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推动宿迁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作出更大贡献

栏目:职业教育  时间:2023-09-03
手机版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8月29日宿迁讯 8月29日上午,宿迁召开“推动宿迁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作出更大贡献”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专场,会上介绍了宿迁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取得的成就,以及下一阶段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住建局、市水利局、市交通运输局、泗洪县人民政府、市洋河新区参加了本场发布会。

  

  今年上半年,全市“三农”工作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达230.7亿元、129亿元,可比增幅均为4.9%,增速高于全省平均1个百分点。

  

  上半年粮食生产首战告捷,夏粮面积444.7万亩、同比增加0.8万亩,总产量171.7万吨、同比增加0.2万吨;生猪出栏量155万头、存栏量178.4万头,分别同比增长15.7%、3.2%,超额完成省定任务。今年以来,新建成高标准农田47.8万亩,完成投资12.9亿元,同比增长3.3%,全市高标准农田累计占比达76.2%。全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达到68%。

  

  常态开展“五看一查一帮助”活动,今年先后排查解决疑似辍学、因病减收等问题800个;对“十三五”原建档立卡户继续执行市级“三代一补一资助”政策,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1.4亿元。上半年,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53.3万元。以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为引领,建成联农带农产业化联合体39家,带动8万多户农户成为产业链“合伙人”,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万元,同比增长6.9%。城乡收入比进一步缩小,1.56:1,全省最优。制定三大片区“十四五”整体帮扶规划,编制完成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服务三大领域项目清单,今年编排实施项目109个,完成投资11.52亿元。

  

  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三群四链”建设。上半年,全市在建农业重大项目139个,年度计划投资128.3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45个;稻米产业链纳入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群链综合产值达476.1亿元、同比增长11.8%。上半年,全市70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额171亿元、同比增长6.6%;累计挂牌创业板、新三板、江苏股权交易中心的农业企业91家,居全省前三。上半年,全市休闲农业综合收入27亿元,增长42%,农产品网络销售105亿元、增长31.4%。持续加大“宿有千香”品牌打造,组织2023宿有千香·霸王蟹春季产销对接活动,品牌农产品销售额突破3.8亿元,同比增长26.7%。

  

  集成布局改厕、污水和垃圾治理等项目资源,片区化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成农村生态河道1602公里,累计改建农村户厕7.6万户。编排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农村段)重点建设项目九类139个,年度计划投资155.8亿元,目前完成投资69.9亿元,廊道城乡融合示范样板初步展现。

  

  今年承担省以上涉农改革事项19项,在全省率先实施农业设施确权登记和抵押贷款,累计办理农业设施所有权证书62本,发放贷款1.24亿元;创新推出“农园贷”“一村一品贷”等特色贷款,支持农业主体融资42.1亿元。获省推荐以公共空间治理为主题申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创新推广乡村公共空间治理2.0版图表工作法。累计完成乡村公共空间治理项目4043个,完成投资398.1亿元。稳妥推进“三块地”改革,探索实施宅基地地票、房票“双票制”,累计制发房票42张、地票328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机构建设实现县区全覆盖,试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55宗、2240亩,亩均最高成交价32万元。上半年,全市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成交额突破20.9亿元,同比增长184%。

  

  下一步,宿迁将立足优势点、找准发力点、提升薄弱点,坚定不移走好农业强市之路,全面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打造高质高效产业,加快培育农业强市“增长极”。按照园区化、融合化重点方向,推动全供应链优化、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持续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品牌效益。守住面积和产量“两道关口”。统筹抓好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确保粮食和蔬菜面积稳定在900万亩、140万亩以上,产量保持在400万吨、150万吨以上。抓好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新建与改造提标工程,年内新(改)建高标准农田32万亩以上。加快建设分子育种公共创新平台,进一步提升种源创新能力。坚持群链和品牌“两大方向”。推进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更大力度开展群链招商,推动“三群四链”延链强链。年内农业主导产业群链综合产值超940亿元。启动农产品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巩固提升“宿有千香”品牌影响力。

  

  建设宜居宜业乡村,积极探索农业强市“新路径”。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加快推进乡村建设行动,让农民享受到更高品质的生活。整体推进厕所革命。以行政村为单元,实施整镇整村推进,着力健全长效管护机制,确保户厕改一个、成一个。年内完成5.9万户农村户厕改建。加快提升村庄环境。坚持全域推进乡村环境整治,着眼“四沿”“五旁”等重点区域,深入开展村庄垃圾清理行动,切实提升村庄环境质量。集成打造美丽乡村。按照“点线示范创建、面上集成推进、打造美丽组团”路径,重点围绕黄河廊道、“醉美湖湾”等重点区域,统筹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集成打造特色田园乡村、绿美乡村、水美乡村,形成和美乡村组团示范引领。

  

  做好富裕富足文章,不断提升农业强市“含金量”。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举,进一步强化监测帮促,健全农民增收机制,推动集体经济稳健发展。不断拓展富民渠道。常态开展“五看一查一帮助”,精准落实“三代一补一资助”等低收入人口帮促政策。以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为统领,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持续增强农民就业创业支持力度,确保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较高增速。持续提升善治水平。不断探索自治德治法治智治“四治融合”模式,放大清单制、红黑榜等有效经验,规范提升积分制等做法。年内运用积分制管理的村达200个以上。推动村居多元增收。深入实施村集体经济发展四项工程,推广“小田并大田”改革经验,拓展土地托管等发展路径,确保年内村均经营性收入增幅超10%。激发农村改革动力。持续跟进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申创,推进“空间+”集成探索,有序引导“土地位移”,探索空间资源整合新路径;推进“资源代管”“农事托管”,探索空间资源多元化经营新路径,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上一篇:培育新时代青年科技人才:新政策的引领 对《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
下一篇:2023年8月22日,一起早读云南!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