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是怎么毁掉美国的普通学生读书太少,想得太多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0-12-24
手机版

众所周知中国教育是以填鸭式为主,简单说就是将知识一味的灌输给学生。相信不少人应该都感受过填鸭式教育的恐惧。填鸭式教育专业名词为应试教育,为了应付各种考试。

月末有月考,年底有大考,毕业有高考,大大小小的考试可以说充斥了中国学子的生活。
而国外盛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简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不像国内教育一样,注重考试。
中国学子在读书时的压力是国外学生的两倍。国外学生在春游时,中国学生在写作业。外国学生在与家人畅游时,中国学生在补课。暑假的中国学生还有暑假作业,而国外学生的暑假就是真正的放假,所以大多中国学子非常向往素质教育。

在我念书的时候,我认为国外的素质教育是合理的。比起中国式的教育它更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课后作业就是去做个类似小游戏的研究之类的。比起中国的应试教育,大家会更喜欢素质教育。
但是国外的教育并不统一,我们平时听见的快乐教育,大多都出现在美国的公立学校。私立学校的教育被他们称为精英教育。
在中国,私立学校是只要有钱就能上,并且在教学质量和管理上都比公立松懈很多。国外正好相反,国外的私立就是专门培育精英学子的院校,在国外的私立学校中,流传着一个从金融概念延伸出的“不可能三角定律”。

意思是说:想要在将来出人头地,就只能在学习、休息、社交这三件事里,三选其二。据统计,美国精英学校的学生休息时间,平均下来一天只有四个小时。
虽中国学生平时也会有很多课业和私教班,但是学生的休息还是有保障的。但你不得不说,接受精英教育的学子,在这样高强度的学子下,没有精神崩溃的,已经在社会上小有地位了。
其实无论哪个地区哪个国家,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是不会改变的,越来越多的美国父母会费尽心思将孩子送到私立就读。

反观美国公立学校,这些年的预算一直被削。降幅最大的州,甚至达到了百分之五十五。美国公立的学生经常开玩笑道:圣诞节前一定不能逃课,因为过完了节之后,就不知道学校还有没有了。
虽消减经费的幅度不大,但是年年削减确实有可能削着学校就没了。即使这样,美国公立院校也没有打算做出改变,还是继续着快乐教育,给孩子们想要的“自由”。只要不涉及法律,成绩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无关紧要的数字罢了。
这些还在成长需要引导的孩子们,在逐渐适应舒适圈。他们也许不知道,现在的舒适是在“自杀”,这些学生们引以为豪的自由,不过是在埋葬未来的坟墓。

在世界上美国是个高度发达的国家,但是美国的发达是属于小部分人的发达。大部分的美国人都面临着贫穷。
我们会发现,美国私立学校出来的孩子,他们会比公立学校的孩子更聪慧敏捷。而他们的后代,几乎都上了美国私立院校受最好的教育。那些公立学校出来的孩子,很大一部分人在生活上举步难艰,他们的后代也无一例外的来到公立院校。
毕竟私立院校,教资优秀,教学资源丰富,这样的学校所需的学费是昂贵的。不像中国,他们没有九年义务教育,想要成为精英人才你就需要支付昂贵的学费。

但这些受素质教育的学生,“自由”已经在骨子里根深蒂固。他们并不会觉得成为精英是件多开心的事情。享受当下的生活才是他们应当要做的事,就是这样的死循环,优秀的人会将自己的孩子变得和他一样优秀
而这些素质教育下的人,只会告诉自己孩子自由更重要。穷的人依旧贫穷,富有的人更加富有,所以美国的贫富两极分化是非常严重的。
在素质教育下的孩子,他们读书少但是想的非常多。经常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开水挑战、吞洗衣球、喝漂白剂,都是这些学生“勇于探索”的象征。

毕竟素质教育更在乎你的探索性和开发性,你也不能否认在这样的教育下确实出现过成功者,但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他要的自由究竟是什么,也从未真正的获得自由。所以在素质教育下的普通学生,现如今都过的不如人意。
我们不能说中国的填鸭式教育就是正确的决定,确实中国的填鸭式教育扼杀了中国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索欲。但是中国有一句话说得很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可以到很多地方去游玩,增长的见识,丰富的阅历。
对这个世界延展出很多想法和探索,但你若是不读书,宛如井底之蛙,认为这个世界就是你脚下的一亩三分地,那你如何去游世界呢?

第二什么叫做自由,自由分为两种一种是精神自由、一种是金钱自由。精神自由指的是一个人能真正的主宰自己的人生,不用被他人操纵。但你若不实现金钱自由,你如何获得精神自由。连活下去的资本都没有,如何能够自由?
人们常说知识改变世界,在中国你的知识是可以改变你的命运。很多人反对应试教育,但是你不得不承认,高考改变很多人命运,包括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素质教育不等于不读书
古人言: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可见书籍、知识是非常重要的。素质教育开发学生的脑力,释放学生的天性。使他们能更快接受外界的东西,但素质教育并不等于不学习。

无论做什么,做事也好做人也好都要有“度”,让学生们享受自由的同时,也要让他们学习知识。在发展个性的同时,要增长知识和见识。一味的放纵自由,只会物极必反。
刚开智的孩子们,是需要有人去做出正确的引导。而不是一味的给他自由给他时间让他去玩耍,那只能让他更快的走进舒适圈。
舒适圈是个可怕的东西,它会让人变得懒惰,变得颓废。自由不是舒适的一种形式,过度的舒适只会让人走进“生活的坟墓”。

要知道现在是一种知识时代,我们应该关注德智体美的发展。但我们也更应该培养孩子对学习的积极性。读书少,想的多,就会做出一些有违常理的事情。
这样的事情不仅伤害别人,更伤害自己。我们的孩子不应该沦为素质教育下的残败品。素质教育其实是一种先进而又科学的教育方式,只是教育者并未将他们好好运用,而受快乐教育的美国孩子有着中国学生可望而不可及的自由,他们拥有了快乐失去了知识,最终成为美国素质教育下的失败产物。

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填鸭式教育,无论是私立还是公立。我认为父母要早在学校前头给孩子更好的学习观。父母才是孩子最大的老师,不管是在什么体制下,要保持本我,对知识怀有渴求的心。素质教育没错,填鸭式教育也没错,不过凡事都不能跃过一个度。要让我们的孩子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上一篇:“拍一拍”素质教育机构,转型OMO到底有多难?
下一篇: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轨的尴尬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