 温暖每一位学生 温暖每一位教师 温暖每一所学校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9-15
手机版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以爱育爱,爱满西湖!

  为西湖教育人量身打造的这8个字,犹如阳光照进了每一位西湖教育人的心田,犹如甘泉浸润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位师生。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经历深思、感悟、实践及沉淀后,它有了更新、更深、更高的定义。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身在首善之区的西湖教育人,努力扛起首善担当,绽放出旺盛活力。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西湖教育以“高质量全域优质教育”为奋斗方向,持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区域治理,用仁爱之心、关爱之情构建真挚友好、和谐共生的教育生态,以儿童成长为圆心,彰显校园人性光辉。

  今天,西湖区四套班子领导分别走访慰问西湖教师,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教师们身边。感谢您,西湖教育人!正是你们不断弘扬“育人育己、博学精艺、爱满西湖”的西湖教师精神,努力争做“政治坚定、内心充盈、专业精深”的光明教师,才成就了西湖教育的今天。

  可以看到,当社会仍难以避免地追求升学率的时候,西湖教育始终坚持将育人放在第一位。因为只有实现育人价值的升学才有意义,这是教育的本末始终。在连续5年的期末工作会议上,西湖区只设立一个奖项——“为师生做一件温暖小事”;在去年和今年的暑期校级干部培训大会上,其中一项安排就是校园长聚在一起讲校园人性光辉故事,不比谁讲得精彩,而是比谁的故事更温暖。

  连续几年,校园里发生的温暖小事,成为西湖校长以及老师们眼中的教育大事。教育人为何要关注校园小事?西湖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汪培新说,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作为教育人,就是要以心换心,用良知的力量和心灵的修养把优质教育办到师生的心坎上。而这些,也是西湖教育人矢志不渝当一名好老师的内在动力。

  久久为功,历久弥新。

  一桩桩小事,见证西湖教育的阔步发展,也拉开了教育共富的新图景。未来,西湖教育将继续放开脚步,着力推进教育现代化治理,做双减背景下“优质轻负”的探索者、实践者,让西湖教育更开放、更立体、更美好。

  创新暖心实事 服务师生

  校园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又一港湾

  西湖区是全国名校集团化办学的发源地,2021年被《小康》杂志评为“中国公平教育百佳县市”之首。多年来,西湖区在保障基础公平的同时,为更多师生创造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服务,让每一位学生在校园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频频打造个性“食”光 全面开展“舌尖”改革

  “现在的饭菜真好吃!”“我的胃口比以前大多了!”上学期,三墩中学的校长信箱不断收到好消息,校长钱宇贤乐呵呵地与老师们分享。

  学校在今年1月开启了一场“舌尖”上的改革:饭菜不合学生胃口,就改革菜单,增加可选套餐;饭菜不够保温,就购买保温设备;自主打餐耗时长,就增加窗口统一打饭;食堂清洁工作量大,就结合劳育包干到位……实行这一系列措施后,校长信箱从过去的每周收到十多份建议,变成了如今的好评如潮。

  食堂不仅是学生吃饭的场所,更成了他们享受美味“食”光的空间:翠苑一小组织学生设计食堂菜单、翠苑中学建立食堂管理事项备忘录……学校纷纷将学生伙食质量作为专题来研究。

  步入新学期,食堂也成了厨师们的主战场。前段时间,西湖区82所中小学的食堂厨师们如火如荼地开展了技能大比拼。同台竞技、限时比赛、专家点评,厨师们从幕后到台前,投入到食堂大锅菜烹饪的技能探讨和餐饮制作的专业学习之中。

  食品保质保量,服务用心用情。从学校到全区,西湖教育人始终在做这件关乎师生健康的民生小事。

  关注民生小事,优化教育生态。近年来,西湖区积极行动,开展了“暖手心、暖脚心、暖身心”等暖心活动,提升师生校园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全区78所中小学的95间舞蹈教室安装了地暖,实现教室空调、热水系统、舞蹈教室地暖覆盖100%;在现有51个新型未来教学空间的基础上,新增18个;推进幼有所托,为2000多户家庭提供普惠托育服务。

