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从通史到断代史再到人物传记

栏目:职业教育  时间:2023-07-11
手机版

  我整理了从中国通史到中国断代史到对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人物的人物传记的有代表性的比较经典的书、一定程度上能读下去的书。有些人物传记,尤其是远古时代的人物缺乏史料,从而甚至只能列出一些传记文学(即偏小说类的书)来“滥竽充数”,这类书很少,此类书大多都标记上了“*”号。这里由于我个人水平十分有限,且并非历史专业出身,只是兴趣索然,不对这些书籍做评论,以免贻笑大方。但作为非历史研究人员来说,以下书籍远远够用了。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白寿彝版中国通史系列”(共12卷22册)和“中国断代史系列”(共15部20册,包含了南版《南明史》和套装前后两种《清史》),凡两套书,可以说是目前中国史学研究学术价值最高的通史系列和断代史系列专著,都是上海人民出版社的标志性史学工程,都是史学界锻铸的两座文明丰碑。这两套书我各买了两套,一套阅读,一套收藏。为了增加可阅读性和可学习性,对其中部分选本增加了“可作为替换版本”的史学专著作为补充,列于原书之后(共5部6册)。“断代史系列”还有一部分古老的选本,算是该系列的发轫之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放在正式名单的后面了,也都很不错(共9部13册)。我从这两套“通史”和“断代史”以及补充本中受益颇深,强烈推荐阅读。这两套书对于非专业历史读者来说,已属高阶阅读。如需从入门开始,这两套书之后列有从入门到进阶的书单,可以参考。

  一、通史和断代史

  (I)“白寿彝版中国通史系列”(上海人民出版社)(12卷22册)

  01、《导论》(1)(白寿彝)02、《远古时代》(1)(苏秉琦)03、《上古时代》(2)(徐喜辰、斯维至、杨钊)04、《中古时代:秦汉时期》(2)(白寿彝、高敏、安作璋、廖德清、施丁)05、《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何兹全、黎虎)06、《中古时代:隋唐时期》(2)(史念海、陈光崇)07、《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2)(陈振)08、《中古时代:元时期》(2)(陈得芝)09、《中古时代:明时期》(2)(王毓铨)10、《中古时代:清时期》(2)(周远廉、孙文良)11、《近代:前编(1840-1919)》(2)(龚书铎)12、《近代:后编(1919-1949)》(2)(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II)“中国断代史系列+”(上海人民出版社)(20卷(=15+5)26册(=20+6))

  01、《中华远古史》(王玉哲)、《夏商西周社会史)(晁福林)02、《殷商史》(胡厚宣、胡振宇)、《商文明》&《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夏商社会生活史》(上、下)(宋镇豪)03、《西周史》(杨宽)04、《春秋史》(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童书业)05、《战国史》(杨宽)06、《秦汉史》(上、下)(林剑鸣)07、《魏晋南北朝史》&《 魏晋南北朝史余义* 》(王仲荦)08、《隋唐五代史》(上、下)(王仲荦)09、《宋史》(陈振)10、《辽金西夏史》(李锡厚、白滨)11、《元史》(周良霄)12、《明史》(上、下)(南炳文、汤纲)13、《南明史》(南炳文)14、《清史》(上、下)(郑天挺、南炳文)15、《清史》(上、下)(李治亭)

  *《魏晋南北朝史余义》一文 见王仲荦《 ?华山馆丛稿 》一书

  (因系列之外的童书业《春秋史》、晁福林《夏商西周社会史》、张光直《商文明》《中国青铜时代》和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等也极其优秀,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原套书对应选本的替代品,甚至更好,故列示于此)

  其他候补(一些旧版的收录)(9卷13册):

  01、《中国上古史纲》(王玉哲)02、《古史新探》(杨宽)03、《战国史》(1955年第一版)(杨宽)04、《战国史》(1980年第二版)(杨宽)05、《秦汉史纲要》(杨翼骧)06、《魏晋南北朝隋初唐史》(上)(王仲荦)07、《隋唐五代史纲要(外三种)》(杨志玖)08、《明史讲义》(上、中、下)(郑天挺)09、《清史讲义》(上、中、下)(郑天挺)

