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谁是最强“双非”?

栏目:安全教育  时间:2023-01-15
手机版

  原创 发现优质高等教育 软科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以学科为齿轮,铿锵启程。147所“双一流”高校秣马厉兵,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伟大目标奋勇进军。而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非“双一流”高校同样斗志昂扬,以独具特色与优势的学科实力蓄势以待,其中不乏冲击一流的“种子选手”。

  9月21日,正式发布。榜单包括96个一级学科,涉及484所高校的5035个学科点。占据了338席的非“双一流”高校成为“最好学科”建设的生力军,更有不少高校拥有冠绝群雄的顶尖学科,令人欣喜。本文分别提取了非“双一流”高校的上榜学科数与顶尖学科数,让我们一览这些高校的不凡学科实力!

  上榜学科,竞逐一流!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发布的是在该学科排名前50%的高校。能够上榜的高校学科,无疑有着较强的学科水平,上榜学科数量更是高校综合学科实力的有力证明。

  本次排名中,非“双一流”高校共有上榜学科1883个。扬州大学实力卓绝,以37个上榜学科领跑非“双一流”高校,上榜学科数与重庆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两所“双一流”并列全国第22位;深圳大学紧随其后,凭借36个上榜学科彰显学科竞争力;广州大学则以31个上榜学科位列第3,表现亮眼;江苏大学排名第4,共有30个上榜学科;浙江工业大学和青岛大学各有27个学科,并列第5。此外,福建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的上榜学科数也均在20个及以上,学科水平比肩不少“双一流”高校。

  

  

  

  

  

  TOP3扬州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再铸辉煌,学科建设成效尤为出彩。以农见长的扬州大学在本次排名中展现了强劲的农学实力。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3大学科均位列全国前5。37个上榜学科涵盖了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学科建设全面开花。近年来,扬州大学按照“发展工科、提升医科、振兴文理、强化农科”的建设思路,分类分层推进学科建设,学科总体实力稳居国内百强且位次持续攀升。以“深大速度”闻名的深圳大学近年来学科水平疾驰攀升,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本次排名中,深大新闻传播学、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艺术学理论7个学科均进入全国前10%,其中光学工程、艺术学理论成功跻身全国前5。卓越的学科成就,已然成为深圳大学迈向一流的“垫脚石”。奋发有为的广州大学,争创一流的脚步从未停歇。迈入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征程(2021-2025)以来,广州大学紧紧围绕“到2025年综合办学实力进入国内高校前75—85名,到2035年进入国内高校前50名,到2050年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创新型大学”的宏伟目标砥砺奋进,稳步向强。本次排名中,广大以31个上榜学科的优异成绩大绽光芒,网络空间安全、公共管理、天文学等学科在全国名列前茅。

  

  图源:扬州大学

  此外,江苏大学、浙江工业大学、青岛大学在本次排名中勇夺佳绩,凸显实力。江苏大学的龙头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排名全国前5%,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稳居全国高位,核心竞争力举目可见。浙江工业大学的学科建设同样成绩骄人。化学工程与技术、工商管理两大学科成功进入全国前10%行列。应用经济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等学科在本次排名中也表现不俗,均位居全国前20%。青岛大学系统科学学科仅次于北京交通大学,排名全国第2,已然成为学校学科建设的一张王牌;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独具特色,位居全国第6。

  除了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师范类、医药类、农林类高校中也涌现了不少特色鲜明的学科健将,为这些非“双一流”高校大力夯实了高质量发展之基。

  理工类高校中,广东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学科实力斐然。作为广东省属理工科大学的“长子”,广东工业大学于2021年提出实施“1+2+3”攀撑计划学科提升工程,得到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广工学科提升工程。本次排名中,广工凭借21个上榜学科成为省内理工高校的佼佼者。学校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设计学4个学科均位列全国前10%,工科实力大放异彩。百廿芳华,帧帧如画。走过了120年沧桑岁月的南京工业大学,学科发展的脚步亦日渐扎实壮阔。本次排名中,南京工业大学共19个学科上榜,其中外国语言文学、力学、光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则是首次上榜,成绩不俗。南工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彰显一流实力,紧跟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3所“双一流”高校,排名全国第4,成为学校加速驶向一流的有力驱动。

  

  图源:广东工业大学

  师范类高校中,福建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表现优异。历经百载春秋,福建师范大学的学科水平愈发向强向优。26个学科上榜,数量比肩北京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昌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一众“双一流”高校,位居师范类非“双一流”高校榜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音乐与舞蹈学等学科也均位居全国上游,为福师大学科建设筑起了高峰。植根齐鲁文化沃土,山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学校的心理学学科稳居山东高校第1,排名全国第7,较2021年进步了6名,建设成效显著。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凸显水平,跻身全国前5%。此外,学校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地理学等学科也彰显优势,稳中有进,成为山东师范大学乘势而起迈向一流的底气与动力。