  校校增设个性举措 全面服务“小众”学生

  学生上学没带伞,学校定制雨伞并推行自主借伞;学生经常丢东西,学校引导学生将小小角落变成丢失物品的“寻回岛”;学生肚子不舒服,家长可在钉钉上及时选择爱心餐……教育无小事,关注低概率事件、关注小部分学生,在浙江省教研室附属小学教育集团的每一位老师看来,是天大的事情。

  上下学时,学校周边拥堵,学校细致考虑学生出行喜好,为学生带去更多便利,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当翠苑第一幼儿园蓝庭园区门口的小小停车场亮相时,引来一片欢呼,提出建议的家长也十分激动,没想到自己的想法这么快就被幼儿园采纳并落地实现了。据悉,幼儿园为了开设这一停车场,还在孩子们当中发起了一场讨论,老师们也建言献策参与共建。

  在西湖区的中小学校园里,瞄准小部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个性服务,已蔚然成风。

  让学生出行更安全、为家长接送孩子提供方便,行知第二小学打造了西湖区首个地下接送系统,与毗邻学校杭州市第十五中教育集团崇德中学打通地下停车库,在两个车库连接处安装人脸识别系统,设置专门的学生接送点,方便部分家长开车接送孩子。

  人人成为校园主人 全面关爱特需学生

  嘉绿苑中学学生小刘今年上初二,虽然腿脚不方便,但每天在妈妈的陪伴下,他始终坚持求学之路。为了方便小刘的在校生活,学校专门在教学楼增设了残障人士专用卫生间,还为小刘妈妈提供午餐。还有一位学生也因特殊情况不得不由外公陪读,学校同样解决了其外公的午饭问题。为了表达感谢,外公常常帮助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学校校长李胜建说,特需孩子随班就读,学校应该看见他们的需求,并积极为他们提供服务,给予所有的孩子优质公平的教育。

  爱在接力,西湖区中小学努力为这些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近年来,浙江省教研室附小成立注意力提升工作坊,邀请专家定期为老师和家长做讲座。除了让特需孩子与正常孩子一样出操、上课,学校还购买了梯背架等专业设备,每逢周一和周五的困难班,邀请专业人员帮助孩子们开展日常康复训练。

  西湖小学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妈妈的爱”行动,为特需学生在校园里结对一位“老师妈妈”,当他们有困难、有需要时,可随时在校园里得到倾诉和解决,让他们和正常孩子一样安心学习和生活。

  畅通暖心桥梁 美好心灵

  教师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又一束光

  关心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背后的家庭,拓展丰富的育人形式,持续提升西湖师生校园生活小确幸,让每一位教师用美好心灵与行动陪伴每一个学生,为西湖教育注入发展的活力。

  专注温暖小事 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

  中考前的一个月,在杭州市第十五中学的晨会上,一位平平无奇的女生站在了台上。

  “我的梦想是当两年兵,然后去学考古,探索古文明、邂逅中华美。”话音刚落,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学校校长赵卫群坦言,不久前这个女生喜欢上了演讲,十分憧憬站在台上受人注目的感觉,学校就为她创造了这个机会。这场演讲后,通过努力,她考上了心仪的学校。

  在西湖教育人看来,看见每一个孩子,助力擦亮孩子本身的光亮,是好学校好老师应该有的姿态。

  “点赞!”“加油!”周五晚8点左右,转塘小学的“才艺直播间”热闹非凡,师生们正在线欣赏同学们的才艺表演,内容除了即兴表演的舞蹈、唱歌之外,还有科技作品展示、国际跳棋对弈等视频集锦。学校开设了108门拓展课程,许多学生通过学习开启了艺术之门,纷纷报名来到“才艺直播间”。

  学校校长王建发现,小小的“才艺直播间”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激活了师生的活力,有些孩子平时胆怯不敢上台,但在直播间里的表现却大方自如、游刃有余。

  打造温暖场景 提升师生校园生活品质

  景汇中学的两幢教学楼间有一座廊桥,直达行政楼。桥上,时常会出现三位老师,每次和他们散步的是不同的学生,廊桥成了三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座心桥。中考后,感谢信像雪花一样飞来,其中一位学生感慨:“这次中考虽没有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但老师你让我成了更好的自己。”桥上的温暖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最近学校在设计校园文化时,给廊桥添了一个名字“汇景桥”。

