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头条】“济所予·适于才” 济宁推出“人才金政20条”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2-11-26
手机版

  11月23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济宁人才金政20条”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秦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黄新平市工信局二级调研员

  马红卫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蒋红星市人社局副局长

  杜中典市住建局党组成员

  市市政园林建设中心主任

  主持人

  黄广灿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对外传播科科长

  1

  聚人才之力,筑复兴之基。党的二十大报告专章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党章首次加入“充分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把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育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最大变量,政策是吸引人才的重要砝码。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才政策环境的打造,2016年以来,先后三次升级人才政策,始终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大力营造尊才、爱才、惜才、聚才的浓厚氛围,强力支撑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

  为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制造强市特别是“231”产业需求,市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照省委书记李干杰同志“最优加一点”的要求,对全市人才政策进行了再创新、再提升、再优化,研究出台了“1+1+N”人才政策体系,即“一个实施意见、一个配套政策()、一系列操作细则”。

  《人才金政》突出特点

  《人才金政》坚持“外地已给的更优惠、外地没给的济宁也能给”,站在人才视角,集成了20条含金量高的支持政策。政策起草过程中,既立足需求、紧贴实际,又着眼长远、精准精细,强化区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重点对标学习了30多个城市经验做法,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让理念更精准,措施更实用,执行更快捷,彰显济宁人才政策的适用性、竞争力和实效度,可以说诚意十足、干货满满。主要有四个突出特点:

  一、设计思路更具前瞻性。提出用5年时间,集聚50名以上顶尖人才、1000名以上领军人才、20万名青年人才、30万名实用技能人才,预算50余亿元予以经费保障。重点学习南方城市的先进理念,让政策措施更加符合人才工作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比如,突出平台聚才,探索建立高能级平台“人才引培指数”“科技创新指数”,根据作用发挥情况给予重点支持;突出产才融合,优化对人才项目和平台的支持方式,统一调整为研发补助;突出金融赋能,专门设立10亿元“市人才创新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231+1”产业领域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人才企业,为产业转型升级储备高质量项目。

  二、引育措施更具实用性。坚持人才以用为本,突出实绩贡献导向,破除“唯帽子”倾向,对入选国家、省、市重点人才工程人选,根据作用发挥情况,均给予用人单位最高500万元的研发补助。对“一事一议”“揭榜挂帅”引进的顶尖人才团队,把能否突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创造重大经济社会效益、引领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发展作为纳入支持的重要参考;对领军人才,综合考虑人才的专业水平、能力潜力、薪酬待遇等因素;针对企业技术人才引进难问题,用活高层次人才周转编制“蓄水池”,根据企业需求量身引进研发人才,选派到企业工作3—5年,并鼓励人才到期留在企业长远发展。

  三、配套支持更具竞争性。千方百计降低企业引才用才成本,重点对比周边区域和国内同体量城市,加大补贴扶持力度,保持比较优势。比如,对顶尖人才、领军人才的支持额度均处于国内一流、省内领先水平,并且对发放给个人的补贴均为税后金额。坚持提标、扩面,将企业引进的博士和攀登企业引进的硕士、本科生补贴时限由3年延长至5年,把硕士、本科生的年龄限制放宽5岁,并把攀登企业发展急需的专科生纳入支持范围,对到我市企业工作或自主创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还给予人才家庭10万元、3万元奖励。

  四、落实兑现更具直达性。立足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各项措施可操作、能落地、有实效。比如,推进“人才服务一件事”改革,成立人才呼叫中心,设立“5112345”人才服务专线(这相当于为人才设立“110”,有事就找“呼叫中心”),快速解决人才急难愁盼的“关键小事”,体现“济宁温度”;把优秀企业家纳入服务范围,为领军人才、优秀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及其父母、配偶、子女提供医疗保健等优质服务,有人才形容为“一人有才、全家有福”;把提升人才安居保障作为吸引人才的重要砝码,高标准建设运营500套市管人才公寓,以免租方式保障高层次人才短期居住需求,同时取消对引进人才购房的首套房限制,前置青年人才购房补贴,实行房票奖励;建立人才政策市县一体兑现机制,提升政策落实的刚性和质效。

  《人才金政》5个方面

  《人才金政》涵盖平台打造、人才引育、机制创新、金融支持、生态优化等5个方面,好看、好用、好记,让人才和企业一看就能明白。

  在人才平台方面,重点扶持4类高能级平台:①支持大院大所在我市设立区域创新中心或分支研究机构,先期给予最高1亿元补助,并根据运行绩效量身定制跟踪扶持措施,上不封顶;②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重点研发平台,给予最高300万元研发补助,后续根据作用发挥情况,再给予最高3000万元研发补助;③对新获批的国家级、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服务平台,给予最高500万元奖补;④对新设立(含续建)的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人才平台,给予最高50万元研发补助。

