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研社《汉罗大词典》出版发行 为“一带一路”再添语言之桥

栏目:职业教育  时间:2023-09-28
手机版

  与会嘉宾共同为《汉罗大词典》揭幕 李家渔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欧拉中心罗马尼亚语部赠送《汉罗大词典》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楚群力、王红):9月16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汉罗大词典》在北京举办的“语言与人类文明”论坛上正式发布。该词典填补了我国汉语—罗马尼亚语大型语文工具书的空白。论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外研社承办。在新书发布仪式上,中国辞书学会会长、北京语言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宇明,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胡志钢,《汉罗大词典》主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罗语译审李家渔,外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外研社社长王芳,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柯静,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欧拉中心罗马尼亚语部主任吴敏共同为新书揭幕。李家渔和王芳共同向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欧拉中心罗马尼亚语部赠送了词典。《汉罗大词典》的罗马尼亚语审订专家、北京外国语大学丁超教授,词典编写团队主要参与者之一、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董希骁也参加了此次活动。王芳向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赠送《汉罗大词典》外研社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汉罗大词典》罗马尼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也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的重要成员之一。在论坛上,李家渔作了题为“汉外语言工具书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专题发言。他从语言交流、文明互鉴、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的视角,阐释了汉外词典对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以及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此外,他还和与会者分享了词典的编纂历程。该词典由国内外诸多罗语专家、汉语专家和辞书研究专家共同参与完成。在李家渔几十年积累的丰富鲜活的汉罗互译双语语料的基础上,外研社和编写团队于2016年正式启动了《汉罗大词典》出版项目。词典的编写和出版得到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机构和院校的支持。“语言与人类文明”论坛嘉宾合影词典共收录单字条目6,854 条,多字词条约56,300 条。词典注重规范性、系统性和时代性,从收字、收词、释义以及配例等方面进行了多项专题研究和审订。除了汉语常用词汇、常见百科词条以及大量专名和术语外,词典还收录了一部分反映当代社会新事物、科技新成果的新词语、新义项、新用法以及被大众广为接受且已经进入大众语文生活的网络语汇。值得一提的是,词典不仅包含大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术语、汉语成语和谚语、典故、名人名言、古诗词名句等,还包括一些反映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新成就以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思想、新理念的时政语汇和语句。该词典词条义项完整,释义精准,示例丰富,实用性强,以用户为中心构建语言学习与应用场景。对于有多个义项的词目,尽力收录全部义项,并根据其使用频率排序。对每一个词目,在给出释义时,除给出基本含义外,也给出引申意义,尽量做到每条释义后都附有例证。《汉罗大词典》主编李家渔已有82岁高龄。1992年,他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资深翻译家”;1990年获得罗马尼亚作家协会和文化部联合颁发的“文学翻译奖”;2003年获得罗中友协颁发的“功勋荣誉证书”。至今他单独或与他人合作翻译出版汉罗互译作品二十余部,累计发表文学作品字数达三百余万字。举报/反馈

上一篇:智慧教育是数字时代的教育新形态
下一篇:郑州阅读人物志丨刘世尧:赏心乐事谁家院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