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0年,苏联曾大幅招非洲留学生,后来他们结局如何?
上世纪50年代,苏联与美国并列世界两大超级强国,双方在各个领域展开交锋,军事、经济、工业、教育等。双方的在各个方面你争我抢,你比我地大,我比你钱多。
到了60年代初,处于“火热的”冷战阶段,民族解放,大批非洲国家开始摆脱殖民统治,纷纷独立为国。虽然这些非洲国家的实力一般,但他们的手中握有联合国的投票权,苏联和美国为了拉拢非洲,获得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属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赫鲁晓夫的计划
苏联之前一直采用慎重的方式帮助非洲,相较之前谨慎的斯大林,刚上任的赫鲁晓夫开始加力度向非洲以及其他国家派遣专家和顾问。当然这种支援是有条件的,当时我国没有满足苏联的霸道要求,苏联单方面撕毁与我国签订的600多个合同。
但不同于我国,非洲那些国家则没有这种顾虑,他们反复横跳在苏联和美国之间,在这两个国家中获取了很多利益。
苏联觉得这种援助太缥缈,收效甚微。于是激进派赫鲁晓夫思路打开,想在思想上让非洲国家支持共产主义道路。他想,如果非洲各国的领导人、社会精英、那些有权有势有钱的人都来苏联接受培训,那么他们包括他们的后代都会偏向苏联。
苏联引入非洲留学生
1960年,赫鲁晓夫发布通知,扩大在苏的非洲留学生数量,为了让这些留学生的学习有更好的环境,他们建立了帕特里斯、卢蒙巴国际友谊大学。
一时间大量黑人来到苏联留学,到60年代末,黑人留学生达到4000人,苏联直接超越美国,成为非洲留学生最多的国家。要知道,这之前,在苏的非洲留学生只有72人。
不同于他们在美国的遭遇,在苏联他们可谓是过得风生水起,有滋有味。苏联给这些非洲留学生的待遇非常丰厚,免除全部学费,报销往返机票,每月都有90卢布的补贴,当时的苏联的一些打工人一个月也不一定拿到90卢布,是当地大学生补贴的3倍。
苏联为了让这些黑人留学生能够尽快学习到建设祖国的知识,所有的顶端教育系统教育资源都对他们开放。
为了给黑人留学生营造更好的环境,苏联还在莫斯科建了一所人民友谊大学,黑人留学生们住着全校最好的公寓,吃的是外宾专供食品,还有专门的老师负责他们的生活起居。怕他们的生活枯燥,还经常举办酒会,试问这样的哪个黑人会不心动。
黑人留学生在苏联
于是越来越多的黑人挤破头的想来苏联,当时的莫斯科可以说是一半俄罗斯人一半黑人。但他们享受着这种优渥的待遇,却给苏联带来了很多麻烦,人越多麻烦也就越多。
众所周知,非洲的教育非常落后,这些黑人的文化水平最好的也就小学及格,大部分人根本就不具备学习大学知识的能力,但因为家族在非洲非地非富即贵。
苏联也就睁一只眼闭只眼的接受这些人,为他们开具证明,但他们来到苏联根本就没想过好好学习报效祖国。这些黑人把自己的臭毛病也带到苏联,在学校里穿着内裤上课,让苏联学生无法直视。
他们享受着苏联带来的尊严,让他们的内心膨胀起来。这些留学生每天不务正业,不去学习,专门去找苏联姑娘。当时的苏联女多男少,这些黑人仗着自己的家境,和苏联政府每月发的补贴,经常西装革履的出入一些高档餐厅和奢侈品店,常常酗酒后闹事,骚扰苏联女孩。
不少当地女孩成为这些黑人眼中的目标,这些黑人与他们结婚生子,甚至有些黑人不满于单身女性,反而追寻刺激,找有家室的女人。当时,这些黑人留学生的性犯罪案件也是数不胜数,局前苏联外交部的档案记录,每年都有黑人留学生强奸苏联女学生的案件。
这些黑人的行为很快引起了苏联男性的反感,加上之前苏联对这些黑人留学生的特殊待遇,他们免费住着苏联的房子,用着苏联的补助,怀抱着苏联的女人,却对他们的国家没有一点感恩之心。自此,黑人留学生彻底激起了苏联人的愤怒。
于是苏联本地人和黑人的冲突不断,常常发生打架斗殴,类似的事情经常发生。常常是因为一些黑人认为自己该人一等,瞧不起苏联人,而苏联人丝毫不会手软,发挥战斗本能。
不仅如此,苏联人会嘲讽,说这些黑人留学生是“黑猩猩”,“还没有开智的野人”,“在美国都不能与白人同在一个车厢”等等,这些让黑人留学生一听就破防的话。苏联的百姓对非洲留学生有很大的意见,他们之间的矛盾也就越来越深。
冲突大爆发
1960年3月,在索马里大学的舞会上,一名黑人留学生想和苏联女孩跳舞,但这名女孩却不愿意与他有交集,拒绝了他的邀请。
于是这名索马里的留学生感觉没有面子,气急败坏的往这名女孩的脸上吐了口水,并准备对这名女孩动手。旁边的苏联人看到这种情况一拥而上,打的这个黑人留学生面目全非。
苏联人和黑人留学生不断发生冲突,苏联警察也帮助苏联人,黑人留学生被抓。他们和苏联女孩约会,被苏联人殴打,警察也不问不问。
苏联人的行为,让这些非洲留学生感到不满,认为受到了歧视。于是苏联人和黑人的矛盾越来越深,到后来的黑人留学生觉得苏联人看不起他们,认为苏联人种族歧视,开始向大使馆投诉自己的遭遇。
1963年的12月,一位名叫埃蒙德的加纳留学生死在了郊外的雪地里,12月苏联苏联的温度形同冰窖,这位家哪的黑人留学生喝了很多酒,醉后就躺在了莫斯科的雪地中,就这样在睡梦中被冻死了。
