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生代表李双阳:做有梦、追梦、圆梦的天大人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9-15
手机版

  图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好!我是化工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李双阳,很荣幸作为在校生代表在此发言,请允许我代表学长学姐们,向加入天津大学大家庭的学弟学妹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寄语青年:“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我想,作为一名天大学子,我们从进入大学之日起,就应该思考梦想对于我们成长的意义。在天大学习成长的经历,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天大人,应该如何有梦、追梦和圆梦。今天我想用三个故事分享自己的理解。

  第一个是敢于有梦的故事。9年前,五个平行志愿全部滑档,我和心仪的高校擦肩而过。但是短暂的挫折并没有让我消沉,在本科学习期间,我接触了一门与高分子相关的专业课,心中对医用高分子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我就想,如果能投身这个领域开展研究,那将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开始准备跨专业考研。大三那年,我剪了寸头,换了诺基亚,并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表,“严冬的天很冷,可是我想遇见北洋园的春天,所以我愿意爬起来。”我想,这是很多学弟学妹的心声。奋战一年后,我终于圆梦北洋并加入到了化工学院董岸杰教授课题组,开启了我的医用高分子材料研究之旅。敢于有梦的故事告诉我,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前行的方向。只要我们敢于有梦,心中有光,就一定能照亮实现梦想的航向。

  第二个是勤于圆梦的故事。5年前,我满怀信心的来到天大,但科研之路并不像我想的一样一帆风顺。由于缺少专业知识和实验经验,初入实验室的我感到十分迷茫。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学习节奏,我告诉自己要拼尽全力,别人一天花10个小时看论文,我就花14个小时,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那本生僻词汇记录本就写满了我不认识的专业术语。日复一日,终于让我找到了科研的突破口,这也让我在研究生第一年便成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并获得国奖。如今我已经发表16篇SCI论文,并申报6项国内外专利。勤于圆梦的故事告诉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只要我们以坚定的信念勤于圆梦,有一天便会发现,曾经遥远的梦想真的可以成为现实。

  第三个是勇于追梦的故事。2年前,我已不是科研小白,在科研方面已经取得了诸多成果。那时的我突然萌生了把产品从书架转到货架,真正造福于民的想法。我国大口径人造血管市场由国外主导,且全球范围迄今仍没有小口径人工血管产品推出,心脏搭桥患者只能从体内摘取血管,非常遭罪。为了打破这个领域的产品空白,让患者能使用到我们自主设计的物美价廉的本土产品。我投入到小口径人工血管的钻研中,并在学校众创空间里创建了独立运作的生物科技公司,并吸纳了学校多个学院的学生,形成了一支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互补的团队。在学校的支持下,我带领团队参加了互联网+、创青春等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得两项全国金奖,刷新天大最好成绩。而今,我们团队作为首批创业团队,入驻了天开高校科创园,正乘着政策利好的东风加倍努力,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让科技兴国这颗“心脏”跳动得更加有力。勇于追梦的故事告诉我,以更高的视野看待人生,我们的前行之路就会更加广阔。作为天大学子,我们应该将自己的学习科研和国家需求、人民需要紧密结合,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找到自己的青春坐标。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与时共进何所幸,热血报国当少年。学弟学妹们,逐梦之路是艰辛的,更是幸福的。只要我们敢于有梦,勤于圆梦,勇于追梦,那么,我们终将到达梦想的彼岸!让我们携手前行,在激扬青春、砥砺奋进、筑梦前行中,书写自己的开阔人生,奏响时代的奋进乐章。

上一篇:复旦“学科周”启动 第一站走进“生命科学的新纪元”
下一篇:高頻事項“跨所辦”重點事項“免証辦” 江蘇出台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若干意見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