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济阳区:探索“全生命周期”社会保障集成服务新模式

栏目:职业教育  时间:2023-11-06
手机版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3日讯 近年来,济南市济阳区以获批全省“人社服务暖1℃”改革创新试点为契机,借力数字济南建设,积极拓展人社领域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场景,创新推出基于自然人的出生、就业、入职、退休、身故“5个一件事”集成办服务事项,实现“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相关经验做法被省人社厅发文在全省推广。“全生命周期”集成办服务窗口强化多方联动,变“独奏曲”为“交响乐”。聚焦自然人“全生命周期”人社服务事项,整合相关部门职能,打破行政壁垒、完善联办机制,推动各类“集成办”事项无缝衔接、有机融合。一是完善“部门联动”机制。成立济阳区“全生命周期”社会保障集成服务领导小组,由分管区委常委、副区长任组长,由人社局牵头,统筹编办、人社、民政、财政、行政审批等部门,各负其责、协同联动,畅通服务渠道、凝聚工作合力,为社会保障集成服务提供组织保障。二是梳理“联办事项”清单。整合就业、民政、卫健等社会保障数据资源,打破部门、层级、区域限制,梳理形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登记、社会保障卡申领、医疗救助金给付、入职手续办理等联办事项38件,实现“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次提交、多方复用”。三是密织“一门办理”网格。坚持“无缝衔接、全面覆盖”,在市民中心综合服务大厅、7个街道(镇)及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设立20多个综合服务窗口,成立500余个村级便民服务点,完善帮办代办机制,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全天候、全方位人社领域“集成式”服务。依托“爱山东”推动就业一件事集成办强化数字赋能,变“群众跑”为“线上办”。坚持以数字赋能为主线,打通数据共享渠道,推动“全生命周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由“线下办”向“线上办”转变。一是突出集成化办理。依托“爱山东”“山东通”平台,强化社会保障集成服务数据资源开发应用,促进数据共享、流程优化、业务协同,推出出生、就业、入职等“五个打包一件事”集成办服务事项,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济阳方案。二是突出便捷化查询。依托工行、建行等城区银行便民服务点,设置社保卡办理网点23个;同时,开发推行“温暖人社e家人”小程序,扎实推动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转型,架起了人社系统与自然人“对话渠道”,打通了人社领域高频查询事项的“最后一公里”。三是突出定向化推送。组建“服务专员队伍微信群”,由服务专员负责,搜集相关部门信息,定期向符合条件的群众和企业推送有关扶持政策,精准推行“免申即享”服务模式,实现“政策找人、定向推送、不申也享”,累计解决社保缴纳、职称申报等问题120余个。强化靶向施策,变“老大难”为“特轻松”。针对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堵点痛点,强化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最大限度“减证明、减环节、减时限”,人社服务便捷度大幅提升。一是细化“流程指南”。围绕“部门联办事项”,立足于零基础、零障碍,对“5个一件事”办理程序进行全面优化组合,汇总办理流程、申请表单等关键要素,梳理形成“一拖五”式的标准化、规范化服务指南,确保办事企业群众一看就懂、一填就对、一次办成。二是强化“无证利民”。以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为契机,积极拓展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等应用场景,创新通过后台推送、部门核验、告知承诺等措施,将业务办理流程优化为“数据共享、证照自动获取、办理完成”,推动实现“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转变。三是深化“门口即办”。接续下放审批权限,推动150余服务事项向街镇、社区、村居等一线延伸,把服务窗口设置群众的家门口,不断扩大基层网点知晓度,打造形成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的人社便民服务圈,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全域通办。闪电新闻记者 董洁 通讯员 王帅 李世忠 报道举报/反馈

上一篇:福建博物院上演“背诗热”
下一篇:前三季度青海省进出口总值34.5亿元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