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容易被别人的情绪所影响,这样的人内心自卑,很难相处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3-06-30
手机版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西西是一个28岁的姑娘,出生在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

  就在上个月,她的母亲在体检的时候查出了子宫息肉。

  检查结果出来后,母亲陷入了焦虑,每天吃不下饭,对身边的人也总是没有好脸色。

  西西和父亲在母亲面前总是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一句话就惹母亲不高兴。

  在这种低气压氛围下,西西的情绪也徘徊在崩溃的边缘。

  一方面,她也同样为母亲检查结果感到焦虑,

  而另一方面,她也受母亲情绪的影响,连最基本的工作都没法完成。

  不仅如此,她还把这种负面情绪带给了男友。

  一开始,男友还会耐心地帮助她想办法,开导她,劝解她。

  可是反复几次之后,男友也失去了耐心:

  “你妈妈的情绪不应该由你来承担,你要自己变得强大,而不是把这种负面情绪再带给别人!”

  那时,西西才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容易被别人影响情绪的人。

  母亲对她的态度,总是会影响她的生活。母亲开心,她也开心。

  母亲焦虑,她也焦虑。即便是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她也经常会被身边人的情绪所影响。

  我相信,和西西出现同样情况的人不在少数。

  他们生活在他人的情绪里,却难以自拔。他们想做出一些改变,却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

  今天,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心理学家认为,那些容易被他人情绪所影响的人,

  往往是一些特别自卑的人,和他们相处通常也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

  首先,容易被他人的情绪所影响的人,都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敏感。

  正因为他们是高敏感人群,所以才会特别在意身边发生的细微变化。

  在心理学领域中,有一个概念叫做“同理心”,

  指的是人们对他人经历或是情绪的一种理解和共鸣。

  容易被他人情绪所影响的人,神经元往往过于发达,

  对他人的经历和情绪也更容易产生共鸣。

  他们的情绪随着他人的喜怒哀乐而上下起伏,很容易被他人的情绪左右。

  作为人类,拥有同理心,能够与他人产生共情,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但是,如果同理心或是共情力太强,就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给自己带来很多烦恼。

  这种同情是感性的,不应该被提倡。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往往都可以追溯到个体的童年时期,尤其是他们和母亲的关系上。

  在婴幼儿时期,母亲和孩子的关系要更加亲密。

  在婴儿眼中,母亲和自己是共生的关系。因此,他们很容易被母亲的情绪所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母亲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爱,

  他们就能意识到自己与母亲是两个单独的个体。

  反之,他们就会一直被母亲的情绪所牵动,不由自主地观察着母亲的情绪,想要讨好母亲。

  长大后,他们不仅会对母亲的情绪变化特别的敏感,对身边的人也同样如此。

  就像西西,她的情绪完全是被母亲所主导的,母亲焦虑,她就焦虑。

  其次,容易被他人情绪所影响的人,自我意识通常较弱,也没有建立强大的心理边界。

  他们把太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外部世界上面:别人如何看待他们?

  别人的情绪产生了什么变化?是开心,还是不开心?和他们是否有关系?

  这样的人往往都是自卑的,他们没有足够强大的自我意识。

  当感知到来自外界的负面情绪时,正常人的反应应该是:

  适度地对他人的遭遇表示同情,并对其进行安慰,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为他人提供帮助。

  但是他很清楚的是,他人的情绪始终是他人要承担的事情,

  自己能力有限,不可能为他人的情绪负责。

  而容易被他人情绪所影响的人恰恰相反,他们表现出了过剩的同理心,

  并因为他人的经历和情绪而产生了负面情绪。

  他们会不自觉地为他人的情绪负责,认为自己有责任帮助他人走出情绪。

  因此,这类人群往往也会具有“讨好型人格”的特点。

  因为,他们不想看到他人不开心,也会担心自己不作为的行为会受到他人的指责。

  事实上,他们连自己的情绪都无法管理好,就更不要提为他人提供帮助了。

  此外,心理学家史蒂芬·斯托斯尼认为,负面情绪本来就容易对人产生更强大的影响,

  无论这种负面情绪是来自个体本身还是来自他人。

  人是社会性动物,也是群居动物。和他人生活在一起,确实很容易被他人的情绪所影响。

  有项研究曾经表明,即使看到陌生人在等待公交车的时候感到焦虑,

  人们也会不自觉地代入进去,从而产生一种焦虑感。

  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

  不过,太容易被他人的情绪左右,不仅会使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受到影响,

  还会让人变成一个很难相处的人。

  因为他们自身的心智也不够成熟,

  在自身和他人双重负面情绪的压力下,他们也会给身边的人带来很大的压力。

  因此,在意识到这一点后,就一定要努力解决。

  首先,就是建立一个强大的自我,不要对外部世界倾注太多的关注,

  要学会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不要太在意他人的评价和看法。

  前段时间,网络上流行着这么一句话:“天下事无非两种,第一种是关你屁事,第二种是关我屁事。”

  话糙理不糙。别人的事永远是别人的,我们没有义务和责任为他人的情绪负责。

  不要道德绑架自己,也不要苛责自己。

  要知道,我们永远无法替别人承受他们的痛苦,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是如此。

  除此之外,加强情绪管理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我们应该意识到,和他人产生共情,为他人的不幸遭遇感到难过,

  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说明你是一个很善良的人。

  但是,一定要注意把控共情的力度,不要过度共情,陷入负面情绪中。

  当意识到自己陷入负面情绪中的时候,

  一定要强迫自己抽离出来,不要把这种情绪带到生活和工作中来。

  与其和他人一起痛苦,不如冷静下来,

  想想自己可以提供的实际性帮助,这可以帮助人们有效地缓解焦虑。

  - The End -作者 | 汤米编辑 | 后海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举报/反馈

上一篇:荧惑
下一篇:抑郁孩子手机成瘾,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困境?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