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师巡诊”为青年乡村创业把脉开方
6月的一天,在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延绵起伏的秦巴大山深处,一场气氛热烈的“导师巡诊”活动正在进行。
虽然产品品质很好,但企业效益一般;企业地处山区,很难吸引人才;急需资金购置设备,以增加产能……一家创业企业的负责人柯昌勇带着返乡创业中面临的诸多困惑,向在场的来自陕西省青年创业导师协会的10余名专家导师求教。
素称“地无三尺平”的白河县,山连着山、沟连着沟,这样的典型山区县是优质中药材的盛产地。10年前,柯昌勇辞去城市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创立陕西秦大山葛业股份有限公司。
在这次“导师巡诊”活动中,多名导师为他开出了“药方”:企业要发展,关键在营销,当务之急,是出台长效激励机制,建立强有力的营销团队;产品销路尚未打开之前,推迟扩能计划;后续根据销售情况,再考虑贷款规划。
“现场支招儿的导师,涉及营销、品牌、社区团购及电商、融资各个方向,站在不同角度给出了解决方案。”柯昌勇感觉自己一下子打开了思路。
这是陕西省青年创业导师走进重点帮扶县“导师巡诊”活动的寻常场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陕西省青年创业“导师巡诊”活动先后深入榆林、延安、汉中、安康等地,为10余县区的70多家青年创业企业把脉问诊。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青年投身乡村创业这片广袤天地。面对创业路上的坎坷困难,如何出实招、解难题,引导更多青创企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共青团陕西省委以问题为导向,结合主题教育展开大量调研,发现“创业能力不足”“创业热情不够”“创业发展不稳”是横在乡村创业青年面前的“拦路虎”。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这些创业青年的成功与否,具有关键的示范效应——只有这批人发展好了,才能鼓励、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发展。”共青团陕西省委青年发展部部长贺翔告诉记者,共青团助力乡村振兴,就是要“走进广阔沃野、直面创业问题”,以实际行动为党培养乡村振兴的青年人才,在培训、交流、扶志引智等方面发挥作用,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经过多轮分析梳理,以“乡村青年人才培养工程”为总体牵引,以“菁彩青农”乡村青年创业帮扶行动为重要品牌支撑,以青创人才、青创培训、青创政策、青创服务“四进县区”活动为工作平台的陕西省“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系统迅速构建起来。而“导师巡诊”正是该架构中的重要一环。
陕西省青年创业导师协会是共青团陕西省委领导下的公益性社团组织,导师“智库”由130余位具备“公益愿望”“公益时间”和“公益能力”的专家导师组成。“导师巡诊”活动,就是组织青年创业导师团走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对当地涉农青创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全方位分析研判,为企业发展提供合理化意见建议,并遴选优秀涉农青创企业进行长期、一对一跟踪辅导,切实帮助青创企业扎根县域内发展。
“我们的创业导师来自各行各业,都是在业界既有建树又有影响力的专家、企业家,以及屡经市场磨砺的创业实践者,实战经验丰富、市场眼光独到。”陕西省青年创业导师协会秘书长张伟民告诉记者,导师们的很多经验来自自己在创业路上避过的“坑”,他们的宝贵经历能给初创企业更多帮助。
在延安延川,大学毕业返乡发展养兔产业的马军军创业之路顺风顺水,正当他考虑扩大养殖加工规模时,创业导师实地“问诊”后否定了他的想法,建议他“继续好好打磨产品,在每一个节点上占据优势”。
在榆林佳县,地处黄土丘陵腹地的五女峰种植养殖业农业合作社,拥有蔬菜大棚种植基地45亩,却因大棚自动化水平低,人工成本过高,企业陷入困顿。导师团通过沟通对接资源,帮助联系两位农业大棚方面的专家,给出专业施工改进方案,帮助企业快速解决了问题。
在汉中宁强,导师们走进陕西金色花海油脂有限公司,针对企业存在的品牌影响力小、产能过剩导致生产线闲置等问题,在品牌建设、产品营销方面给出“点子”,并帮助梳理电商渠道,协助线上开店,解决了企业的棘手问题。
在“导师巡诊”活动中,多家企业还被纳入陕西省青年创业导师协会的“花蕾计划”,获得2至3年的“导师结对”跟踪扶持,助力它们真正在市场上“绽放”。
结合主题教育调研中发现的乡村创业问题,三秦大地积极作为:针对“创业能力不足”,将乡村振兴青年领路人、产业致富青年带头人、乡村文化青年传承人纳入3类重点人群,对其开展分层、分类、分级的乡村青年人才专题培训;针对“创业热情不够”,团组织在乡村青年创业系列赛事举行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赛道”,推出乡村振兴青年创意创新大赛、乡村振兴青年规划设计大赛,为乡创青年进一步搭建展示舞台;针对“创业发展不稳”,团组织推动开展“乡村青年创业帮扶县区行”活动,争取各级各类创业基金项目支持,推进“秦青优惠贷”项目,以解决农村青创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帮助它们在县域稳定健康发展。
“下一步,陕西团组织将在原有工作基础上,结合主题教育,探索为创业青年服务如何做到‘好而优、好而实、好而上’。”共青团陕西省委书记徐永胜表示,团省委将进一步发挥组织作用,凝聚社会力量,发动更多青年企业家走进县域,为当地招商引资、高质量项目落地作出更大贡献。同时,加大优秀青年典型的选树力度,激励广大青年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海华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
- 高淳古柏:双百共建社区行 凝青聚力促发展
- 博弈激烈、分化加剧 上海楼市新政落地调查丨深度
- 原创35岁老将马龙宣布生涯重大决定,刘国梁批准,王皓遗憾
- 成人自考有入学考试吗?
- 高长力:以精品奉献人民,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 躬耕教坛育桃李
- 逐梦绿茵 快乐成长——峨眉二小夺冠之旅
- 促进交流合作 多方助推“一带一路”人才发展
- 慈利: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人才高地
- 2023年度宝山区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资助申报工作开始啦!
- 支持年轻人敢闯敢试 上海将愈发精彩
- 数商兴农!韶关三年将培育逾万名高素质电商人才
- 讲好国家级新区故事 兰州新区递出“名片”全球吸粉
- 托福阅读满分3阶段
- 强作风 展新貌 常德市城管执法支队开展军事化集训
- 违规组织学科培训,查处!
- 11月1日起试行!河北部署开展经营主体除名标记工作
- 老人术后体内发现5颗牙和牙套,直至离世仍有1颗未取出
- 成都高新区:加速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区
- 女子为减肥连吃3月胡萝卜变“小橘人”,当事人:还搭配姜黄粉一起吃;医生:被染色了
- 刚刚揭晓!厦大教授入选!5年将获资助2500万元
- 名单公布!黄石这些企业上了红黑榜→
- 台风“三巴”影响北部湾,北海提升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至二级
- 吃喝都在路边?闵行这个物流园区外货车扎堆,居民吐槽半夜启动噪声大
- 反思后的小鹏,像华为?还是像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