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厌学,该如何破局,这几点必须知道
孩子的厌学是一种向我们发出的信号,需要我们注意。然而,需要明确的是,孩子的厌学问题并非仅仅由家庭原因导致,它有许多元素的综合作用。可以确认的是,厌学并不是孩子的个人问题,而是孩子发出的信号,提醒我们他们遇到了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并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要如何提供帮助呢。
孩子需要自我调整的空间。杜威教育家认为,未成熟状态是生长的首要条件。每个人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需要从粗糙和失误的阶段开始,只有通过这些经历,才能汲取经验进行自我调整,从而不断提高表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父母过于关注孩子的小错误,不断批评、不满和纠正,就有可能限制孩子的思维和能力。
父母应该批评的是孩子屡次犯错或者不知悔改,而不是错误本身。意识到错误比错误更重要。孩子如果长时间被动的被父母提醒,而非自我发现错误,就很容易缺乏主见。被父母催促的孩子容易出现厌学情绪。我们应该扮演父母的角色,尊重孩子的本性,让他们顺其自然地成长,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只有当我们保持淡定时,孩子才能不感到焦虑,全身心投入到探究世界和自我调整的过程中。
父母的信任和理解是孩子的强心剂。在青春期,建立自我认同感是孩子最关键的任务。他需要感受到外界的喜爱、信任、关注和理解,这是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心理滋养,只凭自己是不足够的。当孩子无法在家庭和学校中得到充分的滋养时,他们可能会沉迷于某些事物以逃避内心的痛苦和挫败感,并试图获得一种对自己的掌控感。
但如果孩子在家庭和学校能够得到滋养,这些问题可能会得到缓解。虽然孩子通过使玩手机,沉迷游戏来获得自我认同,但这种行为只是暂时缓解,最终他可能会沉浸于绝望的无价值感中。因此,我们必须满足孩子成长所需的心理营养,让他们相信,他们可以从父母那里获得所需的爱和支持。
我们应该成为孩子的支持者和容器,而不是让他们背负我们的痛苦和伤害。
黄仕明老师曾说过一句话:“作为成年人的父母,更像是一个容器,通过观察和包容孩子的焦虑,将这部分内容接住并转化,从而促进孩子的成长”。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情况通常恰恰相反。我们不自觉地将我们的痛苦和忧虑转嫁到孩子身上,要求他们承担并背负。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即由于父母焦虑想要控制孩子,结果孩子表现更糟糕,从而使父母更加焦虑。
举报/反馈
上一篇:河南省鹤壁市第一所本科高校新校区主体竣工
下一篇:重庆市渝中区市场监管局公布2022年智能电子产品等8种产品监督抽查情况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
- 高淳古柏:双百共建社区行 凝青聚力促发展
- 博弈激烈、分化加剧 上海楼市新政落地调查丨深度
- 原创35岁老将马龙宣布生涯重大决定,刘国梁批准,王皓遗憾
- 成人自考有入学考试吗?
- 高长力:以精品奉献人民,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 躬耕教坛育桃李
- 逐梦绿茵 快乐成长——峨眉二小夺冠之旅
- 促进交流合作 多方助推“一带一路”人才发展
- 慈利: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人才高地
- 2023年度宝山区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资助申报工作开始啦!
- 支持年轻人敢闯敢试 上海将愈发精彩
- 数商兴农!韶关三年将培育逾万名高素质电商人才
- 讲好国家级新区故事 兰州新区递出“名片”全球吸粉
- 托福阅读满分3阶段
- 强作风 展新貌 常德市城管执法支队开展军事化集训
- 违规组织学科培训,查处!
- 11月1日起试行!河北部署开展经营主体除名标记工作
- 老人术后体内发现5颗牙和牙套,直至离世仍有1颗未取出
- 成都高新区:加速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区
- 女子为减肥连吃3月胡萝卜变“小橘人”,当事人:还搭配姜黄粉一起吃;医生:被染色了
- 刚刚揭晓!厦大教授入选!5年将获资助2500万元
- 名单公布!黄石这些企业上了红黑榜→
- 台风“三巴”影响北部湾,北海提升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至二级
- 吃喝都在路边?闵行这个物流园区外货车扎堆,居民吐槽半夜启动噪声大
- 反思后的小鹏,像华为?还是像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