  在人才引育方面,重点支持7类人才:①对顶尖人才,优化“一事一议”支持方式,兼职创新人选享受全职创新人选同等待遇,创新人选项目享受创业人选项目同等财政支持;②对领军人才,突出贡献导向,优化整合市级人才工程,实施大运河产业领军人才、尼山学者、圣地拔尖人才3个项目,并提高自主申报入选省级及以上重点工程人选支持标准;③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实施“圣源儒商”企业家培育项目,对企业引进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给予最高100万元人才补贴;④对工程技术人才,按其年薪对地方贡献给予等额财政奖励;⑤对青年人才,从大专到博士层次的青年人才均提供补贴,博士研究生的综合扶持最高70万元、硕士研究生25万元、本科生13万元、专科生(含技工院校毕业生)4.8万元;⑥对技能人才,给予全职引进或自主培养的领军型高技能人才最高100万元奖励,并按照每人最高20万元标准给予用人单位奖励;⑦对乡村振兴人才,建立人才组团式帮扶机制、乡村实用人才“以赛代评”机制,每年评选10名返乡创业优秀人才、20名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100名“济宁乡村工匠”。

  在引用机制创新方面,突出4类机制:①推动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支持共建现代产业学院,给予投资方最高500万元奖励;②鼓励校企联合育才留才,支持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与市属高校联合订单式培养技术技能人才;③建立人才编制“蓄水池”,专项引进紧缺专业技术研发人才;④搞活社会化引才,每推荐入选1名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人选,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企业通过猎头公司全职引进年薪50万元以上急需紧缺人才的,给予最高30万元用才补贴,每家企业每年可申请100万元。

  在金融支持方面,采取5项措施:①设立10亿元“市人才投资基金”,重点支持“231+1”产业领域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人才企业;②人才企业上市,给予企业最高1000万元奖励,给予保荐团队最高100万元奖励;③高层次人才或其长期所在企业可申请最高5000万元无抵押、无担保“人才贷”;④开展人才保险试点,给予单个企业最高20万元保费补贴;⑤高校毕业生在我市自主创业,给予最高4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在人才生态方面,落实5项措施:①开发建设产权型人才住房、人才公寓、人才驿站,满足人才多元化居住需求;②建立青年人才来济求职全过程保障,享受“码上服务”、交通和生活补贴等,提高来济求职幸福感;③统筹解决人才“关键小事”,高标准建设运营500套市管人才公寓,优化人才子女入学服务,每年为高层次人才、优秀企业家提供一次免费体检;④完善高质效人才服务体系,支持济宁人才发展集团打造全链条人才服务平台,对普惠性人才政策推行“政策找人”“无形认证”,开通24小时人才服务专线;⑤加强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完善人才荣誉制度,落实容错免责机制,定期对人才政策进行调整。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济宁自古就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孔子最早提出了“举贤才”的思想,两千多年来,尊才重才爱才之风在孔孟大地蔚然成风。当前,济宁正处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大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了“跨入全省发展第一方阵,建设全国一流文化名市,打造美丽幸福典范城市”新的更高目标,我市对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梧桐枝茂引凤栖,花开葳蕤蝶自来。我市的人才政策只有“升级版”,没有“终极版”。下步,我市将聚焦《济宁人才金政20条》落实,全力打造“济所予·适于才”人才品牌,让济宁切实成为人才的舒心之家、顺心之家、称心之家,让广大人才“想来有渠道、来了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创业有保障”,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发挥才干、建功立业的内生动力,努力让更多“千里马”在济宁创新创业赛道上竞相奔腾!

  济宁是个好地方,济宁的发展需要人才,济宁也比以往更有条件来成就人才。诚挚向各类人才发出邀约:这里是“人才福地”,这里有“诗与远方”,时时有机会,处处有支持,欢迎到济宁大显身手、大展宏图,共同谱写“智汇济宁·才绘圣城”新篇章!

  现场答记者问环节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请问济宁市“人才金政20条”在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有什么创新举措?对工程技术人才的支持政策是我市“人才金政20条”中的一大亮点,能否详细介绍一下“”对工程技术人才的支持政策?

