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览·享读|这里居然有现实版“琅嬛福地”?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9-03
手机版

  2023年,徐汇区的人文新地标——徐家汇书院横空出世,耸立在徐家汇源4A级景区,这里成了沪上读书人的圣地。俗话说:先睹为快。我走进徐家汇书院,一阵书香扑面而来,是一种清幽的芬芳,是一种淡雅的清香。

  徐家汇书院上下五层,其中四层对外开放。那中庭,宛如庄严的教堂,高敞洞明,四周是满架书籍,任由读者挑选;在透明的土山湾牌楼前摆放着一张长桌,好像直通天庭,与先贤对话。四周皆有读书的好地方,有封闭的自习间,也有敞亮的阅览室,还有精致的读书亭……我想起明代张岱在《琅嬛福地记》云:“某日,张华当游于洞宫,遇一人于涂,相与共至一处,大石中忽然有门,引华入数步,则别是天地,宫室嵯峨。引入其室中,陈书满架……华历观诸室书,皆汉以前事,多所未闻者,华问地名,对曰‘琅嬛福地也。’”张岱笔下的“琅嬛福地”是天帝的书房,而眼前的徐家汇书院不就是现实中的“琅嬛福地”么?

  我挑选了一本书,坐在中庭的长桌上舒卷读书。四周高大的书架上尽是书,有一种坐拥书城的美妙之感,不禁思绪万千,浮想联翩。是呀,书院是供人读书、藏书、治学、讲学的地方。就其功能而言,其实它脱胎于书房。书房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汉晋,盛于唐宋时期,而最早出现的书院是唐玄宗时期的丽正书院。据考早期的书院是由书房蜕变而来。唐玄宗晚年名相李泌的“邺侯书院”就是一例。李泌原有书房“端居室”,又名“明道山房”。他好读书,藏书丰达3万卷,所藏经史子集,分别用红绿青白四色牙签标志,以示区别,因其晚年封为“邺侯”,故人称其书房为“邺侯书院”。后人在其书院石柱上镌有对联:“三万轴书卷无存,入室追思名宰相;九千丈云山不改,凭栏细认古烟霞。”可见书房就是书院,两者一脉相承,相得益彰。

  其实,书房是书院的缩影,书院是扩大了的书房。我钟情书房文化,知晓书房虽重在读书、藏书、治学,但条件许可,也可开展讲学活动。比如国学大师钱穆的故居坐落于台湾东吴大学校园内,有房多间,其书房名曰“素书楼”。钱穆晚年就惯于在家授课,其客厅成了教室,每月还举办文化讲座。“素书楼”不也成了书院?

  有人认为,徐家汇书院明明是一家图书馆,怎么称“书院”呢?其实这真是其高明之处。徐家汇书院的“当家人”是这样介绍的:“徐家汇书院从过去的图书馆走到了如今的3.0版本,除了传统的阅读功能之外,也赋予它更多新的功能,有很多还在不断地努力实践中,我们希望它是一个开放的、亲切的、智慧的图书馆。”徐家汇书院是一家图书馆,但是它别出机杼,“除了传统的阅读功能之外,也有更多新的功能”,这里不仅有图书外借、报刊阅览、数字资源,也有智能书库、虚拟图书馆、24小时阅读、讲座报告、文化展览、文旅咨询、海派文创、咖啡茶饮,由此可见,称其“书院”绝非浪得虚名。

上一篇:重磅!又一大学排名,来了!
下一篇:今天下午到夜间,郑州大雨或暴雨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