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评:上好“大思政课” 增强铸魂育人实效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10-17
手机版

  法治网特约评论员 杨飞

  育人先铸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思想政治课是用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主阵地,办好“大思政课”已成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的关键所在。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实现中国梦征程中更是发挥着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就“大思政课”而言,其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帮助青少年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道德品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需要上好思政课,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以学生学习、生活、成长为时空场域,“大思政课”就是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深入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和发展要求,“大思政课”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为方法论指引,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有助于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进而实现育人质量和效果有效提升。

  “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上好“大思政课”,厚植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青少年心中培育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热爱。持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能够加深青少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认同与自信,从“中国之治”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在去年,教育部等10部门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建设全国高校思政课教研系统,设立一批实践教学基地,推出一批优质教学资源,做优一批品牌示范活动,支持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

  当前,铸魂育人,要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要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动形成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崭新格局,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融入报国行的奋斗中,自觉成长为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全社会形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风气,引导青少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作者系陕西高校红色文化育人体系创新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上一篇:【营商环境】办人才引进、居转户、人才公寓申请,找“小杨”就更近了
下一篇:我们如何优化ROI(优化投资回报率)?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