  南方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在医药类高校中拔得头筹,学科实力领先群雄。诞生于抗美援朝烽火硝烟中的南方医科大学,近年来学科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本次排名中,南医大以14个上榜学科位居全国医药类高校第1位,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等学科均处于全国前列,为南医大的一流之路稳基固本,筑梦引航。首都医科大学的上榜学科数在全国医药类高校中排名第2,共有13个上榜学科。其中护理学、临床医学2大领军学科均进入排名前5%,分别位居全国第3、第5位,展现了雄厚的医学实力。

  

  图源:南方医科大学

  农林类高校中,福建农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实力凸显,强势崛起。福建农林大学以19个上榜学科位居农林类非“双一流”高校首位,数量与华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两所“双一流”高校并列。畜牧学学科首次上榜,林业工程、植物保护、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优势学科均在全国前10之列,整体表现可圈可点。从百年风雨中走来,湖南农业大学砥砺前行,不忘使命,深耕厚植农学学科,成绩斐然。本次排名中,湖南农业大学12个学科上榜,其中园艺学学科进入排名前20%,位列全国第8;马克思主义理论、环境科学与工程、兽医学3个学科首次进入榜单,作物学学科稳步发展,畜牧学学科进步明显。接续百年奋斗新征程,湖南农大正奋楫扬帆,向着建设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逐浪而行。

  顶尖学科,勇冠群雄!

  顶尖学科为排名全国前2名或者前2%的高校学科。能够当选顶尖学科,意味着学科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首屈一指。根据统计,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共有91所大学的240个学科点入选顶尖学科。其中非“双一流”高校占据6席,上海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山西医科大学(特种医学)、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青岛大学(系统科学)、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文学)这6所高校各有1个顶尖学科。山西医科大学的特种医学则是首次入选顶尖学科。

  戏剧与影视学学科排名全国共有33所大学上榜,上海戏剧学院与南京大学位列前2名。上戏学科实力独占鳌头,摘得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冠军头衔,霸主地位不可撼动。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上戏与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并列评为A-,处于国内艺术院校学科建设第一方阵。山西医科大学的冠军学科特种医学发展势头强劲,颇具入围“双一流”建设学科的实力。今年9月,山西省副省长张复明在学校干部大会上还特别强调,要集中优势资源,着力打造特种医学等学科高峰,聚力构筑临床医学等学科高原,力争在“双一流”建设中取得新突破。以特种医学王牌学科为引领,山西医科大学定将不负众望,勇创一流。

  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南京艺术学院,经风雨而茁壮,历沧桑而弥坚,现已成为国内外卓有影响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学校顶尖学科美术学在本次排名中位列全国第2位,仅次于中央美术学院。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南艺美术学获评A等级,学科建设独树一帜。青岛大学的顶尖学科系统科学由张嗣瀛院士创建,是青岛大学重点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也是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山东省一流学科、山东省特色重点学科。该学科凝聚了一批治学严谨、奋发向上的高素质科研人员,取得了大量的具备国际水准的科研成果,优异的排名表现当属实至名归。

  西南政法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近年来狠抓学科特色发展,学科影响力日益攀升。作为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科彰显优势,进入排名前2%,位列全国第4位。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西政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四所高校法学学科共同入围A档学科,也是重庆市唯一入围A档的学科,堪称法学实力担当。国际化特色鲜明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外国语言文学、全球经济治理、涉外法治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基地。学校的王牌学科外国语言文学稳居国内第一阵营,紧随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浙江大学,排名全国第4。此外,学校的应用经济学、法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排名也稳定在全国前20%,工商管理等学科近两年排名有较大提升,学科发展整体态势向好。

  

  图源:西南政法大学

  学科建设始终处在高校长足发展的龙头地位。它不仅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塔基,更是非“双一流”高校抵达一流彼岸的方向盘与风向标。卓著的建设成果、硬核的学科实力,是这些高校砥砺耕耘铸就的华彩篇章,为非“双一流”高校突出重围、冲向一流开启了“加速度”。栉风沐雨秉初心,我们期待更多非“双一流”高校以学科为翅,逐梦一流,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流格局注入新生力量。

  原标题:《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谁是最强“双非”?》

上一篇:2022,见证中国海警的精彩时刻!
下一篇:2022湖南高校经费出炉,六所大学超十亿,三所高校冲击双一流榜单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