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醒吧!搞“素质教育”的美国学生,只是因为穷得上不起补习班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0-01-18
手机版






最近,南京的家长们可真是愁死了。

因为试点素质教育,南京的学校早就不让排名,不公布分数,也不允许按成绩分班。

而现在,学生连卷子和课外辅导书都不许拥有,小学更是下午两三点就放学了。

无独有偶,浙江也拟出新规:小学生晚9点做不完作业,可拒绝完成。

在33条减负方案中,还包括严控校内考试次数、科学控制考试难度、严禁发布考试成绩和排名等等。

在这两条新闻的评论中,网友们都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老师难,家长也难,孩子更难,反正都挺累的,但是盲目减负不可取,考试是实实在在摆在那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提早。”

“我一直不看好素质教育,我觉得那就是有钱人搞来忽悠穷人的。

以前通过努力、刻苦,穷人还有可能赶上去。不给补课,那些精英阶层自己可以给小孩补课,那些没文化的父母亲呢?他们拿什么引导和补足先天的不足?感觉是为了固化精英阶层。”

而说到素质教育,其实学习的也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那么,在美国,其教育现状又当如何呢?



学美国给学生减负?

然而美国没有所谓的“素质教育”

其实在19世纪末,美国也兴起了一场废除家庭作业的运动。

当时,美国的中小学老师每天都要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和中国大部分80后、90后的作业一样,他们也要背语法、背历史、背诗歌,甚至还有我们最怕见到的——背诵全文。

完不成作业就要被体罚,所以许多学生每天晚上要花几个小时去完成这些背诵作业。

如此繁重的家庭作业,对学生的身体和精神造成了伤害,营养不良、视力下降、精神紧张等问题开始出现。

一些家长还认为,家庭作业剥夺了孩子参加音乐课、舞蹈课、户外娱乐、宗教活动的机会,而且因为要辅导孩子的作业,家长也没有了自己的娱乐休息时间。

于是,大批家长、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开始加入全国性的反对家庭作业运动。

20世纪初,洛杉矶重新设计了小学和幼儿园的课程,大量删减一二年级的算术知识,彻底删除了小学的语法和高等算术题教学,同时禁止给六年级以下的学生布置家庭作业。

于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学变成了幼儿园。

然而,这样的减压又招来了不少家长的反对。他们认为,家庭作业的危害被夸大了,而且他们更担心将来孩子在社会上如何面临竞争

特别是在20世纪50年代,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人突然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学生的学业负担又开始逐渐加重。



如今,废除家庭作业运动已经过去了100多年,现在的美国学生,接受的又是什么教育呢?

是否像传说中的遍地“素质教育”和“快乐教育”——玩着玩着就把知识轻松学到手了呢?

事实上,美国根本没有“素质教育”和“快乐教育”一说。

在美国,最接近“素质教育”这个概念的词可能就是“liberal education”了,中文里没有特别合适的词与之对应,暂且翻译成“自由教育”或者“通识教育”吧。

“自由教育”既关注学生的学术才能,同时也关注学生在体育、艺术、组织等方面的能力,以及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素质,不过,一旦商业资本参与进来之后,这些都可以发展为竞赛,比如各种课外班就会随之而来。

所以,美国学生其实并不轻松,要想进入一所好的大学,除了要会应试之外,还要应对各种五花八门的“考试”。

这也难怪许多人看到瑞典环保少女格里塔·通贝里(Greta Thunberg)发起各种环保活动后,第一反应都是:她在美国一定能申请到一个好大学。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提到的“自由教育”,往往是美国精英阶层才能享有的教育,在其公立教育系统中,这些东西学生不太能有机会学到。

众所周知,在美国,有钱人都把自己的孩子送进了私立学校,在这里,他们的孩子一样要参加各种课外班,压力不比中国学生小

与此同时,家境一般或者穷人家的孩子,往往去的是美国的公立学校,而这里的教育质量,完全无法和私立学校相提并论。

当然了,美国的穷人也想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也想给自己的孩子报课外班,然而,他们没有钱。

如此一来,美国的阶层固化和马太效应就越来越严重:有钱人家的孩子什么都懂,所以越来越有钱;穷人家的孩子连基本的算术都不会,当收银员都要被嘲笑。

说回美国的“快乐教育”,也和我们想象的不太一样。

其实在这一点上,他们和中国的老祖宗想到一块儿去了,他们也坚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尽量让孩子快乐地、灵活地学习知识,而不是“为了孩子的快乐就不学习”。

所以,美国人不会强行给学龄前的孩子灌输各种知识,让他们过早进入竞争状态。

和我们想象的恰恰相反,这么做并不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前阵子有个笑话是这么说的:

“四岁孩子,掌握1500个英语单词够吗?”“在美国应该是够了,在海淀肯定不够。

一开始,美国的学生当然比不过中国,但越往后,他们的优势就越明显。

在我们的常识中,像数学这个科目,肯定是年级越高,学得越难,所以及格率就会降低,但美国恰好相反。

俄亥俄州4年级到12年级的学生统考及格率显示:年级越低,及格率越低;年级越高,及格率越高。各个科目都是这样。

为什么呢?

