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好不好?一流课程,培养一流人才!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6-17
手机版

  近期,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正式公布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

  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是教育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行动。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以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为标准,推动教学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在提高课程质量、推动课堂革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效。

  

  而在这一计划中,广大高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和国家的号召,不断加强本科课程建设,为本科教育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作为“双一流”高校自然也不例外。

  在第二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名单中,南信大共有16门课程入选,其中包括线上1门、线下6门、线上线下混合式4门、社会实践2门、虚拟仿真3门,获批总数并列江苏省内高校第6位,江苏省高水平大学第3位,足以证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课程质量。

  

  根据《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要求,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申报推荐,经专家评议与公示,认定5750门课程为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线上课程1095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472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1800门(比公示少一项),线下课程2076门,社会实践课程307门。

  2020年11月,教育部公布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共有5118门课程入选。前两批一共认定1086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而结合首批认定课程名单来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共有31门课程经过教育部认定,第一批和第二批平稳发挥,课程建设保持稳定水平。

  

  同时,这些课程中包含:线上课程1095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472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1800门(比公示少一项),线下课程2076门,社会实践课程307门,统称为国家“五大金课”。在这五类课程中,南信大五类课程都经过了教育部认定,充分展示出该校课程设置的多元化、个性化,为学生提供多样选择。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课程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认定,引导教师回归教学、回归课堂,并且示范带动更多高校和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出的成绩单无疑再次证明了其人才培养质量。所以,各位想报考这所学校的考生,不容错过。

  关注“高校巡礼”,获取更多关于大学的原创解读!

上一篇:强基计划-生物专业笔试面试知识点梳理备考资料
下一篇:北京高考25日中午前发榜!数学已有满分,作文尚无满分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