  漫步在西湖区各中小学,“小而美”的场景层出不穷。场景成为校园风景,折射出丰富的育人功能。

  开学第一天,首批杭州市儿童友好学校学军小学教育集团之江一小的网红打卡点“之江栈道”人气回归。栈道边,一叶小舟飘荡水面,几只大鹅在欢叫,学生们有的在散步聊天、有的在玩传声筒,一幅生动欢快的校园图景徐徐展开。

  除了利用硬件搭建温暖场景,还有校园将场景定义在日常中。

  申花路幼儿园将校园温暖场景归纳为“乐至关怀”,场景不固定场所,以小群体的慰问、小惊喜的定制、小确幸的关怀为切入点开展丰富的暖心活动——“感谢不回家的你”,组织留杭青年包饺子、吃年夜饭;“爱心早餐服务”,由园长妈妈亲自为老师准备美味早餐;“开学惊喜定制”,通过一杯午后奶茶、一场生日小派对等给予老师们关怀;“本命年礼物定制”,为教职工送上定制的本命年红手链和集体生日派对。

  搭起温暖桥梁 促进家校和谐发展

  开学前,袁浦小学校长李海鑫已收到了不少家长的新学期“烦恼清单”。上学期,学校面向家长收集了一千余份“烦恼清单”,尝试组织专家走进社区开展主题为“有效沟通”的专题交流。现场,一位母亲与孩子进行了公开的“表白和致歉”,双方温情的互动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同样温暖的故事还发生在西溪中学。

  西溪中学的心理站站长傅老师在文溪中学挂职,近期她正在举办沙龙,为这里的家长答疑解惑。

  而在西溪中学,这件事她已坚持做了十年。一个学期20场沙龙,除了本校家长报名参加外,还吸引了不少其他学校的家长。一位家长经过一年多的沙龙学习,和儿子原本十分紧张的亲子关系变得融洽,休学在家的儿子还主动要求回学校上课。

  看到孩子们的转变,傅老师的动力也越来越足。

  保俶塔教育集团西溪实验学校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打造“家庭生活力”亲子学习圈,成立了“家长讲师团”,与家长们分享教育理念和育儿经验。提到这么做的原因,学校德育副校长、特级教师林志超说:“理由很简单,因为爱孩子要从懂孩子开始,所以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家长爱孩子的第一步。”亲子学习圈一推出就受到了家长们的欢迎,逐渐成为学校的一个品牌活动。

  放大暖心力量 启迪良知

  使人性成为照亮校园和社会的光辉

  育师的关键是善于发现校园里的温暖故事,放大温暖力量。爱是一种能力,温暖是一种氛围,让爱与温暖孕育生长。只有爱人,才会发现爱,启迪更多人的良知,真正实现“爱满校园、爱满西湖”。

  从“燃烧自己”变成共同成长 育人育己实现教师价值

  五六个学生围着校长吃饭,这一温馨画面已成为竞舟小学校园里的一道午间风景。吃饭聊天中,有学生大胆提建议,希望拥有和校长合影、和校长一起露营、收到校长的个性寄语等温暖的私人定制奖励。学校校长周爱芬说,和学生一起吃饭,一方面可以发现校园里的小事,另一方面能鼓励孩子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希望通过自己带头享受爱、传播爱、创造爱,带动更多老师加入这一行列。

  在以爱育爱的氛围中,人人争相发挥专长,成为传递温暖的主角。

  明年,学军小学老师袁晓萍将迎来她教师生涯的第30个年头,今年3月,她的第2本育人专著《向学生借智慧》出炉。29年前,她初到正在实行教改的学军小学,提出了让儿童成为儿童的教育教学愿景。

  教育中,她发现一定要向学生借智慧。因为是数学老师,她喜欢让孩子出题,意外的是孩子们的题目出得比她有趣。“看见儿童、悦纳儿童,了解他们、走进他们心里,是我最大的收获。”所以,真正成就老师的,其实是每一位学生。

  育人是教师的责任,但是校园里陪伴学生成长的不光是教师。

  诚园幼儿园的孩子们发现,一些被自己弄丢的物品,如剪刀、发夹等,总是会藏在保育员沈阿姨的围裙中。于是,他们发挥想象力为沈阿姨设计了一条兜兜更大而且更漂亮的“魔法围裙”,学校还为沈阿姨成立了工作室。

