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多向奔赴、协同育人,奉贤打造南上海品质教育区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3-11-06
手机版

  过去一年来,奉贤始终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导向,锚定教育发展优先化、育人方式先进化、教育服务均等化、教育治理现代化和老百姓对教育满意度高的“四化一高”新定位,在全市率先创建成为首批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和首批全国婴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

  今年2月,上海市教育督导委员会的教育职责评价问卷调查显示:92.3%的社会公众对奉贤教育表示满意,居全市前列。

  

  10月11日晚,奉贤区教育工作党委委员、区教育局副局长周英,奉贤区教院附小·奉浦联合小学书记、校长何哲慧,奉贤区青少年实践教育中心(少年军校)主任邢华 ,奉贤区家委会副主任陈军,奉贤中学高二学生熊昊宇做客上海教育大直播,共同分享奉贤教育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的探索。

  多向奔赴,不断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

  奉贤区教育工作党委委员、区教育局副局长周英介绍,把“家校社协同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家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和关键地位;二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等文件出台,如何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得家校社协同育人成为当下全社会关心的话题;三是奉贤如何探索提升区域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能级,解决现实问题。

  

  在实际行动中,奉贤家、校、社三方是分别怎么做的?

  发挥政府部门的统筹作用,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立全覆盖、系统化、高效能的区数字家长学校。今年5月15日升级版的占地近1000平米的区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服务中心全面对外开放,形成融合家教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未成年人保护及区家委会办公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

  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夯实基础、创新方法,加强家校沟通。在各学校家委会的基础上,奉贤成立区级家委会,下设幼、小、初、高四个学段的专委会,参与区域教育治理,每年评选表彰区校两级好家长,授予“贤城好家长”称号。

  发挥社会的支持作用,充分挖掘整合社会育人资源。推进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促进项目,教育局、文明办、妇联、民政局联合推动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进“贤文化·新成长”百个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建设项目,并对基地和课程进行考核、以评促建。

  “数字家长学校”助力改变传统家庭教育模式

  去年5月,奉贤教育以开放大学奉贤分校作为运营管理主体,探索构建“以普遍性指导为基础、专题性指导为拓展、个别化辅导为特色”的数字家长学校平台,为成长中的家庭提供全覆盖、系统化、高效能的教育咨询服务,使家庭教育变得更加公平、更加丰富、更加协同。

  据周英副局长透露,过去一年,数字家长学校平台完成必修课学习人数从5.3万人涨到7.2万人,课程点击数累计从235万次涨到424万次。家长关注什么,就要去研究什么,家长烦恼什么,就要去解决什么,这是数字家长学校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奉贤教育的课程建设不仅聚焦于家长育儿的现实问题,还纳入了对学校创建家庭教育示范校的评选标准,使学校重视课程建设、教师主动学习发展,让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成为教师的必备本领。

  奉教院附小何以成为“全国示范家长学校”?

  成立于2007年的奉教院附小一直践行“点燃教育,让每一个生命都闪光”的办学理念。在“点燃家长参与激情”理念的引领下,学校近年来不断丰富、创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内容和方式,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打造了“爸爸俱乐部”“月月有约”“祖辈工作坊”等家校合作品牌。

  奉贤区教院附小·奉浦联合小学书记、校长何哲慧介绍,建校第一年就成立的学校家长委员会起初只有5个人,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了拥有160多人的组织。“不辛苦,一切为了孩子”,成为了家委们代代相传的一句口号。

  

  学校在有限的专用教室中打造了一间温馨的家委会办公室,实行“家委会坐班办公制度”。经过多年的摸索,家委会的工作发展成了“八个一”,即观摩一次升旗仪式、聆听一次课堂教学、品尝一次学生午餐、倾听一次学生心声、巡视一次校园安全、与一位老师交流、记录一次参与感悟、提出一个改进建议。

  

  “作为亲历者,我由衷感到,越是优秀的学校,其家长的民主参与程度就越高。奉教院附小学校家委会坐班制的建立,家委会功能的发挥,为家长参与学校工作搭建了平台,为学生构筑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也为和谐校园建设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奉贤区家委会副主任陈军说。

  为特需学生营造更温馨的家校氛围

  特需学生指的是存在明显教育困难和成长问题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成长道路上需要更有效的家校协同和更科学的关爱教育,为此奉贤教育全面建立了局校联动、家校合力、科学有效的新成长学校,为他们重建更适合的育人环境、引导他们重塑更适合的兴趣目标。这所学校无固定教室、无在籍学生、无在编教师,是一所“三无”学校。这所学校里有教师的大爱担当、有科学的专业教育、有局校家校的联动合力,又是一所“三有学校”。

  

  奉贤区青少年实践教育中心主任邢华介绍,区实践教育中心、活动中心、教育学院等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场所都是新成长学校的教室。学生可以参加家校合力新成长营,成为新成长学校的学生。每位学生有2位固定的成长导师及若干不固定的学科、活动类导师,学科学习和活动课程及社会实践课程同步进行。

  “特需学生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表现,有不一样的困难问题,这也更要求我们的导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理解每一个学生,实现一把钥匙打开一把心锁的愿景。”邢华说。

  创办“爸爸俱乐部”,调动家庭教育的积极性

  当今,爸爸们经常缺席孩子的成长过程,奉贤本着“让孩子更多地享受父爱,让爸爸更好地享受孩子成长,亲子共同成长”的宗旨,尝试在各类家校互动路径中,发挥家委会的组织功能,为父亲们搭建亲子沟通平台。

  奉教院附小的“爸爸俱乐部”就是家校共育的重要成果。在校园科创节上,让爸爸走进校园,带着孩子利用简单道具创造出物件,用实际行动教育孩子如何把想法变成现实;策划“我运动,我阳光,我快乐,我健康”主题活动,让父亲和孩子一起参与运动,既培养了孩子的运动能力,又增进了亲子关系;学校联合家委会开展义卖活动,爸爸们陪同孩子们满怀着热情地在广场上吆喝,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孩子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童年是一次旅行,不是赛跑,爸爸参与儿童的教育形成了家校共育的新格局,我觉得创建‘爸爸俱乐部’非常值得。”作为俱乐部创始人之一的陈军说。

  

  来自奉贤中学的高二学生熊昊宇就深受爸爸的影响。对他来说,从小到大印象最深的是每次要参加主持或演讲活动的时候,爸爸都会逐字逐句跟他对稿,从来不会表现出不耐烦,哪怕他工作回来特别累了。

  “爸爸一直鼓励我,支持我,但他不会去教我具体怎么做,都是让我自己去解决问题。在我的成长道路上,爸爸一直陪伴着我。现在,我还收获了一个非常温馨的‘家’,在奉贤中学的校园里,有体育节、科技节、传统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全员导师制,有饭菜丰盛可口的食堂,每逢有同学过生日,大家都会送上祝福……”熊昊宇说,“从爸爸妈妈的小家到奉贤中学的大家,我始终得到温暖呵护,我觉得自己很幸福,对未来充满期待!”

  未来,奉贤教育将继续在新成长教育理念引领下,持续推进线上线下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建设,增强家校社协同育人成效,同时锚定教育发展优先化、育人方式先进化、教育服务均等化、教育治理现代化和老百姓对教育满意度高的“四化一高”新定位,全面推进奉贤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南上海教育高地贡献力量。让一流的教育点亮一流的奉贤新城!

上一篇:宜宾市南溪区仙源小学校开展首届艺术劳动周系列活动
下一篇:颛桥重阳庙会缘起沪闵路丨乃清叙史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