  黄新平

  市工信局二级调研员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在“人才金政20条”中,市工信局对企业家培育、经营管理领军人才遴选、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奖励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和工作措施。

  一、实施“圣源儒商”企业家培育项目。聚焦“231”产业集群、“攀登工程”等市级重点培育产业领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市财政每年列支不少于600万元,组织实施境外专题、国内著名高校高级研修、国内专题、本地业务能力四类培训项目,通过市外头部企业访学、知名培训机构研修、企业家大讲堂等方式,打造一流企业家队伍。

  二、将产业领军人才项目支持范围扩大到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每年遴选一批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充分发挥市级人才工程的示范效应,引领带动我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我市企业全职或拟全职引进的担任高管以上职务,从事战略管理、财务管理、资本运作(含国际投资)、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含国际贸易)、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工作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均可按规定申报。支持期内,每名入选者将获得相应个人补助。

  三、实施全职优秀经营管理人才补贴。鼓励企业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中国民营500强企业、沪深京及海外上市企业,全职引进优秀经营管理人才,造就一批掌握现代化管理手段、善于驾驭市场的经营管理人才。对于符合条件的申报者,4年内市、县财政按照年薪10%的比例,给予每人最高100万元人才补贴。

  在“人才金政20条”中,市工信局突出对全职高层次人才和技术研发人才的政策支持。 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3年内按其年薪(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对市县财政贡献,给予等额财政奖励。 符合条件的技术研发人才,采取“给定名额、企业推荐”方式,对完成年度攀登目标的龙头企业、领军企业每家给予最高10个奖励名额,对完成年度攀登目标的骨干企业、高成长企业每家给予最高5个奖励名额。

  中国山东网记者

  “济宁人才金政20条”对科技平台、创新创业人才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创新政策,请介绍一下具体政策点。

  马红卫

  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这次出台的“济宁人才金政20条”从科研院所招引、创新平台建设、顶尖人才和领军人才培育等不同角度提出了更好的激励措施,使得科技创新扶持政策更加立体、丰富。

  一、坚持“一事一议”,推动大院大所深度合作。今年以来,我市坚持“引得来”与“用得好”相结合,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路径,积极对接高校院所,集聚大院大所创新资源与我市产业高效对接、紧密合作。目前已签约引进大院大所59家,实体化运作45家;在西安召开大院大所招引暨产学研合作对接会,我市5家企业与西电、西交大、西安科技大学等高校达成深度合作。为进一步做优做实我市大院大所招引工作,本次政策首次创新性提出突破性招引政策,即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在我市设立区域创新中心或分支研究机构,配置核心团队实体化开展研发活动的,给予最高1亿元补助,并根据运行绩效量身定制跟踪扶持措施。

  二、加大扶持力度,助力高能级创新平台提质增效。今年以来,我市实施创新平台提级行动。围绕企业自建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在保持新建数量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积极争取高能级平台认定破冰突围,着力打造布局合理、定位清晰、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体系,目前,市科技局会同发改、工信、人社等部门,新培育省级创新平台78家。本次政策调整,对高能级平台范围进一步扩大,涵盖新认定的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续建的院士工作站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奖励额度持续提高,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市财政奖励额度由原先的100万元、30万元,分别提高到了300万元、100万元;增加了“根据作用发挥情况,3年内市财政按照不超过研发投入30%的比例,再给予企业最高3000万元研发补助;对续建的院士工作站,给予30万元研发补助”等新政策内容,激励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完善“硬环境”、增强“软实力”,在建设标准、运行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实现“提质、提速、提效”。

  三、优化人才工程,激发企业引才积极性。为吸引、集聚一批优秀高端人才来济创新创业,我市建立了从顶尖人才、国家和省级重点人才、市级领军人才阶梯式人才体系,并于2021年探索开展重大科技项目“全球揭榜”引才,遴选发布10项具备我市优势特色、对产业发展有较大带动作用的产业创新重大技术项目,8个项目成功揭榜,揭榜团队涉及院士团队、“双一流”高校团队和行业顶尖科研团队,揭榜金额达到1亿元、项目总研发投入达到4.6亿元。基于前期各项人才工作实际,本次政策调整,强化对企业的研发补助,其中我市重点产业“链主”企业、领军企业通过“揭榜挂帅”,联合高端人才创新团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的,按照项目研发投入30%的比例,给予企业最高1000万元研发补助;对于自主申报入选的省级及以上重点人才工程人选,给予用人单位最高500万元研发补助;整合优化市级人才项目,实施大运河产业领军人才项目,给予用人单位最高500万元研发补助。通过优化扶持方式,突出企业引才、用才主体地位,降低引才成本,激发企业引才积极性。

  济宁日报记者

  我市于2018年、2020年出台了针对引进青年人才的补贴政策,支持力度在当时也是比较大的,受到广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欢迎。本次出台的“人才金政20条”,在这方面较过去有哪些变化和提升?

