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试点取消中考,家长圈炸锅:去垫底普高也比上职校好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2-06
手机版

  原标题:北京试点取消中考,家长圈炸锅:去垫底普高也比上职校好

  作者 | 呱呱

  来源 | 叽里呱啦(ID:JLGLBaby)

  北京市中考近日推出重磅政策:将在东城区和西城区的部分普通高中开展登记入学试点。

  昨天下午,东西城发布了登记入学的相关细则。根据要求显示,录取门槛并不高,也意味着被登记入学录取的考生不用依据中考成绩进行录取。

  家长圈炸锅了!这一政策被部分解读为:全民普高有希望了?

  原本50%的孩子要分流到职高,如果孩子中考成绩没能进入前50%,势必要入读职高。现在有了登记入学普高,岂非摇号也有机会上普高?另辟解决之道!

  不过,从东城区、西城区试点的五所试点的普通高中来看,这些高中都是两区中考录取分数线排名比较靠后的学校。

  因此,登记入学更适合那些成绩中下水平或比较靠后的考生。通过登记入学,没有成绩优势的他们将获得一次在中考前被普通高中录取的机会。

  尽管如此,即使登记入读的普高垫底,依然受到许多家长欢迎,因为:总比职高好!考不上高中才去读职高。

  更有社会言论如“读职高的是因为他配不上普高”等,让家长始终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读职高。

  

  甚至有人问:“50%的孩子要分流到职校,读职校的孩子还有什么出路?”

  01

  入读职校=没出路?

  我们先来看一个职校生的故事。

  2012年,15岁的梁攀因为家庭变故,导致正值初三的他无心学习,中考失利,没有考上高中。

  梁攀背上行李,跟着大伯开始外出打工。他搬过砖、拌过水泥、发过传单、做过服务员……

  “每天回到家,都是腰酸腿痛、胳膊疼,我感觉人都要站不起来了,真的太累、太苦。”梁攀每每回忆到这段时光,都觉得太苦了。

  他深深意识到:没有一技之长,就过不上好生活。

  所以他萌生了一个念头:得学一门技能!

  于是,打工一年的他,又重新回到了学校。

  因为这一年的经历和感受,所以他格外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他比所有人都努力。

  梁攀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时间表:

  

  2015年,学校组建了一支电子技术集训队,参加第四届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大赛,梁攀顺利入选。

  这个时候梁攀才知道,原来还有世界职业技能大赛,原来学技能也能有为国争光的机会。

  最终,梁攀代表中国队在电子技术项目上拿下首个金牌,并且以优异的个人表现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普普通通的职校生,成为了世界冠军。

  梁攀的故事告诉我们:没有考上高中并不是人生就完了,放弃努力才是堕落的开始。

  全民普高,不代表成绩落后的孩子突然有了出路,入读职校也不代表从此没了出路。学习不止一种方式,学习文化课程是学习,学习技术也是学习。真正核心的是努力学习、终身学习。

  02

  让家长“闻风丧胆”的职高到底是怎样的?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读职校,主要出于三个顾虑:

  1、担心孩子三年后可能与本科无缘;

  2、担心念职校会 “学坏”;

  3、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读了职校后,孩子还能上大学吗?

  中职学校大概可以分为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高等学校附属的中职部、技工学校。

  学生可以通过春季高考,考上大专、本科。

  而同样的,孩子考上普高,也不代表三年后必定入读本科。中考不如人意,高考要逆袭也并非易事。

  

  读职校的孩子会变坏吗?

  环境确实可以影响或改变一个人,但每个人的人生最终还是“把握”在自己手上的。何况,学生的品质和分数并无显著相关性。

  陈行行毕业于山东技师学院,曾入选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他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证明,就读于职业学校,也能创造不一样的人生。

  陈行行自幼家境贫寒,为了节省学费他不得不放弃读高中的机会,选择去技术学校学习汽车运用和技术维修。

  但是身处职校的他并没有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他坚持把技术学好学扎实,在校期间,他考取了12本职业技能证书,包含:电工、焊工、钳工、制图员、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模具设计师等,涵盖8个工种。

  他的电工证让他拥有了进入山东技师学院读书的机会,毕业后他成功进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所,最终成为机械工程方面的领军人物。

  他对职校的同学们说:“不要被周围差的环境影响,坚持自己正确的选择。有机会多掌握一门技术,总会有用到的那一天。”

  学习始终是自己的事情,环境只是影响因素。只要孩子想学习,即使环境不好,也可以创造环境。

  比如,孩子可以自己多和老师交流,多问老师问题,也可以跟其他优秀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一起进步。

  而且,现在网络资源非常丰富,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非常多,只要孩子想要学习,即使在职校,也能找到优质的学习资源。

  职校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与其焦虑不如更好地了解。

  

  读职校毕业后能找到工作吗?

