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生活|鸟儿与面包虫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4-02
手机版

  去年夏天,为家中小朋友养蜥蜴,我们网购“口粮”面包虫一袋。

  自以为天下粮仓,生灵万物皆顺。实事是,蜥蜴根本不要吃。它们要吃活食。拒食的蜥蜴愤而出走,半途意外骨折外伤。最后被放生。

  今春,冰冻格里这袋虫子被记得了。突发奇想,装出一盘置于常有小鸟光临的窗外。也不知鸟儿爱不爱吃。一厢情愿。

  嗨,发现这是个金点子。满满一盆面包虫,浅下去了。窗口时常传来鸟叫。好像远不止一只。

  鸟类真是信息传播高手。估计鸟界也有路透社,有快讯,有通稿,有链接,有热搜。才几小时啊,新闻线索就上了“飞禽头条”:东南方向某地,北纬XX,东经XX,发现偌大室外肉类仓储。无人监管,物源充足,按需分配……

  闻讯前来的鸟们三三两两,叽叽喳喳,身材不一,着装各异。显然来自各省市自治区。除了麻雀,其他我都叫不上来。有全黑全灰的,也有黑白混杂、灰蓝相间的。有只长尾巴的我猜是喜鹊吧。还有一只身上有团金黄色,疑似来自“美团”,就少顶头盔。饭点不送餐反而蹭饭,跨界了吧。

  看鸟儿吃饭,发现“饭桌”就是个小社会。麻雀自卑地在一旁观望,着装寒酸就不“上桌”。只有被其他鸟啄出盆外的,才是它的菜。有的飞过来稍停又飞走,一会儿再飞过来。这是聪明食客避开就餐高峰等“翻桌”呢。

  这天,一只灰羽毛吃得正香,一只黑白分明形体俊巧的飞来,停在盆边盯住它。灰羽毛见状倏尔飞离。就像下属见到上司般惶恐谦恭。看来鸟界也是讲究级别待遇,等级森严的。还有两只全身黑羽色体形肥硕的,一看就像爱在酒吧和烧烤店惹事的主。它们嫌盆边啄食太费事,干脆跳进盆里一阵猛造。同伴纷纷避离。一个群体里,总有强弱之分。这类多吃多占还霸道的,多为强悍型。没鸟惹得起。

  资料图,会唱歌的鸟儿。CFP供图。

  这两天,窗口时有传来叮笃叮笃的啄盘声,一盘面包虫见底了。库存积压终于消解。“窗口剧”该落幕了吧。哦不。还是陆续有鸟儿来,在空盘子里四顾张望,然后跳着脚尖叫,显出急躁的样子。像是问责:食物供应链断了,该补充货源了。那叫声有些情绪,听上去的音节频率很像是:光盘了,谁管。光盘了,谁管。

  接受指令。无需提交申请和审批,也无须董事会集体表决。只在手机平面划拉一番,下单完毕。两天后到货。淘宝单号:23031413442465724A680880。一单在手,握住世界上最好的春天歌单。记得有次在植物园,坐在一架紫花藤下,就听得头顶音量充沛,鸟声喧哗。宝宝说是鸟儿饿了,宝妈说是大学生辩论赛,外婆说是翅膀刮蹭在闹保险理赔,外公说是开妇联大会。外公的话最逗最形象。

  窗前鸟欢,耳边雀语。人间最好听的声音。它们无论唱歌还是吵架,在我听来都是天籁。“鸟儿与面包虫”,是我这个春天最为奢华的艺术剧目。

  我想给鸟儿留影。刚挨近窗口,它们就停止啄动,很是警觉。歪着脑袋听一会,还是不放心,就果断飞走。我很知趣隐身退后。吃吧吃吧,不打扰你们。其实不用跑。我又不会抓你们。唉,何时能让你们相信,我是投喂人而非侵害者呢。这是一个久远话题。对于鸟儿,我是有些感情的。疫情三年,窗里窗外。它们的自由。我们的渴念。著名歌手小柯在《送别2022》深情唱出“那矗立风中的冬天,那慌张无奈的流年”。我深觉贴切。

  终于抓拍了几幅“鸟儿与面包虫”。距离那么远,又隔着纱窗。太模糊。鸟脸识别困难。但春天的每一对小翅膀振动我心。新冠三年后,听从鸟儿调教,开始放飞心情。祈愿一切闭锁阻隔再见。再也不见。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举报/反馈

上一篇:原创3部热映电影,评分越低票房越高,“垃圾观众成就垃圾电影”
下一篇:获1亿授信!聚焦66个城市!瓦帕茵特开启高端艺术涂料新征程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