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布局“十四五城市”信息化 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1-06-30
手机版

记者日前从青岛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青岛市“十四五”信息化规划》,已经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审议通过,将印发实施。

《规划》系统总结信息化成就,分析信息化趋势,较好地回答了未来五年全市信息化向哪里走的问题,是青岛市经济社会信息化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按照规划,青岛将突出推进十大任务,力争实现“六新目标”,成为位居全国前列的数字城市。

2020全市信息化发展大会

1

“六新目标”和十大任务

《青岛市“十四五”信息化规划》首次提出青岛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六新目标”:到2025年,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取得重大进展,以信息化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和模式创新的成果全面显现——

一是,信息网络接入能级得到新提升,城乡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0Mbps,5G、IPv6、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持续深化,新型基础设施规模和能级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成为国际一流的新型基础设施示范城市;二是,数据资源开发迈出新步伐,基本形成促进数据资源治理、流通、开放的制度体系,城市大数据资源融合、共用、开发能力率先走在前列;三是,智慧生活和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一码通城、无感通行”场景更加丰富,城市运行态势感知、公共服务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人民群众信息化体验感明显增强;四是,数字政府建设达到新水平,建成一体贯通的城市云脑,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社会治理“一网统管”,基层社区“全线联动”,政务服务水平居全国前列;五是,数字经济发展形成新高地,工业互联网、智慧海洋等重点领域发展率先走在全国前列,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数字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六是,网络空间安全实现新进展。

为实现六大目标,全市信息化今后五年主要有十大任务、45项具体任务、28项重点工程。其中的部分任务如下: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先进存储算力,建设开放标准、集约高效的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构建面向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数据开发与创新的基础性支撑平台,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信息基础设施支撑服务。构建城市智能中枢。在政务云、公安云的基础上,建设全市统一的青岛云。深化城市云脑项目和智慧公安项目,完善基础数据库、专题数据库、主题数据库,以及数据公共支撑平台、数据业务中台,进一步深化、升级为联通各领域、各区域数据及应用平台的城市超级大脑。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建立线上线下结合的数据开放式创新服务载体,以及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服务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加强数字技术专利、数字版权、数字内容产品及个人隐私保护,强化数据资源统筹管理,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促进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创新发展数字产业。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传感器、智能家电产业等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软件产品、信息技术服务、嵌入式系统软件等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虚拟现实等融合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调互动,打造产业协同发展新生态。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着眼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突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发展与应用,建成一个国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以及一批国内知名的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一超多专”平台发展格局。以数据赋能推动传统支柱产业智能改造、转型升级,推动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高端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船舶海工装备等产业向高端迈进。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促进党政机关整体数字化,开创综合集成、流程创新、高效协同的新运行格局。加快智慧公安、智慧法院等建设,促进公安、审判、检务和司法行政行为数据协同,深化民主法制数字治理。建立全市统一的城市运行指挥平台,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的态势感知、应急联动、预测预警和决策支持。开创普惠民生服务新局面。创新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为市民提供全链条、全周期、全方位的普惠化均等化服务,为社会治理者提供系统、及时、高效的数字化支撑。积极发展智慧街区、智慧社区、智慧商圈,探索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聚焦教育、医疗、养老、抚幼、就业、文体、助残等重点领域,推动数字化服务普惠应用。促进国际城市品质提升。加强智慧海洋、智慧港口、智慧物流、智慧会展、智慧文旅建设,建立联动机制,促进仓储、物流、外贸以及会展、旅游等互动发展。

即墨区社会治理指挥中心

2

青岛信息化成就显著

当前,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入,信息化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行业领域的引领作用日益深刻,对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影响持续深化。准确把握信息化的丰富内涵、演进规律、发展阶段,创新推动信息化发展,是推动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实现新突破的战略考量。

青岛市委网信办副主任王军说,青岛市的城市信息化建设成就显著。“十三五”期间,青岛就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信息化相关规划、政策和重大措施,着力推进贯彻网络强国战略行动,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有序发展移动互联网,持续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发力工业互联网,打造便捷支付城市,规划建设数字青岛,协调发展数字乡村,全市信息化取得显著成就。

青岛已经全面建成光网城市,互联网城市出口带宽翻了三番,全面建成无线城市,移动通信基站数量翻了一番,其中5G基站建设超过1万个, 5G网络质量居“中国移动全国5G网络十大优秀城市”首位。

建成青岛政务云,改造政务外网、协同办公平台,建立起多领域联通、多形式呈现、多层级联动的大协同政务信息系统,活跃用户接近5万人。城市运行领域信息化加快,基本完成本领域内的信息系统整合、信息融合,实现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青岛荣获中国城市治理智慧化综合奖,青岛市智慧人社荣获世界城市和区域电子政府组织“创新智慧城市金奖”。

建立浪潮大数据产业园、人工智能展厅、网络安全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产业载体,引进华为、阿里巴巴、科大讯飞、商汤科技、深信服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青岛获“中国软件特色名城”。