  现在市场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非常大,很多行业出现了技术员工紧缺的局面,技术人才的收入也是只高不低,拥有过硬的技术可以成为求职的敲门砖。

  针对市场的需求,国家近两年对于职校的建设投入非常大。加强一流技工院校建设,深化校企合作,让企业与学校签订合作项目,学生入学即可签订就业协议,毕业即进企业工作。

  职校的校企合作目前有这4种比较常见的模式:

  1.订单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学生在读期间便可以签订协议,完成学业后直接进入学校合作的企业就业,自然不用担心就业问题。

  2.校企互动模式

  企业与职校共同建立实训基地,由企业派人参与教学,让学生在校期间便可以感受实际工作,应聘时更有优势。

  3.合作经营实训模式

  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技术,领悟到更多的工作经验,较早地拥有工作的能力。

  4.工学交替模式

  学校学生定期轮换实习,学生实习期满后,可以优先跟企业签订合约,成为正式员工。

  目前国家大力扶持职业教育,职校学生可以更早地接触工作环境,找到自己适合发展的方向。

  说实话,我们都享受过时代的红利,只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自身积极努力从不放弃的,退一万步来说,读了中专、大专,也并不意味着从此人生灰暗。

  什么才是成功?没有标准答案。找到适合自己的路,为之努力,一直坚持下去,这就是成功。

  03

  引导孩子终身学习培养成长型思维

  事实上,分流焦虑普遍存在,但不是所有家长都能看清本质。

  和老师们讨论了普职分流问题,他们或多或少提到过,如果真的连高中都考不上,即便上了高中一般学业上也是比较吃力的,分流不完全是坏事。

  此外,被分流的孩子,其实有一些相似性。

  

  “不能一概而论。有的是父母恨铁不成钢,而孩子又没有学习的动力。”

  “有的家长没有办法给到孩子学习上面足够的帮助。也有家长没有助力把孩子的各方面习惯塑造好。”

  “一般考不上高中的原因还在自身,没有明确的动力和目标,甚至可能是条件过于优越,不付出就可以获得一切,显然就不懂为什么要好好学习了。”

  总体而言,孩子的成长是靠自身努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辅相成,形成合力的。

  与其焦虑被分流而对孩子无情施压,其实真正核心的是要培养孩子终身学习能力。

  拥有了这份能力,被分流的可能性会降低,退一万步来说,即使被分流,他依旧具备挑战未来的能力。

  

  让孩子永远保持好奇

  想要保持终身学习,拥有好奇心非常的重要。

  让孩子学会提问,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

  就比如,看到鱼在水里,就问孩子知不知道鱼为什么生活在水里。

  然后告诉孩子自己也不知道,让孩子自己找寻问题的答案,然后教给父母。

  

  从兴趣出发,保持热爱

  如果是不喜欢的事情,很难长期坚持;如果是没有收益的事情,很容易后继无力。

  孩子小的时候,对很多事情都充满着好奇。我们作为父母,能做的是尽力支持孩子的各种兴趣,让他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这份兴趣,有些兴趣孩子遇到挫折就会放弃,有些兴趣孩子被打倒了无数次还愿意坚持,这就是他探索真正热爱的过程。

  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真正的热爱,并且鼓励他坚持下去。

  让孩子获得满足感

  孩子在想要放弃的时候,会对家长说“我讨厌这个”。很多时候他其实不是真的讨厌,而是没有在这项兴趣中获得满足感。

  满足感的获取通常有两个方法,一种是从内获取,孩子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很厉害;还有一种从外部获取,就是获得荣誉和夸奖。

  所以我们作为家长能做的就是多多关心孩子、夸奖孩子,让孩子由内而外的自信起来。

  回到开篇分流的问题,不是只有上高中才有出路,不是读职校人生就没有了希望。

  让孩子找到自己真正的热爱,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这才是最好的教育。

  互 动

  如果北京试点取消中考在全国推行,你怎么看?

  快来评论区跟大家聊一聊吧!

  

  文章已获作者授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仅供参考之用。

  扫码进店,查看全场精品课程

  ◆◆◆

  4月8-11日 19:00-21:00

  校企双元合作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编写与国家规划教材的设计

  ▼

  点一下【分享、收藏、点赞、在看】你会更好看耶

  责任编辑:

上一篇: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下一篇:厦门大学和南开大学,两所知名985,谁实力更强?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