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孩子心理健康管理—14岁河南籍上海初中生喝农药自杀引发思考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0-01-13
手机版

11月14日晚上,年仅14岁、正在上海一中学上初二的杰杰,冲动地喝下了50毫升农药,其原因是因贫长期遭受同学歧视所致。经过24小时的抢救,终因呼吸衰竭不治身亡,令人痛心 !

上图:接受抢救中的杰杰

杰杰祖籍河南省信阳市息县长陵乡,爷爷奶奶在20多年前从河南来到上海,在嘉定区承包土地种菜维持生计,将五个孩子养大,杰杰是老三卢先生的第二个孩子。由于杰杰父母离异,父亲外出打工,姐弟二人由爷爷奶奶抚养。杰杰的姐姐15岁,与杰杰情况相同,在上海出生并读书,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但是姐弟二人并不在同一个学校就读。

上图:杰杰在上海的家

从报道中的图片来看,杰杰家的经济情况确实不是太好。在上海这样一个发达的现代化都市,像杰杰这样的家庭经济环境,可以想象他得承受多么沉重的心里压力,就算是成年人估计也难以面对。

而事实上,歧视现象,自古以来都是普遍存在,而被歧视的原因却是多种多样,有贫穷、有生理缺陷、学习成绩不好、家庭异常……

面对被歧视,即便是成人,有时也难以接受、承受,对心灵稚嫩的孩子,这种歧视有可能会形成巨大心理阴影,成为孩子的心理问题,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

那么,如何让孩子从各种各样的被歧视困扰中解脱出来呢?

以我多年从事教育、法律等方面的工作经验来看,家庭教育、关爱和疏导是重中之重,家长一定要承担起保护孩子心灵的重任来,努力让孩子逐步形成强大的内心和坚强的毅力,让“被歧视”成为努力向前的人生动力。

我们经常说,要让孩子健康成长,目的就是使孩子完成生理、心理、知识和能力结构的社会适应性形成。其具体指,第一,身体逐步成熟,身高、体重、机能正常;第二,知识结构、工作技能的完备;第三,健康、强大心理能力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

换言之,健康成长,就是要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逐步获得社会适应性能力,从而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形态下具备正常、良好的生存、发展潜力。

我认为,以上能力中,第三方面能力培养尤为重要,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决定性作用,且前期主要依靠家庭教育来完成。

很多家长,往往只注意、注重孩子的生理成长,同时将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成熟、进步寄望于学校,忽视了心理成长才是孩子人生过程中的动力性、不可替代性的决定性因素。

尤其是普通家庭的孩子,经济、教育资源非常有限,孩子在受教育过程中将会面临更多的困难。而这些困难,往往更多地由孩子自己去孤独面对和承担。更艰难的是,面对眼花缭乱的经济社会中的某些社会现象,孩子是难以正确理解和解读的。随着困惑加剧、痛苦加深,又无人解答、乏人疏导,久而久之,超过承受限度,悲剧也就发生了。

这就要求父母能够亲自管理自己的孩子,时时、适时关注、关怀、理解、疏导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将孩子的心理问题及时解决在初始状态,努力让孩子幸福生活、快乐学习。强调,承担这种责任的,最好是父母,爷爷奶奶辈的,往往难有能力承担。

这样,相信这种极端性事件的发生就会减少很多。

让我们祝福所有面临困难的杰杰都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让所有的困难,都能成为孩子们成长、成才的人生动力!

上图:杰杰学校附近(爷爷用三轮车接他放学的地方)

上一篇:14国代表参会,第十四届欧洽会11月14日在青岛举办
下一篇:SK教育集团中国区教研总监Jacky:教育是慢行业,需要不断深耕细作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