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苏轼同游北宋:把日子过成旅游,中二大叔买田记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1-21
手机版

  《东坡志林》卷一“记游”中的《游沙湖》要和另外一阙很受大家喜欢的《定风波》一起来读,平平常常的去买田,变成了一波三折的小品剧,无论境遇如何,苏轼赢在心态好,一辈子活成了个中二少年。

  《游沙湖》写于元丰五年(1082年)的黄州,这时苏轼46岁,三年前苏轼差点死在狱中,幸亏宋太祖留有誓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才得以幸免。

  在黄州呆了三年的团练副使苏轼,这时候在城外东坡开垦了一块荒地耕种,有了“东坡雪堂”,大才子的最新科研成果东坡肉大功告成,在这里的日子好像越呆越自在了,苏轼决定去黄州东南三十里的沙湖去买了块田安家落户。

  买田总是要去勘看的,苏轼呼朋唤友的组了个小型旅行团,一起去相田的路上遇到了大雨,苏轼写出了《定风波》,不得不说这首《定风波》真的很帅——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雨中“吟啸且徐行”的逸士风采,这“竹杖芒鞋轻胜马”的潇洒气度,这“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境界风范,真是帅,不过帅不过三秒,毕竟“料峭春分吹酒醒,微冷”,这位大叔感冒了。

  东坡志林里的《游沙湖》便是求医庞安常的事情,不管什么事情,苏轼最后都能搞成游乐项目,买田置业这么严肃的事情如此,生病了去看病也是如此。

  《游沙湖》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哪里是相田得疾,明明是喝醉了酒遇到下雨,不仅不躲雨还在雨中“吟啸且徐行”造成的。)

  庞安常是谁?庞安常在中医史上是个响当当的人物,著有《伤寒总病论》等医学著作,在《宋史.方技传》中可是单独有一篇写这位庞安常的。

  看看《宋史.方技传》中怎么写这位庞安常的:“为人治病,率十愈八九。踵门求诊者,为辟邸舍居之,亲视饘粥、药物,必愈而后遣;其不可为者,必实告之,不复为治。活人无数。病家持金帛来谢,不尽取也”

  庞大夫实在是个可爱的人,北宋诗人张耒作诗云“德公本自隐襄阳,治病翻成客满堂”,本来是归隐山林的,结果把病人都接在家里,天天热热闹闹的——“客满堂”,这满堂客里便有苏轼一个。病人苏轼不忘调侃耳聋的医生““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病治好了,还交了个好友,两人一起游览清泉寺,看王羲之的洗笔泉,在陆羽煮茶的溪水旁驻留,最后畅快痛饮而归。留下了《游沙湖》中的名句“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的可爱就在他总是像个少年人,

  快乐时畅快淋漓,

  难过时转瞬即逝,

  他常常鲁莽,比如雨中的吟啸徐行,

  他总有勇气,“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他热衷呼朋唤友,他喜爱游览探幽,

  他把日子过成欢乐的旅程,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仍是少年,这才是苏轼。

  国产剧点击关注靖格格,一同品味古典。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不搞“纸上谈兵”,上海交大被学生捧为“上海交通体育大学”
下一篇:2022艺术考研调剂最新信息汇总(3.13)更新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