  (III)其他版本(由入门到进阶)(一)袁腾飞《这个历史挺靠谱》系列等(①)01、《这个历史挺靠谱1:袁腾飞讲中国史上》(袁腾飞)02、《这个历史挺靠谱2:袁腾飞讲中国史下》(袁腾飞)03、《这个历史挺靠谱3:袁腾飞讲世界史》(袁腾飞)04、《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袁腾飞)05、《袁腾飞讲先秦:战国纵横》(袁腾飞)06、《袁腾飞讲汉末三国》(上、下)(袁腾飞)07、《袁腾飞讲两宋风云》(袁腾飞)08、《袁腾飞讲述塞北三朝:辽》(袁腾飞)09、《袁腾飞讲述塞北三朝:金》(袁腾飞)10、《袁腾飞讲述塞北三朝:西夏》(袁腾飞)11、《袁腾飞讲成吉思汗》(袁腾飞)12、《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美国史》(袁腾飞)13、《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日本史》(袁腾飞)14、《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袁腾飞讲一战》(袁腾飞)15、《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袁腾飞讲二战》(上、下)(袁腾飞)

  (二)陈雨露“金融版中国通史”(②)01、《中国是部金融史》(1、2)(陈雨露、杨忠恕)02、《世界是部金融史》(陈雨露、杨栋)(三)卜宪群版“中国通史”(③)01、《中国通史:从中华先祖到春秋战国》02、《中国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03、《中国通史:隋唐五代两宋》04、《中国通史:辽西夏金元》05、《中国通史:明清》(四)“中国通史大师课”(岳麓书社)(3册)01、《中国通史大师课》(1、2、3)(许宏、胡阿祥、邓小南等)(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学系列教材”系列(④)01、《中国古代史》(第4版)(上)(晁福林)02、《中国古代史》(第4版)(下)(宁欣)03、《中国近代史》(第4版)(郑师渠)04、《中国现代史》(第4版)(王桧林)05、《中国当代史》(第4版)(郭大钧、耿向东)(六)“细讲中国历史丛书”(李学勤、郭志坤)(上海人民出版社)(12册)(两套)(⑤) 01、《中华文明的开端:夏》(郭泳) 02、《镌刻在甲骨上的史诗:殷商》(王进锋) 03、《封邦建国的礼乐世界:西周》(黄爱梅) 04、《大国争霸与士的崛起:春秋》(陈雪良) 05、《百家争鸣的大变革时代:战国》(于凯) 06、《大一统王朝的确立:秦汉》(马孟龙) 07、《碰撞中的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张德文、陈雪良) 08、《灿烂辉煌的开放世界:隋唐五代》(孙英刚) 09、《士大夫的理想时代:宋》(余蔚) 10、《从游牧部落到世界性帝国:元》(温海清) 11、《沉暮与新生:明》(张海英) 12、《从康乾盛世到惊天巨变:清》(冯贤亮)

