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老教师的真心话:有些教育,老师无能为力,只能靠父母!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好的家庭教育助力学校教育,甚至能做到“1+1>2”的教育效果。
然而在有些家长眼里,从孩子上学开始,教育孩子变成了老师和学校的事。
其实有很多事情老师和学校无能为力,需要父母亲自来引导孩子,父母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
孩子是你的,而不是老师的
家庭教育不能只推给老师
父母的影响是一切教育的开始,也是孩子社会生活的起点。
一位从教近20年的老教师说,现在的家长总是以为老师是万能的,他的从教生涯中,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
“老师,我工作太忙,我家孩子就拜托你了!” “老师,您有文化,您一句话顶我们十句,我家孩子就交给你了!”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好孩子都是好老师教出来的!” ……
这位老教师说的情况,其实很多老师都会遇到,那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自己就当起了甩手掌柜,这种做法真的对吗?
大错特错,因为老师真的不是万能的,把孩子的一切都交给老师,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
这也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老师再好再负责任,她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所谓“教育”,需要老师教授知识,更需要家长养育孩子,教好一个孩子,不仅仅是老师的责任,更是家长的责任。
从孩子生下来,一直到走向社会的整个成长阶段,拿出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
给予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的责任,也是基本要求。
孩子的行为往往和家庭教育有关,什么样的父母,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熊孩子”只是现象,“熊家长”才是教育问题的本质。
父母的影响是一切教育的开始,父母必须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教育孩子父母必须亲力亲为,不能把老师当作家庭教育的替代者。
教育只靠老师便是耽误孩子
家庭教育,良师也无能为力
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
孩子身上很多好习惯的养成,都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孩子的习惯,往往都是父母给的:
有的孩子把阅读当成习惯,是因为父母热爱阅读,一家人把读书看报当成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
有的孩子把玩游戏、刷视频当成习惯,是因为父母经常一回到家就捧着手机玩;
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著名主持人董卿曾说,正是因为父亲一直以来的逼迫和督促,才让她学会了坚持和自律,才有了如今的成就。
小时候,父亲每天督促她背古诗、抄成语,上了中学,父亲每天给她开书单,要求她必须读完。
就这样,她慢慢去除了本性中的任性和散漫,养成了自律的习惯。
“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需要父母付出行动。
父母不管不顾、不以身作则,只把孩子推给老师,永远教育不好孩子!
0~6岁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最佳时机,孩子身上很多习惯,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
当学校老师接手管理孩子的时候,孩子的很多习惯已经成型了。
所以不要只指望老师管教孩子,老师顶多是在校园里和课堂上管教孩子,而很多习惯,都是在校外养成的。
家长爱学习,孩子也爱学习,家长遵守社会规则,孩子也遵守社会规则,家庭成员和睦,孩子处理人际关系自然更轻松和谐。
好的老师,影响孩子三五年
好的父母,孩子受益终身
李镇西校长曾说:“无论学校教育有多成功,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
好的老师,或许能影响孩子三年五年,但家长的影响力却持续孩子一生!
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榜样!
如今很多父母,总是不惜一切把孩子送进名校接受最好的教育,但往往忽略了,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如果父母的教育不当或缺失,再好的学校,再优秀的老师,都很难纠正和弥补。
因为从孩子出生的那天起,父母是他接触最多的人,孩子通过模仿和学习,来适应这个社会。
比如说,当孩子还不会走路的时候,他们模仿家长的肢体动作;当孩子开始说话的时候,他们模仿家长的语言习惯;
孩子看到电视的时候,他们模仿家长找电源开关……
父母说话的方式、待人接物的态度、生活习惯,都逃不过孩子那明亮的双眼。
在麻将桌旁长大的孩子和在书堆长大的孩子,成长经历、见识、眼光和结局肯定是不一样的。
请各位家长记住:教育的重头戏在于家庭教育,而不能完全推给学校,在45分钟的课堂之外,是父母影响孩子的一辈子。
当父母成了照亮孩子一生的光,又何愁孩子的人生不会熠熠生辉呢?
老师教书,家长育人
家校携手,形成教育孩子的合力
教育的出路,力量在家庭,冲刺在学校,家长和老师一起出力,孩子能长得很好。
教育,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事,成就一个孩子,既离不开学校的支援,更离不开家庭的支援。
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家长和老师应该成为最好的伙伴。
作为家长,要经常与老师沟通,多关心孩子、多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并积极与学校合作,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作为教师,当孩子在学校出现问题时,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寻求父母的支持和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守护孩子成长。
老师教书,家长育人,两者相辅相成,家长和老师应当是孩子教育的好伙伴。
这是一场爱和信任的相遇,只有互相信任、互相理解、团结合作,才能给孩子最优的教育。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老师要传道受业解惑,父母要做好家庭教育,和老师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股合力。
才能把孩子带到正确的轨道上,让孩子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为了孩子,请家长和老师肩并肩!为了孩子,请家长和老师一起努力,一起加油!只有家校携手共进,孩子才能学得好、走得远,拥有灿烂人生。
在教育的路上多反思、多学习。让我们和孩子一起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
- 德州市社保中心组织开展12333社保咨询日及服务体验活动
- 郁亮关于房地产的最新判断
- 新sat写作多长时间
- 中超最新积分榜:山东泰山稳居第2,距离榜首只差5分!三镇升6
- 拒绝教师“躺平”,湖北一地出招
- 九江市人社局精准服务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逢八秩晋五·续摇篮华章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学术讨论暨摇篮课程成果分享活动
- 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座谈
- “重礼兴乐”涵育师生家国情怀
- 上汽大众途观L(Tiguan L)和探岳怎么选?看完这篇就有答案
- 我省严禁艺考考点院校参与应试培训活动
- 深度介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才培养与人文交流 十年大手笔!江苏高校同绘丝路画卷
- 行而不缀,未来可期
- 大量编内!福建多家好单位招人!
- 首届川渝“巴蜀杯”中学生排球联赛开赛
- 平安产险重庆分公司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五进入”活动
- 湖南娄底:全面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 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
- 明年起,江苏开设6类艺术类省统考
- 我真的很棒——合肥市荣幼教育集团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 快看:首列车亮相,郑州这两条地铁新进展来了!
-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淄博打开农民增收“新密码”
- sat阅读填空题的答题方法
- 主题教育|枣庄市司法局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主题教育高质高效推进
- 昆明市工会驿站普惠日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