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择校战陡生变数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2-12-12
手机版

      时至5 月,“小升初”也进入了关键时期。“小升初”,原本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正常升学,求学路上最不起眼的一个环节,但由于现有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加上许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接受最好的教育,那些不满意对口直升中学的家长,就让孩子上各种辅导班全力以赴备考“小升初”,“小升初”俨然已演变为一场择校“战争”。然而,随着中考政策的变化,普通高中学校指标生分配比例越来越大,加之“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全部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政策将逐步实行,小升初择校优势越来越弱,甚至择校还可能会“吃亏”……

      “备战”早打响:提早一两年“培训”,上万元“辅导费”

      “ 至少要提前一年进入备战状态,我孩子从去年暑假里就开始参加小升初辅导班了。”孩子今年上六年级的洋洋妈妈告诉记者,洋洋参加了济南市洪家楼附近的一教育培训机构开设的小升初辅导班,辅导费已花去了万元多。

      记者调查中发现,像洋洋这样备战于小升初的孩子并不少。“仅我们这里小升初辅导班的孩子就有400 多人。”位于省城市中区东八里洼附近的一教育培训机构的刘老师告诉记者。

      “不上辅导班,孩子做题会无从下手,小升初根本没希望。”洋洋的妈妈告诉记者,由于“小升初”考题比较难,尤其是数学,要考奥数,如果不参加辅导班,许多题型孩子是练不到的。

      家长们的说法,记者在一些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那里得到了印证。

      针对“小升初”择校热风,校外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也瞄准了这一市场,他们研究历年题型,针对学校历年的考试规律进行专门辅导培训。

      “如果想参加小升初考试,就必须参加课外辅导班。 因为考试内容,超出平时学校课堂里所学的范围。孩子不会奥数题,无法参加小升初考试。”教育培训机构的刘老师向记者强调,参加辅导班的准备工作越早越好,因为小升初考试的范围和学习重点,和学生平时在学校里学的不一样,虽然现在强调不让学奥数,但小升初的试题多是在考奥数题。

      “小升初考试,就是考察孩子的综合能力,目的是选拔一些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录取比例很低,10多个孩子录取1 个,从录取比例来看,难度比高考还大。”

      据记者了解,在济南,不少学生家长把具有“小升初”招生名额的济南外国语学校、山大附中、历城二中初中部等学校都报了一个遍,孩子将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地去考试。

      特长生之路应慎行

      为增加孩子被录取的砝码,高女士的儿子除参加小升初辅导班外,还在声乐、拉丁舞这两项特长上进行了专业培训,目的是在小升初考试中以特长生身份优先录取。今年12 岁的小彭浩,这一两年里一直奔波在辅导班和特色班中,为小升初考试奋斗着。

      许多家长和高女士一样,为让孩子小升初考试更加保险,孩子稍有点才艺特长,就考虑走特长生的路子,拉着孩子奔波于特长培训班中。 然而,记者了解到,通过特长竞争小升初的路子并不好走。且不说孩子是否特长表现突出,就是小升初的特长生招考政策也年年有变化,很难说孩子的特长就是该学校要考虑择优录取的特长专业,其竞争力和风险性都很大。

      “我们学校小升初特招生政策,每年都不一样。要具体根据学校的特长生实际需要来定。”济南外国语学校的赵老师接受记者咨询时表示,招的特长专业也会有变化。“往年的特长生报名的真不少,特长生考试竞争挺激烈的。”

      “艺术特长生招生,每年都有变化。今年报名首先需要拿出四五六年级的三好学生证书5 张。”山大附中的一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符合学校特长生条件要求的,将单独对其特长测试,表现特别突出的,会在文化课考试的基础上适当考虑优先录取,但不存在具体加多少分之说。

      以特长生进初中后,学生往往因要参加学校的各种文娱活动会影响到文化课的学习。放眼高考,艺考路也并不好走。特长生之路,家长应谨慎选择。

      中考政策大变化,“小升初”择校风险大

      虽已备战一年多了,但今年是否为孩子选择“小升初”择校,家长多在观望中。

      “小升初择校的目的就是为将来上个好高中。但随着中考政策的变化,初中升高中时择校生的优势越来越弱。”采访中,一些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对“小升初”考试来说,他们始终关注着中考政策的变化,因为小升初择校,与中考政策是息息相关的。“如果你是‘小升初’择校考上中学的,到中考时没有了统考,又因你是择校生,享受不了指标生资格,即使你学习再好,也竞争不过那些指标生。 ”

      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高调开展,普通高中学校指标生分配比例越来越大。前不久,济南市发布《关于推进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到: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全部分配到初中学校。此项措施发布后,曾引发各方猜测。7月10 日,济南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在相关会议上介绍,此招生新政将暂缓3年实施,自 2013 年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2016年中考实施。

      这一“中考新政”的出台,无疑是在给择校热“降温”。随着择校生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小升初”择校生将面临更小的升学空间和更激烈的竞争。正在备战“小升初”的学生家长,应谨慎选择“择校”之路。

      本报记者 杜海英

上一篇:北京大风蓝色预警 中小学幼儿园停止户外活动
下一篇:在有温度的“大思政课”课堂中收获幸福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