建设全市统一的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公共数据开放网站,出台一系列公共数据相关管理制度,建成基础数据物理集中、行业数据逻辑集中的公共数据资源体系,办结实施数据共享服务3000余项,数据交换39亿次,开放2800多万条公共数据,吸引数据提供商、需求商和数据应用各方主体入驻,带动和促进多元数据融合应用,青岛位居中国开放数林指数第三,荣获“数开丛生”奖。

青岛大学智慧校园下一代数据中心

3

城市信息化的青岛导向

城市信息化由来已久,进入到智慧城市、“互联网+”、大数据的新时代,信息化的表现形式和发展形态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特征。在各种概念频出、交叉重叠的情况下,如何推进信息化,《青岛市“十四五”信息化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的基本导向。

据青岛市委网信办副主任王军介绍,规划的导向,更加注重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发展。着眼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突出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构筑数字经济新优势;突出公共服务数字化,打造数字社会发展新模式;突出管理服务流程再造,优化数字政府建设新环境;突出推动数据融合、解析、应用,提升全民数字技能,以数字化转型驱动生产、生活、治理方式变革。

更加注重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推进。着眼信息化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和模式创新,全方位推进数字青岛、新型智慧城市、数字乡村、“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各形态发展,多维度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产业壮大、信息资源开发、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等信息化各要素发展,立体化推进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信息化各关节发展,形成相互促进、螺旋上升的局面。

更加注重系统性、协同性、整体性布局。着眼提升城市竞争力,按照“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的思想,整体布局以城市云脑为城市智能中枢、以泛在感知网络为城市神经系统、以城市应用平台协同城市运行的数字城市系统,系统构建围绕数字城市系统展开信息化项目建设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一些信息化项目各自为政、整体效用不突出的问题。

更加注重提升广大市民的体验感、获得感、幸福感。着眼提高市民满意度,充分发挥高校院所科技攻关、市场主体技术创新、广大市民创业创造的积极性,围绕广大市民所思、所想、所盼建设信息化项目、普及信息化产品,不断提高信息为民、便民、惠民的水平。

更加注重网络空间的运行安全、综合治理、秩序良好。着眼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营造安全稳定的网络空间环境。

青岛市综合交通运行监测系统

4

配套保障关乎信息化成败

项目建设是信息化成败的关键,但从全局看,完备的配套保障体系,是一个城市信息化科学、务实、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青岛市委网信办协调处处长张金凯说,《规划》明确了“十四五”信息化的七大保障体系,这是青岛市信息化战略的一大创新特色。这些保障体系包括:信息化推进组织体系、信息化发展理论体系、信息化规划计划体系、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网络安全体系和“5+3+N”数字产业体系。具体来说,信息化推进组织体系包括统筹、协同、推进三个层面,在全市统筹上,市委网信委负责信息化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在全市协同上,智慧城市、大数据、城市云脑、“新基建”“新城建”、5G网络建设和行业应用、工业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议事协调机构负责职责范围的信息化;在分领域、分区域推进上,市级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区(市)分别推进各自行业领域、各自区域的信息化。力求在全市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合作、责任明确、运转顺畅的信息化协调机制。

信息化发展理论体系,包括信息化及其构成要素的丰富内涵、演进规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与时俱进的发展目标、思路、举措、总体架构、重大项目、重大课题等,为全市信息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信息化规划计划体系,包括全市信息化以及信息化各形态、各要素、各节点发展的实施意见、中长期规划、行动方案、工作要点等规划计划系列,市级各行业领域、区(市)级规划计划系列,以及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相关的实施机制,明确发展方向、实施路径,引导有序健康发展。

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包括产业发展政策、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系列,专项规划建设管理办法、项目管理办法、绩效评估办法系列,数据权属、共享、开放、交易等数据资源管理规则系列,推进信息化组织工作制度、首席信息官、首席网络安全官、首席数据官制度系列,营造良好的信息化发展软环境。

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包括智慧城市和数字城市建设相关的总体标准、信息系统标准、数据标准、信息基础设施标准等标准系列,智慧城区、智慧街道、智慧社区、智慧园区等建设指南,以标准规范明确技术要求,规范建设发展,推动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加快信息化在数据、应用、产业等方面的正向积累。

“5+3+N”数字产业体系,包括突出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传感器、移动终端、智能家电产业等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产品、信息技术服务、嵌入式系统软件等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网络安全等融合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及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体验经济等新经济,为信息化持续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

《青岛市“十四五”信息化规划》描绘了青岛城市信息化的远期图景。到203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在城市发展各行业领域中得到深度融合应用,引发技术、产品、业态、模式、机制的广泛创新,全民数字技能大提升、全域信息服务广覆盖、全时空信息化深度链接成为城市现代化的标志特征。

建成“全域感知、全面融合、全局共治、全民普惠、全链创新、全球品质、全数分析、全景可视、全程可靠”的新型智慧城市形态,形成青岛全域的城市数字虚拟映像,实现城市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城市物理资源与数据资源的高效协同,创建城市现实形态与数字形态交相辉映、螺旋上升的城市发展崭新样式,迸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动能,基本建成以信息化引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城市信息化,宏图绘就,未来可期。

上一篇:美女陆英:16年生下14胎,36岁油尽灯枯因病离世,可惜这绝世佳人
下一篇:王燕云二十四节气篆刻作品,不一样的岁月一样的精彩(下)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