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特辑|张良仁教授:跋涉中外,探寻过往;品味四方,感受历史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9-15
手机版

  图片今天是9月10日

  是我国第39个教师节

  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

  小蓝鲸衷心祝愿所有老师

  教师节快乐!

  教师节之际

  让我们走近一位独特的南大教授

  从调剂生到教授

  他在不断打开的视野中

  明确投身考古的决心

  勇敢迈出国门

  以大国格局发掘世界宝藏

  他访问和发掘过的国家

  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圈

  在千年历史与万里疆域里

  他跋涉中外,探寻过往

  他品味四方,感受历史

  始终保有一颗赤子之心

  “自媒体+考古”

  是他的新标签

  作为一个“美食爱好者”

  他说

  “不会考古的美食博主不是好教授”

  他就是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

  张良仁教授

  张良仁,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期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后赴美留学并获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学位,于2014年加入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主要从事中国西北和欧亚大陆(含中亚)史前考古,2010-2013年曾主持甘肃张掖黑水国遗址的发掘,目前主持中俄和中伊合作考古项目。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新疆史前金属器研究》和美国Wenner-Gren基金课题《新疆东部史前冶金》,出版专著《古代冶金和社会:欧亚大陆中部和中国北部的青铜时代社会的比较研究》和论文集《东学西问》,参与写作的《中国考古学》两周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获得郭沫若中国历史奖一等奖(2007年)。

  ?

  投身考古,砥砺前行

  ?

  北大求学之初,考古学并非是张良仁的第一选择。但在多年的学习与考古实践中,他真实地认识、了解到考古学作为一门学科的魅力,从而对其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出国深造期间,他阅读了大量文献,在拓宽眼界的同时,也打开了自己的学术思路,从而“拥有了更加敏锐的眼睛,可以发现更多有价值的问题”。由此,张良仁坚定了继续投身于考古事业的决心。

  在张良仁眼中,考古学是一个“千手观音”,可以与许多学科相互结合。它与历史学、人类学的联系不言自明,田野发掘又与地学密切相关,在研究过程中更需要物理学、生物学与化学等学科的科技手段的支撑,依靠多学科手段展开实证研究;同时,它的时空范围广阔,在时间上按中国的纪年可以从明清时期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在空间上又涵盖了各国。由于考古学既需要下工地、做发掘、搞调查,又需要在室内做整理、做研究,所以一名考古学研究者既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也要有发掘学术价值的能力,“下得了田野,写得了文章。”

  图片2016年张良仁在俄罗斯发掘

  ?

  践履中外,发掘过往

  ?

  作为一名考古学家,张良仁的研究领域涵盖了中国考古与外国考古。在国内,他曾在2010-2012年主持发掘了甘肃张掖西城驿遗址。2010年,由于开挖了多个探方(探方是考古学术语,是进行考古发掘的基本作业单位),发掘活动从夏天持续到了冬天,河西走廊极端的气侯条件给这次发掘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而遗址自身的遗迹现象也比较复杂,但考古人员最终克服了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困难,取得了较大的收获。这次发掘在河西地区首次获得了马厂晚期—四坝文化这一完整的地层序列,并且发现了之前鲜受关注的土坯建筑。这类史前考古虽然少有文字史料,但遗址自身以及出土的文物都是重要的资料来源。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研究者可以通过碳-14年代测定法断代,还可以研究陶器的成分和农作物的传播。在科技的助力下,研究者能够获得可靠的研究资料。

  与国内考古相比,国外考古则显得更加困难。中外考古发掘方法往往不同,需要双方协调;不同语言所带来的交流问题则更为直观,因为这不仅关系到考古发掘过程,也将影响外国文献的阅读和研究成果的发表。张良仁多年来一直在学习外语。他在攻读博士学位不仅学习了英语,还学习了俄语,为日后俄罗斯的考古研究做准备。他还学习过日语、德语与法语,现在他在学习波斯语。在张良仁看来,语言学习对于考古研究而言是必要的,这不仅能够让研究者了解世界各国的考古动态,站在学术前沿,更能让研究者顺利地走出国门,带着中国考古走向世界。张良仁曾去过俄罗斯、伊朗进行考古发掘,去巴基斯坦、英国和澳大利亚访问。在巴基斯坦,由于恐怖分子猖獗,当地政府派遣了士兵保护来访的中国客人。为此张良仁同士兵合照留念,记录下了这一次不一样的访问经历。

  图片2017年张良仁访问巴基斯坦

  图片2018年张良仁参观波斯波利亚

  实际上,张良仁在做外国考古时面临了不小的阻力。国内学界有人不解,为什么中国考古都没弄清楚,还要到国外做考古?这种观念一定程度上牵制了中国学者做外国考古的步伐。但张良仁认为,世界各个大国都有“中国通”,中国也需要有“外国通”。外国考古是中国考古学界的一大短板,而作为一个大国,中国要有大国应有的眼界,开展世界考古,为世界考古贡献力量。

  图片2019年张良仁带领学生赴俄罗斯实习

  图片2019年张良仁在俄罗斯参与发掘

  ?