  沈阿姨开始为孩子们讲故事、陪他们做游戏,不再只是一位普通的保育员,“不知不觉中她也有了想法和主见,希望能更好地发挥特长为孩子们服务。”

  从发现温暖到创造温暖 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和创造温暖的双手

  从2020年到2022年,西湖区各中小学校连续3年开展校园温暖小事的征集。有的学校3年里收集了400多件温暖小事,学校微信公众号相关主题推送20期。

  在持续的征集中,越来越多的校长及老师领悟到,“小”力量经常被看见、被认可、被关爱,学生就能自信健康地成长,唤醒自身潜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更多老师从征集中,总结出了一套“温暖秘籍”,让温暖不再是学校的偶然瞬间——杨红娣老师发现,记住每个孩子的需求,利用此来挖掘孩子们向上的情感点;陈婷老师发现,面对学生的激动情绪,先“缓一缓”“冷一冷”“聊一聊”,再“笑一笑”,可以帮学生“降温”。

  连续3年,改善条件、关爱师生、服务学生、提高质量等不同角度的温暖事件不断涌现,教师内心越来越丰盈、校园文化越来越深厚、全区教育质量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师生拥有了发现美的眼睛和创造温暖的双手。

  如今,为何要坚持征集温暖小事,答案也变得越来越清晰。目前,全区优质学前教育、优质义务教育覆盖率达到了95%和98%,但教育焦虑仍是一个现实。“我们正越来越逼近教育公平的底层逻辑和教育初心,那就是要激发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活力,让更多孩子乐意在家门口上学。” 汪培新说。

  汪培新时常感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就是还教育以公平,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在保障分配公平的基础上,更多地关注隐性公平,通过统合整理各类资源,借助良好文化氛围的柔性调适,给予每一所学校、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学生自信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真正的教育公平,是让每一个教育人在温暖和被温暖中拥有向阳的动力。

  接下来,西湖区将继续通过激发校园师生活力、迭代升级教育集团化办学,巩固“双减”成果,逐步改善入学“冷热不均”状况,办好每一所学校,让老集团有口皆碑、新集团成为口碑。

  从校内传递到校外传播 师生以爱育爱走向社会

  因为外婆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保俶塔实验学校的初二男生发明了防走失神器——“勿忘我”;丰潭中学英语老师冯平,一直默默带着同学将剩下的干净饭菜打包送给社区修车的残疾人……

  师生尝试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去温暖身边的人,也尝试用个性化的方式将温暖传递到更远的地方。

  文三街小学与淳安县屏门乡中心小学结对后,两校学生间架起了爱的桥梁。他们用音频书信,开启云上交友;文三街小学学生录制了杭州各大博物馆游览的视频,为屏门乡中心小学的学生当起了线上小导游;屏门乡中心小学学生到杭州学生家中体验生活,结下深厚友谊。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教育领域非常重要的逻辑起点。因此,西湖教育坚持把“人”放在教育治理的核心位置,同时持续向外辐射、持续链接社会。

  为了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西湖教育推出“优学西湖”教育助企服务,主动走进企业,上门答疑解惑。同时,“西教助企一点通”平台也于今年正式启用,邀请100位专家、40位专员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企业可随时在线联系专员,提交需求并享受个性化教育服务。

  书画、剪纸班、越剧、时装秀……前不久,西湖区双浦镇的老年人乐开了怀,近6000平方米的社区学校即将开班。而今年西湖社区学院还将聘请高校老师,为社区教育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

  目前西湖区正聚焦高品质生活,全域践行“民呼我为”,实施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为每一位平凡的奋斗者护航,让幸福西湖更有温度、更有质感、更高质量。西湖教育也将打开学校的围墙,更加开放、更加立体,协同学校、社会、家庭全方位育人,让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到学生成长的各个领域,形成和谐向上的生态氛围,为其在各个生活领域自由、全面、丰富的社会实践、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提供空间和条件。

上一篇:长沙市一中金山桥学校七年级新生学思践悟 蓄势前行
下一篇: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现代职教体系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