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父母“不做什么”才是爱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0-02-18
手机版


父母对孩子的溺爱有两种,一种是包办,一种是纵容。

包办型的父母代替孩子做事和做决定,为孩子搞定一切。这种父母很容易养出严重依赖和不劳而获的孩子;

纵容型的父母,没有拒绝和约束孩子的能力,无论孩子的要求与行为有多不合理,他们都会拿出全部的力气去满足。这种父母很容易养出自我中心和为所欲为的孩子。

前者是因为对孩子的不信任,后者是因为自己内心缺乏底气。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从小得到的爱太少,无法给孩子真正需要的爱。

包办型父母内心深处担心孩子离开自己而不敢让孩子独立,纵容型父母害怕孩子不爱自己而不敢拒绝。

无论是包办型还是纵容型的溺爱,本质上都一样,他们看不见真实的孩子。

父母溺爱孩子的一个最重要原因,是父母把自己内在的小孩投射到现实中的孩子身上,他们无节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节制地满足自己。

今天主要来说说包办型溺爱的父母。


包办型溺爱的父母,以爱的名义摧毁孩子的感受

包办型溺爱的父母,对孩子的真实感受常常视而不见。

许多父母很容易以自己的感觉来代替孩子的感觉,觉得自己的做法才是真正的对孩子好,可到头来孩子并不领情。孩子不高兴,父母还觉得孩子不懂事,不知感恩。

其实这是父母把自己的感受强加给了孩子。他们认为,自己才是知道什么是孩子真正需要的人。


一位女儿买了配牛奶的茶点,回来后却发现家里只有酸奶。她对妈妈说,什么时候有去超市,帮我买一点优酸乳回来吧。

妈妈觉得那些茶点太甜了,去超市时,她给女儿带回了一箱牛奶。

女儿失望地说:我要的不是牛奶,是优酸乳呀!

妈妈却告诉她:茶点太甜了,配牛奶才刚刚好。

女儿说:可是我就是喜欢优酸乳酸酸甜甜的味道的呀。

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表现,虽然问过孩子喜欢吃什么,但每次买的时候,还是倾向于买了自己觉得好吃的或是对孩子有好处的。

这些都是妈妈在满足自己内在小孩的需求,同时否定了孩子的感受。

如果孩子的感受长期被忽略,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严重不信任自己的感觉。他们不会从自己的身上寻找和认识自己,而是从别人对自己的定义中寻找答案。结果就是,他们迷失了自己。

如果一个人总是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定义,就会相信他们的评价更真实。通过别人的观点来认识自我,这种从外在因素认识自我的逆向方式,只能使他对自我的认识更加模糊。

一些孩子之所以能一直在坚持自己,主要是她身边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亲人,能看到并接受他们的真实感受,而且鼓励他们坚持自己的判断。


包办型溺爱的父母容易养出啃老族

0~2岁的孩子,吃喝拉撒睡需要依赖父母才能很好地完成,需要父母尽力及时地帮助孩子解决所有的问题。

2~4岁的孩子,已经开始有了独立自主的需求。此时孩子的能力已经得到了明显的发展,可惜许多包办型溺爱的父母看不见真实的孩子,他们还停留在孩子以前的状态里,为孩子包办一切。

孩子想自己吃饭,刷牙洗脸、取东西等,看见孩子笨拙的样子,父母忍不住为孩子代劳了。

父母觉得自己很爱孩子,孩子却因为自主探索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过程被父母破坏了,他们陷入了沮丧和不安中。

其实,孩子都是在不断地失败和犯错中学习经验并获得成长的。

但这些父母由于害怕孩子受伤,受累和犯错,担心孩子做不好,他们剥夺了孩子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权利,从而也让孩子失去了长大成人的机会。

包办型溺爱的父母,害怕失控,总是会刻意按照他们的意图来塑造孩子。

这样一来,他们的孩子一直会有一种“不是为自己而活”的感觉。许多孩子就是因为这样,失去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甚至一生中都无法离开父母而独立生活。

