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安市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打通村居治理神经末梢
通讯员 吴允峰
近年来,泰安市司法局围绕加强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乡村困难群众获得优质法律援助、促进乡村法律服务多元化,融入国家法治建设中心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扎实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建设,深化乡村“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多元化开展乡村振兴法治文化活动。
建立三项机制提升村居工作成效
建立实体平台保障机制。各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设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站、工作室,整合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人民调解员等资源参与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将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为广大群众提供“窗口化、综合性、一站式”公益性法律咨询、矛盾纠纷调处、法律援助等服务。通过落实村居法律顾问制度,与“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工作互联互补,打通社会治理“神经末梢”,激活乡村“法治细胞”。全市聘请974名村法律顾问,对3722个行政村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贯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建立能力提升机制。通过集中培训、分散培训、网络培训等不同形式,对全市村居“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开展国家政策、社情民意及相关法律业务专题培训。及时邀请权威专家讲授民生法律要事及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增强“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
建立成效考评机制。制定《“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考核办法》,统筹兼顾多方利益诉求,按照“谁使用谁考核”原则,村级组织对不履职、不尽责的法律顾问有“一票否决”权利,确保考核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真正实现考核结果群众满意、被考核人服气。
工作创新提升村居服务质效
宁阳县探索实践“1471”长效运行机制。宁阳县建立“1471”机制,通过每年最少1次“法律服务进村”活动、开展4次法治讲座、举行7次现场法律咨询、建立1个法律服务微信群的模式,深入开展基层法律服务,取得良好效果。2020年宁阳县司法局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
泰山区以片区为中心打造“法律服务中心”。泰山区积极探索公共法律服务社区发展新模式,对临近社区,根据人口密集程度,对公共法律服务集中规划,优质供给,在全区范围内积极打造片区“法律服务中心”,每个片区法律服务中心配备一名专职法治副主任,管理片区法律事务。目前,已打造完成6家“片区法律服务中心”。实现了“政府出钱买服务、法律顾问尽义务、群众免费享服务”。
岱岳区实施公证服务进村居和法援服务提前介入制度。岱岳区司法局制定《关于进一步优化基层公证服务的实施意见》,开展“公证服务进村居”试点工作,与5个试点社区签订服务协议,推动公证法律服务向村居延伸,打造“岳公证 岳放心”特色公证服务品牌。对涉及三农问题的法律服务,试行法援提前介入制度,开通法援“绿色通道”。2022年受理法律援助案件629件,刑事295件,民事334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860多万。
围绕一山一水增强村居法治供给
“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打造法治景区。市委依法治市办印发了《“法治泰山?国泰民安”法治景区品牌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考虑山区特点,通过建设景区乡村法治“微景观”,丰富山区乡村法治文化。围绕汶水、东平湖建设戴村坝“人水法”文化苑法治文化基地、湖区法治文化广场、东平湖法治苑,开展“一链式”法治护航东平湖生态保护活动。每村配备1名法援联络员,以点带面,实现“应援尽援”。
“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抓好“带头人”培养好“明白人”。通过实施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程,选拔聘任“法治带头人”和“法律明白人”16950人。每年举办市级“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能力提升培训班。让农村“两人”切实融入乡村法治建设大局,充分发挥作用,当好学法用法的“辅导员”、普及法律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情报员”和矛盾纠纷的“调解员”。2023年一季度“带头人”、“明白人”调解农村民事纠纷1128件,调解成功率98%。在全市开展了“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双十佳”评选活动,20名“带头人”“明白人”荣获2022年度泰安市乡村振兴“双十佳”称号。
“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赶好“文化大集”。通过开展普法宣传“赶大集”活动,组织乡村“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赶乡镇农贸大集,设咨询台,现场围绕农村多发的宅基地权、婚姻赡养、财产继承、邻里纠纷、征地拆迁、土地承包流转等问题义务解答。至2023年3月以来共计开展“文化大集”活动528场,解答群众咨询19536次,发放法治宣传材料4万余份。2月4日,肥城市司法局在边院镇举办了以“法治灯谜喜闹元宵”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活动,创新了乡村振兴法治同行多元化文化传播方式。
泰安市深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围绕一山一水,紧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主题,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创新工作方式,以法治示范村居建设为基础,以村居法律顾问、公证服务基层为保障,以“带头人”“明白人”建设为抓手,以法治文化建设为媒介,不断提升村居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举报/反馈
上一篇:宁国市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显成效
下一篇:崇实书院师生赴华东师大孟宪承书院开展“城市文化与发展”四地书院互访项目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
- 高淳古柏:双百共建社区行 凝青聚力促发展
- 博弈激烈、分化加剧 上海楼市新政落地调查丨深度
- 原创35岁老将马龙宣布生涯重大决定,刘国梁批准,王皓遗憾
- 成人自考有入学考试吗?
- 高长力:以精品奉献人民,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 躬耕教坛育桃李
- 逐梦绿茵 快乐成长——峨眉二小夺冠之旅
- 促进交流合作 多方助推“一带一路”人才发展
- 慈利: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人才高地
- 2023年度宝山区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资助申报工作开始啦!
- 支持年轻人敢闯敢试 上海将愈发精彩
- 数商兴农!韶关三年将培育逾万名高素质电商人才
- 讲好国家级新区故事 兰州新区递出“名片”全球吸粉
- 托福阅读满分3阶段
- 强作风 展新貌 常德市城管执法支队开展军事化集训
- 违规组织学科培训,查处!
- 11月1日起试行!河北部署开展经营主体除名标记工作
- 老人术后体内发现5颗牙和牙套,直至离世仍有1颗未取出
- 成都高新区:加速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区
- 女子为减肥连吃3月胡萝卜变“小橘人”,当事人:还搭配姜黄粉一起吃;医生:被染色了
- 刚刚揭晓!厦大教授入选!5年将获资助2500万元
- 名单公布!黄石这些企业上了红黑榜→
- 台风“三巴”影响北部湾,北海提升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至二级
- 吃喝都在路边?闵行这个物流园区外货车扎堆,居民吐槽半夜启动噪声大
- 反思后的小鹏,像华为?还是像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