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动物园改造后首次公开亮相 5000人入园“挑刺”开启首场压力测试

栏目:职业教育  时间:2023-09-16
手机版

  

  游客在狂野非洲区域大象谷走廊观看大象进食

  

  动物园路的小区楼房墙面上,随处可见3D动物围墙画,各种动物元素和巨幅彩绘,成为游客又一打卡点。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倪娜 通讯员 邓丽玲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成熔兴 实习生 刘逸鹏 通讯员 赵银斐 邓丽玲

  9月9日,改造近三年之久的武汉动物园,向市民游客首次公开亮相,举行开园前首次压力测试,邀请行业内相关人士及周边社区居民代表5000余人入园“挑刺”,为“十一”前的开园试运营做足准备。

  首次压力测试人气十足

  虽然是压力测试,仅向部分人群开放,但武汉动物园仍是人气十足。上午8时,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驱车从武昌前往武汉动物园,刚过汉阳大道,前往园区的车流就开始变大。交警早早地上街维持沿线交通秩序,还辟出了三处停车场,供游客停车。

  在动物园大门外一条300多米长的马路上,两侧墙壁上是2000多平方米的动物彩绘,大熊猫憨态可掬,火烈鸟栩栩如生,还有3D版的狮子和犀牛“破”墙而出……可爱的卡通画风已吸引了不少网友前来打卡。

  上午8时30分,首次压力测试正式开放,赵女士带着双胞胎女儿一马当先,检票、过闸、入园,成为当天首位入园的游客。她一边快步追赶如撒野般飞奔而去的姐妹俩,一边欣喜地说,“没想到,入口处的童话王国城堡保留下来了,老大小的时候,我就总带她来游玩打卡,闭园改造这段时间,她总在问我什么时候能再来,等了这么久终于能兑现给孩子们的承诺了。”

  “这次压力测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找问题、听意见。”武汉动物园园长张建新说,“建设基本完工是关键节点,但距离开园迎客,还需要做好相应的查漏补缺和服务配套工作。通过这次压力测试,检验游客出行、进园、游览、餐饮、如厕等承载能力,以便做好相应调整。对于综合管理、动物饲养、导览服务、安全保卫、后勤保障等各环节的工作人员来说,这也是一次实战模拟。”

  武汉动物园化身湿地公园

  走进改造后的动物园,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变得更漂亮了。动物园原址位于汉阳区墨水湖畔,以半岛形式伸入墨水湖北部,又将马沧湖拥入怀中,本身就是一座建于湿地之上的园区,完美彰显了武汉“国际湿地城市”的独特气质。历时近三年的改造工程,将这一特质“发扬光大”:园区入口处是一处大型滨水广场,不仅连着大片自然水域,让人饱览天然湖光水色,还打造有精致的人工“小微湿地”景观,更有样式各异的精致花草小景点缀在沿线和转角。

  从布展角度看,武汉动物园的变化更大:不再以过往的动物分类法划分展区,而是以栖息地重新分为五大主题动物展区,即非洲区、亚洲区、美洲区、大洋洲区和湿地鸟区,此外,还配有儿童互动区、荆楚园林郢趣园。

  各主题展区里饲养着当地物种。比如,以往所有的灵长类都在一个展馆里,但现在按栖息地划分后,非洲的黑猩猩、黑白疣猴、环尾狐猴等住在茂密的刚果雨林区,跟生活在草原的非洲象、长颈鹿等老乡当邻居;亚洲的金丝猴、黑叶猴、长臂猿等住在山林王国,跟拥有竹海的大熊猫、小熊猫一样,都在亚洲区。

  “划分原则的变化,凝聚着以生态自然为核心的深思熟虑。”武汉动物园改造总设计师黄炎介绍,过往的动物分类都是以人的角度来认知,事实上猴子并不知道自己是“灵长类”。栖息地分区则是动物更自然的归属,这更凸显动物园的科学性——作为重要的科研科普场所,它应当向游客多展示野生动物原有的状态。

  “游客是去动物们的家里做客”

  武汉动物园管理处副主任余钢介绍,占地面积67公顷的武汉动物园,在全园总面积几乎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动物笼舍从原有的13868平方米扩大为21980平方米。展示着世界各地动物138个品种,共1100余只。“园区正致力为动物们打造贴近原生态的生活场景,在这里,动物是主人,游客是去动物们的家里做客。”

  在场馆设计上,武汉动物园还尽量模仿动物们的原属地风貌,比如,大洋洲区重点营造了袋鼠喜欢的草地、沙地,刚果丛林则是高大茂密的森林效果,亚洲区种有大量竹子……这些景观效果的植物选择,都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使用了大量乡土植物。而非洲区的阿拉伯狒狒馆就打造为沉浸式古埃及风貌,外场由黄色岩石造型墙壁垒砌而成,草地繁茂,树木和石块组合而成的攀爬架分布其中,为狒狒们模拟出干燥的草原风貌。内场具有浓郁的异国风情,通过一面巨大的观览玻璃,游客可以看到黄沙覆盖的阿拉伯“平原”、高耸的方尖碑以及铭刻着象形文字的古旧石壁。

  据悉,改造后的武汉动物园,在全园主路、管理通道之外,还设计了一条空中的游览栈道,作为展区内的参观路线。

上一篇:霍邱二中:凝心聚力勇创佳绩 乘势而上再启华章
下一篇:自考学位英语如何报考?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