官方担心这件事情会对他们造成不好的国际影响,于是专门请了两位加纳籍的医生一起调查埃蒙德的死因。最后调查结果是埃蒙德的死因是因为深度醉酒。
但黑人留学生们根本不相信,他们认为埃蒙德喝醉酒冻死是阴谋论,他们是苏联人因为种族歧视,设计杀害了埃蒙德,而苏联政府隐瞒了埃蒙德的死因。
奥蒙德的死越来越多的说法,每种声音都触动了黑人留学生波动的情绪,于是几百名黑人留学生拉起横幅,拿上旗帜,一齐聚集到莫斯科红场,接受媒体采访,声讨苏联政府对黑人留学生的“种族歧视”、“苏联杀害非洲人”“莫斯科是种族歧视中心,不要伤害非洲留学生”等,疯狂诉说着他们在这里遭受的“非人待遇”。
红场是一个在苏联人心中特殊的地方,这里是很多大型事件的见证中心,是当地人民的骄傲。这些黑人在红场游行闹事,这对俄罗斯人民来说是不能容忍的。
但苏联政府没有选择用武力镇压这些示威游行的人,而是用温和的态度劝回了这些黑人留学生。但苏联政府的妥协没有唤回他们的良心,这些留学生还要求苏联增加每月对他们的生活补贴,送他们出去西方国家度假,所有费用全由苏联承担。
这时,早已等候多时的西方媒体,纷纷在这里拍下了许多照片和视频,在国际社会中报道非洲留学生在苏的遭遇,导致苏联这件事在当时国际社会上被肆意宣传,借机发挥,影响苏联的国际地位。
苏联的对策
当赫鲁晓夫看到这些非常愤怒,他认为非洲的留学生不对苏联政府的付出表示感恩,反而不满苏联的社会,在西方媒体上颠倒是非,污蔑他们,于是在他们的心中积累了很久对非洲留学生不满也终于爆发。苏联人民也痛骂黑人:“黑人留学生是白眼狼,忘恩负义”。
苏联政府决定不再把这些黑人当座上宾,在红场游行后不久,苏联就开始取消黑人留学生的福利待遇,断了他们的补贴,取缔了“黑人学生会”组织。
苏联开始对那些每天无所事事喝酒闹事、打架斗殴、对苏联女人图谋不轨的黑人留学生统统遣返回他们自己的国家。经过苏联针对黑人留学生强有力的打击下,在苏联国内再也看不到闹事的非洲留学生了。
在当时,非洲留学生在苏联相当于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只要有苏联男性在街上看到有黑人与苏联女孩在一起,不管他们是不是情侣关系,都会被默认是黑人留学生骚扰苏联女性,转而被暴打一顿,久而久之,那些跟黑人留学生有结束的女性会被苏联人骂,说她们是比低等性工作者还要低贱的存在。
到后来,苏联政府也选择站在苏联人民那边,只要有苏联女孩跟黑人留学生谈恋爱,就会被开除。苏联的司机和服务员也拒绝为黑人留学生提供服务,与黑人发生冲突,警察也会看着黑人留学生被打,在旁边拍手称赞。
苏联急功近利的做法,没有回报反而成为了被攻击的把柄。很多黑人灰溜溜的回到自己国家,表达对苏联的失望,大批非洲留学生批判苏联的教育,认为他们“种族歧视”。
苏联政府的雷霆手段也是让非洲留学生望而生畏,斥巨资却得到这样结果。上演一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一定带给苏联一个沉痛的教训。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
- 高淳古柏:双百共建社区行 凝青聚力促发展
- 博弈激烈、分化加剧 上海楼市新政落地调查丨深度
- 原创35岁老将马龙宣布生涯重大决定,刘国梁批准,王皓遗憾
- 成人自考有入学考试吗?
- 高长力:以精品奉献人民,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 躬耕教坛育桃李
- 逐梦绿茵 快乐成长——峨眉二小夺冠之旅
- 促进交流合作 多方助推“一带一路”人才发展
- 慈利: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人才高地
- 2023年度宝山区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资助申报工作开始啦!
- 支持年轻人敢闯敢试 上海将愈发精彩
- 数商兴农!韶关三年将培育逾万名高素质电商人才
- 讲好国家级新区故事 兰州新区递出“名片”全球吸粉
- 托福阅读满分3阶段
- 强作风 展新貌 常德市城管执法支队开展军事化集训
- 违规组织学科培训,查处!
- 11月1日起试行!河北部署开展经营主体除名标记工作
- 老人术后体内发现5颗牙和牙套,直至离世仍有1颗未取出
- 成都高新区:加速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区
- 女子为减肥连吃3月胡萝卜变“小橘人”,当事人:还搭配姜黄粉一起吃;医生:被染色了
- 刚刚揭晓!厦大教授入选!5年将获资助2500万元
- 名单公布!黄石这些企业上了红黑榜→
- 台风“三巴”影响北部湾,北海提升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至二级
- 吃喝都在路边?闵行这个物流园区外货车扎堆,居民吐槽半夜启动噪声大
- 反思后的小鹏,像华为?还是像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