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九大观察】新时代的新时间表
万物都存在于流动的时间里。花多少时间做什么事,这是一种时间观。它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结局,也会左右一个国家的历史命运。
从十九大报告中我们发现,中国共产党对历史时间的总结更加深刻,对未来时间的规划愈加清晰,对自身把握时间的能力则更为自信。
“过去五年”“两个一百年”“千年大计”……“年”作为一个重要的计时单位,在十九大报告中出现了近40次。精确的时间观念、宽广的时间视野,描绘出了几代甚至几十代中国人的未来。
更令当代人振奋的,是中国未来30年发展新时间表的明确: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15年”,让闻者不禁满怀动力。
百余年前,也许有人想不到积贫积弱的中国能再次崛起。96年前,也许有人想不到刚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能带领这个大国找到新的出路。39年前,也许有人想不到改革开放能为中国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5年前,也许有人想不到中共能取得如此历史成就,开创如此历史新局。
然而,只要方向正确、信念坚定、踏实前行,时间总是不辜负努力。如今回望,我们才发现这些曾经的“不可思议”最终逐一实现,实属历史必然。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这是时间给出的证明,是历史赋予的自信。
得益于这种自信,面对时间的流逝,中国共产党更加具有掌控力。如果说,在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过去,我们更多是怀揣着紧迫感在和时间赛跑;那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们则更加坦然、从容地划定时间节点,定下具体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坚信,这些目标必然会得以实现。因为拥有什么样的时间观,最终就会占有什么样的时间。以自信和勤奋填充时间,时间必将回报以累累硕果。
十九大被镌刻于历史。自公元2017年10月18日起,中国共产党将花多少时间做什么事?中国和世界又将因之发生什么改变?我们拭目以待。
文/红拂出塞
本文转引自10月2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5版
上一篇:大学教授坦言:就算取消分流,职高生也难考上大学,原因很现实
下一篇:两恩师忆陈若琳小时候 兼顾学习训练成绩仍优秀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
- 德州市社保中心组织开展12333社保咨询日及服务体验活动
- 郁亮关于房地产的最新判断
- 新sat写作多长时间
- 中超最新积分榜:山东泰山稳居第2,距离榜首只差5分!三镇升6
- 拒绝教师“躺平”,湖北一地出招
- 九江市人社局精准服务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逢八秩晋五·续摇篮华章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学术讨论暨摇篮课程成果分享活动
- 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座谈
- “重礼兴乐”涵育师生家国情怀
- 上汽大众途观L(Tiguan L)和探岳怎么选?看完这篇就有答案
- 我省严禁艺考考点院校参与应试培训活动
- 深度介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才培养与人文交流 十年大手笔!江苏高校同绘丝路画卷
- 行而不缀,未来可期
- 大量编内!福建多家好单位招人!
- 首届川渝“巴蜀杯”中学生排球联赛开赛
- 平安产险重庆分公司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五进入”活动
- 湖南娄底:全面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 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
- 明年起,江苏开设6类艺术类省统考
- 我真的很棒——合肥市荣幼教育集团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 快看:首列车亮相,郑州这两条地铁新进展来了!
-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淄博打开农民增收“新密码”
- sat阅读填空题的答题方法
- 主题教育|枣庄市司法局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主题教育高质高效推进
- 昆明市工会驿站普惠日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