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绿奋进 赣州蓉江新区擦亮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栏目:职业教育  时间:2023-09-28
手机版

  本报记者 王彩娜肖淑平 黄华出门即公园,入目皆美景。初秋,漫步在赣州蓉江新区的滨江公园,既可见河畔树影、栈道绵延,又可见苇草摇曳、景致错落,一幅秀美的生态文明画卷正不断铺展。PM2.5年均浓度值为2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9%,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在持续的探索实践下,绿色成为蓉江新区高质量发展鲜明的底色。共管联动,高质量发展绿意正浓转角见绿,移步入园。散落于蓉江新区各个城市角落的公园,既提升了城市形象,也让城市变得更宜居。近年来,蓉江新区按照“300米见绿,500米入园”的要求打造公园城市,规划“一廊串区、五脉绿网、多园耀城”的生态景观体系,塑造城景相融的内在肌理。截至目前,全区公园绿地面积达4200余亩,栽种绿化乔木达6.17万株……曾经村落闲散、杂草丛生的城市郊区,蝶变为一座现代山水花园城市。为守护好一方绿水青山,蓉江新区建立产业发展负面清单,制定《赣州蓉江新区产业发展规划》,严格执行新建项目节能环保准入机制。开展“淘汰落后产能行动”,全面摸清家底,对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划的企业实行“退城入园”,一批高能耗企业陆续迁出蓉江新区。自2021年起,蓉江新区打响“美丽蓉江战役”,以项目促进生态环境治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构建共管联动格局,生态环境稳步提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深印刻在蓉江新区的发展基因中。数字赋能,生态环境治理效能跃升数字化和绿色化不仅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趋势,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孪生体,以数字化赋能绿色化,以绿色化牵引数字化,将产生“1+1>2”的整体效应。近年来,蓉江新区积极探索数字技术在生态环保领域中的创新应用,生态环境治理稳步迈向数字化新时代。“每一辆环卫作业车、监察车都安装了GPS定位系统、作业状态记录仪、监控探头信息终端设备等,通过这些监测手段,所有环卫作业设施、作业路线都可以集合于一张电子地图上。”蓉江新区城管分局副局长谭瑞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目前,智慧环卫管理系统已覆盖70余条道路网格、60余座公厕及区内垃圾中转站、270余辆环卫作业车辆、1900余个垃圾桶及500余名环卫人员。同时,蓉江新区积极建设生态环境治理数字化平台。走进蓉江新区智慧城市运行调度指挥中心,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环境噪声等监测数据实时显示在大屏幕上。工作人员在指挥中心就能对全区主要环境质量要素和环境风险等进行全面感知、动态监测和精细化管理。此外,赣州蓉江新区创新推出“蓉贝”小程序,推广“基层治理积分制”,打造“蓉贝积分超市”“蓉贝兑换角”等积分应用场所,拓展居民绿色账户积分兑换模式。通过组建乡镇环委会,选聘环保网格员、社会监督员开展治理监督,建立三级协同攻坚体系,织密基层环境保护工作网络。倚绿生金,绘就富民强村新景或扛起农具下田体验农事,或坐着小火车穿梭于花海,或带着全家老小感受亲子时光……每逢节假日,位于蓉江新区潭东镇迳背村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米花谷”都会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米花谷”项目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称,项目所在的周边迳背村、坳上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了30万元,大量当地劳动力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务工人员每人每月实现增收2400元以上,闯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从“米花谷”驱车前行4公里,便可来到建设正酣的潭东镇龙井村峰韵龙井项目施工现场。作为江西省重点项目、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总投资25亿元的峰韵龙井项目将围绕“农、文、村、养”四大亮点,打造集农业生产、田园观光、文化旅游、亲子研学、康养度假于一体的山水田园名村,进一步推动农文旅融合布局、产城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依托自身良好的生态底蕴,蓉江新区多管齐下拓展“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换通道,努力把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使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举报/反馈

上一篇: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丨春風化雨立德樹人 米易教育事業不斷邁上新台階
下一篇:名校趴|加拿大艾米丽卡尔艺术与设计大学怎么样?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