  品味美食,感受历史

  ?

  在世界各地的考古过程中,张良仁遇见了各种各样的“美食”。尽管各地饮食存在较大的差异,他能够很快地适应。甘肃的牛肉面、新疆的手抓饭、伊朗的藏红花烤肉饭、俄罗斯的红菜汤,他都甘之如饴。他也在平常饭菜中切身地体会当地的文化特色。

  图片2011年张良仁访问塔吉克斯坦

  尽管美食与考古看上去并不搭界,但在张良仁看来,“人在吃喝中,又在吃喝外”。饮食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渗透到考古学的方方面面。食物的加工与烹调与饮食礼仪既存在历史传承,也反映各地文化。而在发掘过程中,考古工作者经常发现动物残骸与植物种子,甚至有时还可以直接发现面条之类的食物。祭祀文化是一种特殊的饮食文化。古人用青铜鼎、簋以及部分陶器在祭祀时用于装盛食物给祖先享用,编钟、编磬则在祭祀时为祖先演奏音乐。

  以美食为切入点,张良仁在微信视频号、小红书、哔哩哔哩和抖音等多个平台创建了账号,希望与观众们一起“用味蕾感受历史”,将考古学的知识传播给大众。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张良仁了解一般学生的诉求,因此讲课对于他而言比较容易;但在自媒体平台上投放短视频,面对的却是并不熟悉的公众,这一转变需要他开始琢磨公众喜欢听什么、看什么。在短视频的制作过程中,专业的创作团队负责追踪热点话题,撰写脚本,张良仁负责思考哪些知识点是公众感兴趣的,并查阅相关资料确保知识点的准确无误,修改脚本。此外,更加重要的是——他需要出镜。张良仁坦言,在运营自媒体的过程中,对他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语言表达。他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语言的节奏和语调有些平淡,普通话也不够标准。为了解决这一困难,张良仁找到一位播音员给他进行培训,纠正发音,改善语调与语言节奏。经过训练,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获得了一些提升。在视频中,张良仁能够自如地与观众们交流,清晰地道出美食背后的历史,成功地留住了观众。

  图片张良仁的抖音主页

  《国家宝藏》等文博节目的播出、全国十大考古评选直播、三星堆遗址文物“出圈”,公众对考古的热情与日俱增,考古正逐步走上公众化的道路。张良仁发布在自媒体平台上的短视频就是公众考古的一种形式。在他看来,以生产知识为己任的研究者应当满足公众了解考古学的愿望,有义务与公众分享知识,通过传播知识反哺公众;而在制作视频的过程中,他还发现过去做的一些研究还“不够接地气”,存在一些研究空白,所以他也得到了研究思路上的启发。换言之,他制作与发布短视频,是一个传播者与受众双向获益的过程。

  在山川田野里寻访人文古迹,在中外历史中品味柴米油盐,打开自己,才看见世界。这是张良仁教授的人生哲学,他会带着对考古与美食的热爱,一次次奔赴山海。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张良仁教授用独特的方式

  向公众传递考古学知识

  用他的热爱与真诚

  激励我们坚定前行

  在传播知识与思想的过程中

  老师们也在塑造生命与灵魂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在教师节这个庄严的节日里

  让我们对最可爱的老师们道一声感谢

  老师您辛苦了!祝您教师节快乐!

  - 推荐阅读 -

  图片美食Vlog集锦丨新生小蓝鲸带你领略家乡风味

  图片第十篇顶刊!南大团队制备二维材料成果再登《Nature》

  图片心怀期待,开启下一程的精彩!且看新生小蓝鲸的先修营之旅

  采访 丨 贾婷雯 周圣康

  组稿 丨 周圣康 贾婷雯

  美编 丨 曾曼睿

  责编 丨 李睿怡 邵镕

  图片

上一篇:首届省教书育人楷模,濮阳入选的是她→
下一篇:微信支付“百万保障”要扣费?骗局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