  蒋红星

  市人社局副局长

  青年人才的引进工作一直是我市人才招引工作的重中之重。2020年,我市创新实施青年人才集聚计划,对全职引进博士的驻济高校和各类企业,全职引进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的各类企业,给予最高每月5000元的引才补贴。政策实施以来,有力促进了我市青年人才引进工作,截至目前,已引进大学生10.9万余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人才智力资源。为进一步提升引才质效,本次“人才金政”继续把鼓励支持招引青年人才作为重要着力点,实施千名博士、二十万大学生聚济行动(计划用5年时间招引千名博士、二十万大学生),从发放范围、补贴标准、补贴年限等方面,进一步提高了政策含金量和吸引力。

  一、扩大了政策覆盖面。从受益用人单位看,企业的范围扩大到在济宁行政区域内依法注册并纳税的各类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经济和社会中介组织。从受益青年人才看,硕士研究生年龄由35周岁放宽至40周岁,本科生年龄由30周岁放宽至35周岁。首次将全日制专科毕业生、全日制高级工班毕业生纳入补贴范围。

  二、提高了补贴标准。对新入站的博士后生活补贴,由每年最多3万元,提升到全职博士后每年10万元、在职博士后每年5万元的标准。为鼓励更多家庭引导毕业生来济就业创业,对企业新全职引进或自主创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工作满一定年限后,分别给予人才家庭10万元、3万元奖励。

  三、延长了补贴年限。对企业新全职引进以及来济自主创业的博士研究生,引才补贴发放年限由3年延长至5年。对企业新全职引进以及来济自主创业的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属于全球TOP200、国内“双一流”高校毕业和攀登企业引进的,引才补贴发放年限由3年延长至5年。

  四、突出了引才重点。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将“攀登企业”作为青年人才引进工作的突出重点,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补贴范围和年限。例如,攀登企业新全职引进的全日制专科毕业生、全日制高级工班毕业生,按照每人每年6000元标准给予用人单位引才补贴;引进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的引才补贴发放年限延长至5年。

  下一步,市人社局将严格落实好、使用好青年人才补贴政策,进一步提升服务对象政策体验,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来济创新创业。

  东方圣城网记者

  “济宁人才金政20条”中加大了人才住房支持力度,实行了人才房票政策,请具体介绍一下。

  杜中典

  市住建局党组成员

  市市政园林建设中心主任

  安居才能乐业。济宁市为优化全市人才发展环境,吸引和留住更多优秀人才来济创新创业,千方百计解决引进人才的住房后顾之忧,在人才安居保障上,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让引进人才切实感受到济宁“求贤若渴、礼贤敬才”的态度。

  一、力度再加强。创新实行人才房票制度,2年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可直接抵扣房款,新全职引进以及来济自主创业的博士研究生,市财政分别给予个人30万元(攀登企业引进)、20万元(其他企业,医院、科研院所、市县属学校引进)、10万元(省属驻济高校引进)人才房票奖励;企业新全职引进以及来济自主创业的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和攀登企业新全职引进的全日制专科生,企业税务登记县级财政分别给予个人6万元、4万元、3万元人才房票奖励(其中攀登企业引进的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分别提高至10万元、7万元)。

  二、政策再升级。加大人才住房供应,5年内由市县国企筹集2万套以上产权型人才住房,以成本价或共有产权方式配售给各类优秀人才。同时,取消了原有人才住房保障政策中首套房的限制,实行补贴前置,引进人才先领取房票再买房,可有效缓解人才的购房压力。

  三、范围再扩大。把攀登企业新全职引进的全日制专科生纳入保障范围,由引进企业税务登记县级财政给予3万元的人才房票奖励;市“一事一议”创业和全职创新顶尖人才、新引进的省级及以上重点人才工程人选,入选后2年内在济购买商品住房的,购房补贴分别提高到300万元、100万元。

  精彩呈现

  【济宁头条】林红玉于永生检查夏季高考准备工作

  《济宁看点》法律顾问:山东舜翔(济宁)律师事务所

  法律问题请拨:13371211587(杜飞律师)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发表内容、图片、文字、字体等版权信息注明来源的,版权归原出处所有,无法查证版权的或未注明出处的均来源于网络搜集。如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其中的内容与图文等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请在发现之日及时与本平台(联系方式QQ:1067959582)联系,我们将在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2021江苏高中高考排名情况,南师附中摘得桂冠,天一中学挤到第三
下一篇:2022特级教师开课啦!10堂“空中讲座”11月5日起上海教育电视台开播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