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的素质教育观 (李广斌的一次演讲)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0-02-20
手机版

我想谈谈素质教育的教育逻辑,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中国古圣先贤的观点。我用了15年思考和实践,探索中国文化特色的素质教育。我计划从三个方面讲述我的思考:动力型素质、扎根型素质、学科/技艺型素质,三种素质教育的关系,以及我的中西合璧的素质教育实践。


一、我为什么要学?学习动机是素质教育的起点


每个孩子都需要成长,成长就需要学习,而学习是需要耗费能量的,这就需要学习的发动机,我们称之为学习动机。因此,我认为孩子第一个需要具备的素质,就是要拥有能发动自己去学习的动力型素质。每个人做每一件事情都需要意义,因为有意义才会去做得带劲,才能持久。意义不清晰,动力水平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就很难被发动,我们往往看到的就是不动。机弩开弓,拉得越满蓄的势能就越大,未来射出去的箭动力就越大,这就叫做动机。学习动力其实也就是学习势能,而这是一个孩子千百个素质中,最需要解决的第一素质,也是最紧要的素质。相对于所有的各种学科/技能型素质,比如语文、数学、英语等素质,钢琴、舞蹈、美术、体育等素质,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动机,解决动力问题,是素质教育更需首要解决的素质问题。


孩子:我为什么要好好学习?

父母们总是要求孩子,你应该好好学习啊!其实我问过很多孩子,他们在内心里其实在说(当然不会说出来):我为什么要上学?我为什么要学习?我为什么要学得更好,成绩更优秀?我为什么要那样刻苦、用心地去学习呢?我为什么要听老师的?我为什么要听父母你们的?孩子心里其实在反抗式的质问:这些意义何在?反过来我们要问。


孩子天生有应该有很高的学习动机吗?孩子如果有学习动机,动机是一样的吗?孩子为什么在学习这件事情上,能“动”起来?以我对孩子的学习动机做过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发现孩子的学习动机水平是分级的,从低级到高级,有十级。


首先我们来看孩子的这五种低级别的动机,它由低向高依次为:

? 第一层:奴隶型,我怕惩罚。所以我去学习。

? 第二层:宠物型,需要奖赏。所以我去学习。

? 第三层:小贩型,为谈交易。所以我去学习。

? 第四层:老板型,追求财富。所以我去学习。

? 第五层:演员型,很想表演。所以我去学习。


这五层低级别的学习动机,促使孩子去完成学习的动作。每个层次的学习动机所带来的那个层次的心理满足,会让孩子得到那那个层次的相对舒服的感觉。但是这种满足却短暂不持久,最后学习的效果,以及成长的质量,都不会很好。


在低级别的学习动机上学习的孩子,其实从内心里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不好好学习”,只是表面上表现出“好好学习的样子”。因为他觉得“不好好学习”其实更舒服,而“好好学习”却让他很不舒服。他的学习不是自主的、真诚的,是被动的、伪装的。我们要问,这些孩子为什么在有意无意之间,会选择这样的一种“暂时舒服”呢?因为这些孩子处于低素质水平的学习动机上,或者说他们的动力型素质很差。这就造成了很多孩子在学科成绩或技艺掌握,非常的差,学习效果不好。

究其原因,就是这些孩子内心里,有着一种非常令人担忧的惰性素质,即“避苦寻乐、及时行乐、不能等待、不愿克难”的心灵惰性。它会让孩子让孩子停留在低层次的学习动机水平上。一位好的老师,一个好的课程教学,就是要超越所谓的知识或技能,而帮助孩子突破这种惰性素质,不能让孩子及时行乐,要让他学会等待、克服困难。


这样,我们需要激发孩子高级别的学习动机。我认为有这五个依次更高的层次:

? 第六层:要去挑战,不愿服输。所以我去学习。

? 第七层:要去钻研,解决问题。所以我去学习。

? 第八层:要行孝道,感恩父母。所以我去学习。

? 第九层:要做君子,助人为乐。所以我去学习。

? 第十层:要为圣贤,利益天下。所以我去学习。


这五个层次的学习动机,是更有意义,更加持久,更加高质量的动机,会给孩子未来的学习带来更大的动力。这就是高质量的动力型素质。


这里的第九层和第十层的动机,我要当君子,我要为圣贤。这其实就是一个立志的问题。志向在中国国学和传统文化里面至关重要。“志”上面是一个“士”,下面是一个“心”,古人认为,一个人想当君子的心才是志,“我要当君子、当圣贤”,这个发心才能叫志愿;“我想漂亮,我想减肥”,这叫个人爱好;“我想当科学家,我想当宇航员”,这是职业。所以古人非常珍惜“志”这个字,这个字只能给那些君子的心愿的人去使用。只有立大志,才能有大的学习动机。大志会有大动机,中志会有中动机,小志则有小动机,无志之人,则不会好持续有力的学习动机。


我问过一些男孩“你的榜样是谁”,他说“我的榜样是奥特曼”。我说“为什么不是爸爸”,他说“我的爸爸老是被妈妈骂”。这个父亲,因为无大志,天天混日子,连妈妈都看不起,当然他也不可能成为孩子的榜样。孩子只有去钦佩虚拟的动画英雄。父亲没有志向,没有斗志,孩子看在眼里,就不会佩服父亲,也不会把父亲当榜样。很多孩子没有强烈持续的学习动机,其实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没有父母榜样,没有志向榜样。


所有的素质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我为什么要学”这个基本素质问题。

孩子没有动力型素质,其他的学科/技艺素质,是空中楼阁。动力型素质(学习动机)是因,有因才有果。你种什么因,才能得什么果。素质教育要思考给孩子种一个什么因,能持续多久。做为教师,无论你是教音乐,还是美术,还是舞蹈,要思考你教的知识技能背后的那个道是什么?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动力,就是那个道,是那个 “传道授业解惑”中的那个道。素质教育一定要思考什么素质是第一素质,最紧要的素质,我认为就是学习动机,是学习动力,而这个动力型素质,是有高低之分的,也是需要教育引导和充分唤醒的。


二、烂根的教育要不得!扎根养性是素质教育的根本


讲完动力型素质,我再来讲讲扎根型素质。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我们先来说说关于素质教育的“素质”二字,看看中国古人的素质教育观。


中国古人,如何看待素质教育?

什么是素?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这个意思是说,从外貌看,一个女人,如果有特别好的素面底子,化妆以后就会更加绚丽美好。迁移到看一个人,如果他有“仁”的心灵底子,再配合礼的仪态,这样人就会非常的优雅美好。这个仁,就是孔子所说的人的“素”。


什么是质?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如果一个人过于“质地原始”,过于自然属性,胜过了后天学习的文化和礼仪,胜过了他的人文属性,则他就会显得过于率性,显得野性。你发现现在的娱乐节目非常流行性感,流行野性,观众也特别着迷于性感和野性。而我们今天的一部分西式教育项目,就是在把人的这个“质地原始”诱发出来,诱发孩子的野性,而收了优雅和内涵的人文气质,这也是我们应该反思的。当然,反过来,孔子说,如果一个人太“文绉绉”了,超过了他的原始自然的质地,那他就会显得很拘谨。这样也不好。只有文和质都很恰当的混合在一起,彬彬的样子,那就最好了。所以既不能过于拘谨,也不能过于野性。这就是教育的中庸之道,达到君子的教育原则。具体的方法,古人告诉我们,要靠礼乐教化,综合礼的内敛和乐的释放的教育作用,就可以让一个孩子走向文质彬彬,走向君子。


中国古人,启蒙一个人的最关键“核心素质”,首先是启发他的“仁”这个素(底子),打下做人的底子。再通过“礼乐”教化,让一个有“仁的底子”的人,达到文质彬彬的君子之相。这就是中国古圣先贤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路,直指最核心的那个素质。