中国的教育者,注重让孩子先发力,他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你现在吃了很多苦,等到了大学就可以为所欲为了”,许多中国学生因为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大学期间开始自暴自弃

而美国的教育者,一开始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们到了高中才开始逐渐发力,美国某高中甚至流传一个数字“4”:每天只睡4小时,喝4大杯咖啡,为了获得4.0的GPA。到了大学,他们也不敢有一丝懈怠,学得比高中还拼命。

这就好像在一个长跑比赛里,中国学生一开始就冲在前面,而美国学生在后面才加快速度,两国学生在高中阶段开始汇合:一个逐渐落后,一个越来越快。

所以,“一刀切”的减负意义并不大,关键还是整个教育理念的转变。



一味减负的后果

日本“宽松世代”已经替我们尝过了


再回到文章开头的南京教育局减负一事:假如我们的教育理念没有转变,然后强行给学生减负,会有什么后果呢?

或许我们能从日本人身上,吸取一些教训。

日语中有个词叫“宽松世代”,指的是1987年4月2日到1996年4月1日之间出生的日本人。

日本看待“宽松世代”,就和中国的80后曾经看待90后一样,认为他们自由散漫、不愿奋斗、只图享乐。

截图出自日剧《宽松世代又如何》

二战结束后,昭和一代的日本人处于“重建国家经济”的重压之下,接受着严苛的填鸭式应试教育。

在这批人的努力下,日本创造了经济神话,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高压的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自杀率居高不下、校园霸凌严重、犯罪率增高……

于是在1992年,日本开始引入“宽松教育”,并于1998年正式推行。

具体措施包括:降低学业难度,不公布成绩,不对学生进行排名,学习内容减少三成,上课时间缩减一成等等。

夸张到什么程度呢?

圆周率记到3就可以了。

伴随着“宽松教育”而来的,是日本学生学习能力的快速下降。

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日本2000年第一次参加时的成绩是:数学第一、科学第二、阅读第八。

到了2006年,成绩已经下降到:数学第十、科学第六、阅读第十五。

好在2007年,日本进入脱离“宽松教育”时期后,名次开始逐渐回升。




在日本,“宽松世代”还有一个难听的名字——“平成废物”。

反映到职场中,日本人普遍觉得这批人抗压能力不强,缺乏实践能力,对日本经济缺乏信心,只把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

虽然主页君十分认同,学业和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但这或多或少也反应了一定的问题。

日本教育学会会长广田照幸就用一句话指出了“宽松教育”的问题:宽松教育急切地追求创造力的培养,但忽略了创造力产生的前提——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巩固。



对绝大部分中国学生来说

应试教育才是最公平的选择

那么,世界上到底有没有一个国家,让他们的孩子快快乐乐、轻轻松松就把学上了呢?

当然是有的,比如芬兰。

在芬兰,不同经济水平地区的孩子,所受的教育没有太大的差距。

在初级教育阶段,学校不会安排任何考试,避免任何形式的竞争。因为奉行“积极教育”的理念,在老师们眼里,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

截图出自纪录片《他乡的童年》

学生实在不擅长某个学科,老师也不会断定他不行,而是会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

比如某个孩子数学不好,但是非常喜欢小汽车,老师就会用小汽车来教数学,把数学悄悄地引入到他感兴趣的事物里。

这样的教育,为什么在芬兰就行得通呢?

很简单,因为芬兰人口基数小、经济基础发达、社会福利高,在这里人人平等,大家不需要靠太激烈的竞争来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截图出自纪录片《他乡的童年》

可是,这样的模式是否适用于其他的国家呢?

很可惜,美国和日本都无法照搬芬兰式的“快乐教育”,而相对来说人口基数更大、教育资源更有限的中国,也无法拿来这一套教育模式。

还是那句老掉牙的话,中国的孩子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过不了这个独木桥,就失去了人生的选择权,而过独木桥最公平、最高效的方式,就是现行的应试教育。

的确,应试教育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评判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相对比较狭隘;考试内容枯燥僵化;“填鸭式教育”让孩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等等。

可是,在我国现有的国情之下,要想实施大规模的公共教育,让尽可能多的孩子接受教育,只能以这这种大规模、低成本的方式进行,虽然考试内容的确枯燥了点,但现有的对学生的量化考核是最有效率的选择。

而且,对于一些比较枯燥但又必须掌握的知识,适当的“填鸭式教育”的好处远远要大于坏处。

每年过年回家,主页君都会发现,自己曾经就读的中小学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教室越来越空,优秀的学生和老师越来越往经济发达的地方集中。

“一刀切”减负,搞“素质教育”,对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孩子,以及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一方面,他们无法从学校教育中得到应有的教育;另一方面,他们又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支撑校外的教育。

这样一来,就会和美国一样,让教育沦为有钱人的游戏。

当然,改革还是要改的,但减负并不是简单地放松要求;相反,减负的同时,反而应该严格要求。就拿布置作业来说,现有的家庭作业许多都是死记硬背的重复工作,学生在做的时候无需思索,做起来没有什么意义。如果要减少家庭作业,就应该让家庭作业变得更有系统、更有意义。

其实想想,人类历史上所有的“偷懒”,都是为了更有效率地工作,而不是不工作,不是吗?

ref:

https://www.docin.com/p-1647355984.html

http://edu.sina.com.cn/a/2019-05-22/doc-ihvhiews3628378.shtm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65032594353288

本期推荐阅读:

后台回复关键词【教育】,阅读文章《这部豆瓣9.1、全球5亿人看过的恐怖片,拆穿了中国教育的骗局》


微信公众号又双叒叕改版了…

为了让大家第一时间看到优质的海外内容

千万!千万!千万!

记得【星标】或【置顶】INSIGHT视界





上一篇:人民路小学东校在2019年素质教育提升工程中喜获佳绩
下一篇:解析素质教育的内涵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