当孩子被包办成了一个无法摆脱对父母依赖的人时,白眼狼、啃老族等就诞生了。

许多父母此时后悔莫及,但已无能为力了。即便父母找到再好的心理专家也解决不了问题,除非子女自己醒悟,有了改变的念头。但,这个概率微乎其微。

我们看到很多啃老族父母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终身劳碌以供子女榨取。


包办型溺爱,导致孩子低挫折商,并迁怒于父母

这样长大的孩子,一旦遭遇挫折就容易出现严重的逃避行为。

他们回避与他人的联系,躲在家中不出门;

躲在家中后,他们的脾气很大,很容易对着父母发脾气,严重的还会对父母拳脚相加。

这是如何形成的?

2岁左右的孩子尝试去做一件稍微有点困难的事,比如把一个玩具箱搬到另外一个地方,他做得很吃力,步履蹒跚,走走停停。这时,一个溺爱孩子的父母看见了,会忍不住上前,手脚敏捷地替孩子箱子搬到目的地。

孩子的努力受到了终止,他会愤怒,会大哭或尖叫。此时,父母可能还会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不乖,你搬不动它们的,你会摔跤的,会把玩具打翻的。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感受是:

父母真是无所不能,相比之下,自己实在是太弱小无能了;

没有父母的帮助,我什么事也做不了!

长期以往,他的内心产生深深的无力感与挫败感,同时还有探索之路被打断的愤怒。

伴随着这两种感觉的同时,还形成了这样的概念:父母能够自动帮我解决问题。

这样长大的孩子,离开家后,就会遇到许多大问题。

在家中,他们习惯了有人替他做事,但出了家门,什么事都要靠他自己去完成。

童年的经历告诉他,他是弱小的,他做不了什么,他必须依靠父母的帮助才能完成。可是父母无法替他交朋友,无法替他学习、工作和谈恋爱,于是,这个孩子会产生深深的受挫感。

正常长大的孩子会坚信,尽管遭遇到了挫折,他仍可以靠自己实现他的愿望。而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却希望依靠别人来实现愿望。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于是,他会逃回家里,毕竟,在这里还有人乐意替他做事。但是,随着自己的问题越来越多,渐渐地他发现很多问题父母也无法帮他解决时,就会因此而对父母产生怨恨。


我们常将“做什么”视为爱,但很多时候,父母“不做什么”才是爱。

真爱与溺爱的区别,关键在于这种爱是否以孩子的成长需要为中心,是否在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给予他不同方式的爱。

比如,在0~2岁期间,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2~4岁期间,尊重孩子自主的探索,但又在孩子需要帮助时出现在他面前……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父母给予孩子的就是真爱。

父母需要常常提醒自己,只要是孩子本人的事,都尽可能鼓励孩子自己去做。而不是我们代替他们做事。

这样的爱,能让孩子从小就感受到孩子的存在和价值,从而发展成为一个自爱、爱别人、有鲜明的自我意识、健康的自主人格和高度创造力的人。

其实,每个人在18岁之前,一直在致力于探索一个问题:我是谁?

这个探索过程从出生不久就开始了, 2~4岁会达到第一个高峰期。在这一阶段,如果父母鼓励孩子自我探索,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失败,会摔跤,会受伤,从而产生受挫感,当他最后独立完成了这个过程,就会产生一种信念:尽管我受到了挫折,但我还是靠自己实现了目标。

假若一个孩子这样长大,他就会形成高挫折商,等离开家进入学校或进入社会后,一旦遇到挫折,他不会有严重的受挫感,因为他相信自己最终会靠自己的力量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同时,他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感觉、能力,拥有自己的思想,最终明白了“我是谁”。 他不仅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里的位置,还会有强烈的责任心,因为这一切是他自己选择的。

上一篇:在中国,对素质教育似是而非的批判,是真的蠢
下一篇:新冠肺炎的思考:建议自然教育列入全面素质教育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