由仁而礼乐的教育,具体用今天的话语体系来表达,就是“性情教育”。注意,不是情商教育,是性情教育。情商是一个西方心理学语境下的概念,性情则是一个中国文化语境下的概念。对一个人的“性情”进行的全面的熏陶和启发,是中国古人最关注的素质教育的主题。我们童学文化提倡,性情教育必须放到今天的中国素质教育里面去,成为中国素质教育一个底色,成为它的一个核心部分。


中国的今天,非常缺乏“性情教育”。我们必须为今天的孩子,扎根养性,给他们最好的心灵素质。


心志为根,扎根养性的素质教育

扎什么根,养什么性?有三种根,是我们所有的素质教育老师们需要了解的。第一种是烂了根,孩子的性情变成“痴而贪玩、怨而无礼、自私胆小、甘当小人”,这个根性的孩子,是一定越教越坏。你越教越累那一定就是你的教育观念错了。这种教育不如不教,放弃吧。好一点的根,是“敏而厌学、乐而少礼、小仁小勇、疏远君子”,这种根性,勉强而行,孩子走不远。第三种根性,是我坚持了13年提倡的性情,是“敏而好学、乐而有礼、仁勇无敌、志在圣贤”。这十六个字,是我们童学馆提倡的性情教育的十六字诀,是聚焦到孩子“心志”上的。如果我们坚持这种“心志”性情教育,那孩子一定会越教越轻松。


一个孩子首先要聪敏,聪敏要指向好学,好学之中产生持续的快乐,快乐以后要有礼节来节制,然后在学习感悟智慧之中,会启发他的大仁大爱,大仁大爱心一出,就会升起大的勇敢,有了大的勇敢,就能立下大志,这个志向就一定是指向圣贤,要去做圣贤的。这就会升起一股浩然正气,是儒家讲的君子的气象。教育就是要给他养出这样一种气质,是浩然升起的。


三、十五年来我所倡导的心志为根的幼儿教育


15年来,我一直提倡“心志为根”的教育。它以“心志为根”这四个字为基础,延展为十六个字方针:传统为土,心志为根,德行为干,六艺为枝。现在的素质教育,很多人在做挂在树枝上面的叶和果。如果我们逐果,拼命要结果,而不去种因,所以问题就会很多,效果很差。童学馆的心志为根的教育,是给孩子做一个真正的成长型的、生长型的素质教育。


心志为根,扎根养性,它反映出的,正是儒家的阳明心学提倡的“致良知”。这是唤醒孩子的内在良知的性情教育,扎根养性就是致良知,这是所有素质中最重要的、最根性的素质,是所有学科/技艺型素质教育项目后面的那个道,那个道一定是超越了钢琴、舞蹈技术的本身的。一个好的老师一定不是教技能,他是教孩子做人。例如来自韩国的跆拳道,有很多教得好的教练,他是在教孩子做人。而教的不好的教练,他一定是只在教动作套路,没有传道。这个才是素质教育真正的灵魂之所在。


以这个“扎根养性”的素质理念,我开展了儿童国学素质教育的开发和实践,主要解决如今中产阶级的父母对孩子“性情教养”方面的迫切需求。我觉得中国现在十分缺乏“优雅”性情教育,“立志”的动力教育,所以我尤其提倡打造小小君子淑女的教育计划。


“文化自信,民族复兴。”这是当今中国的主旋律。是我们时代的口号。我们应该做文化自信的教育,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人,做中国人学中国文,做中国的人文教育,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去努力的方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越来越近。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必须在民族复兴这个大背景下有所作为,有所贡献。做文化自信的素质教育,做民族复兴的素质教育。去做最重要的事情,要立志向,要致良知。我们一起努力,为教育,为中国,为天下。


上一篇:运用安全工程实务题——如何向素质教育转轨关键是转变教育观念
下一篇:我们到底要”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抱歉,其实这跟钱有关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