  (七)“黎东方讲史系列”(黎东方)(上海人民出版社)(9+2=11册)(两套)(⑥)01、《黎东方讲史之续:细说秦汉》(黎东方、王子今、陈文豪)02、《黎东方讲史:细说三国》(黎东方)03、《黎东方讲史之续:细说两晋南北朝》(沈起炜)04、《黎东方讲史之续:细说隋唐》(赵剑敏)05、《黎东方讲史之续:细说宋朝》(虞云国)06、《黎东方讲史:细说元朝》(黎东方)07、《黎东方讲史:细说明朝》(黎东方)08、《黎东方讲史:细说清朝》(黎东方)09、《黎东方讲史:细说民国创立》(黎东方)10、《细说先秦 孔子》(黎东方)11、《细说北洋》(陈锡璋)(八)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系列(10本)(⑦)01、《讲谈社·中国的历史01·从神话到历史:神话时代 夏王朝》(宫本一夫)02、《讲谈社·中国的历史02·从城市国家到中华:殷周 春秋战国》(平势隆郎)03、《讲谈社·中国的历史03·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鹤间和幸)04、《讲谈社·中国的历史04·三国志的世界:后汉 三国时代》(金文京)05、《讲谈社·中国的历史05·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川本芳昭)06、《讲谈社·中国的历史06·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气贺泽保规)07、《讲谈社·中国的历史07·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小岛毅)08、《讲谈社·中国的历史08·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 西夏 金 元》(杉山正明)09、《讲谈社·中国的历史09·海与帝国:明清时代》(上田信)10、《讲谈社·中国的历史10·末代王朝与近代中国:清末 中华民国》(菊池秀明)(九)中信版“新编中国史”(9本、差3本未出完)(⑧)02、《秦汉史:秦帝国的成立》(王子今)03、《魏晋南北朝史:分裂与融合的时代》(张鹤泉)04、《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国,开明开放》(王小甫)05、《宋史:文治昌盛,武功弱势》(游彪)07、《明史:多重性格的时代》(王天有)09、《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李喜所、李来容)(十)"中国通史":“白寿彝史学二十讲”系列(11本)(白至德)01、《蛮荒与启蒙——远古时代》02、《传说与真实——上古时代:夏商周春秋战国》03、《大一统——中古时代:秦汉》04、《大分裂——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05、《大繁荣——中古时代:隋唐》06、《大动乱——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07、《大融合——中古时代:元》08、《最后的辉煌——中古时代:明》09、《帝国余晖——中古时代:清》10、《动荡与变革——近代前编(1840-1919)》11、《转折与新生——近代后编(1919-1949)》(十一)人民出版社“中国历史”系列(目前有11本)01、《中国历史:先秦史》(沈长云)02、《中国历史:秦汉史》(孟祥才)03、《中国历史:三国史》(马植杰)04、《中国历史:两晋南北朝史》(严耀中)06、《中国历史:五代史》(陶懋炳、张其凡)07、《中国历史:辽史》(李锡厚)08、《中国历史:宋史》(周宝珠、陈振)09、《中国历史:金史》(宋德金)10、《中国历史:西夏史》(李蔚)11、《中国历史:喀喇汗王朝史 西辽史》(魏良弢)13、《中国历史:明史》(傅衣凌、杨国桢、陈支平)(十二)“游牧文明与中华史系列”(4册)(刘学铫)01、匈奴帝国02、鲜卑列国03、突厥帝国04、大辽王朝(十三)“文明的历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明)先秦史系列(李学勤)(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5册)01、文明的历程:夏朝(詹子庆)02、文明的历程:商朝(孟世凯)03、文明的历程:西周(张广志)04、文明的历程:春秋(田旭东、周苏平、王美凤)05、文明的历程:战国(沈长云、杨善群)(十四)*其他单行本01、《历史的拐点: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马立诚)02、《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杨宽)03、《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杨宽)04、《中国通史》(上、下)(吕思勉)05、《殷商六百年:殷周革命与青铜王朝的兴衰》(柯胜雨)06、《夏商周简史》(许兆昌)07、《古史探微》(杨宽)、《杨宽史学讲义六种》(杨宽)08、《商族起源与商史探微》(陈昌远、陈隆文)09、《中国的家庭、私有制、文明、国家与城市起源》(裴安平)10、《周礼与“家天下”的王制:以<殷周制度论>为中心》(陈赟)11、《殷辂与周冕》(王国维)12、《晚夏殷商八百年》(李琳之)13、《西周史》(许倬云)14、《西周的政体》(李峰)15、《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与政治危机》(李峰)17、《国史讲话:春秋》(《春秋史讲义》)(顾颉刚、童书业)18、《春秋左传研究》(童书业)19、《春秋史料集》(童书业)20、《春秋战国的社会变迁》(上、下)(晁福林)23、《战国史料编年辑证》(上、下)(杨宽)24、《秦史稿》(林剑鸣)25、《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阎步克)26、《秦汉史》(上、中、下)(文白对照)(吕思勉)27、《三国史》(何兹全、张国安)28、《魏晋南北朝简史》(许兆昌、于薇)29、《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30、《彪悍南北朝1之十六国风云》(云淡心远)31、《五胡十六国》(【日】三崎良章)32、《两晋南北朝史》(吕思勉)34、《北魏史》(杜士铎)35、《隋唐史》(岑仲勉)36、《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37、《隋唐五代史讲义》(郑天挺)38、《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邓小南)39、《宋辽金夏元史》(邓之诚)40、《宋代台谏制度研究》(虞云国)41、《南望:辽前期政治史》(林鹄)42、《东夏史》(王慎荣、赵鸣岐)43、《蒙古帝国》(朱耀廷)44、《元史讲义》(郑天挺)45、《元朝史》(韩儒林)46、《瓦剌史》(白翠琴)47、《明史讲义》(孟森)48、《晚明史》(上、下)(樊树志)49、《南明史》(上、下)(顾诚)50、《清史讲义》(孟森)51、《洪业:清朝开国史》(魏斐德)52、《天朝的崩溃》(茅海建)53、《简明清史》(第一册、第二册)(戴逸)54、《晚清史》(戴鞍钢)55、《中国近代史》(蒋廷黻)56、《草原帝国》(【法】勒内·格鲁塞)57、《棉花帝国》(【美】斯文·贝克特)

  二、改革家、军事家、思想家1. 孔丘《孔子评传》(匡亚明)2. 管仲《管仲评传》(张力)、《管仲评传》(战化军)、《管仲评传》(陈升)3. 李悝见《战国变法运动》(黄中业)4. 吴起《吴起传》(孙开泰)、《历史的灰影:吴起传》(石岱)、《经天纬地:吴起》(姜正成)5. 屈原《屈原》(杨雨)6. 申不害《申不害》(顾立雅)7. 商鞅《商鞅评传》(郑良树)、《真商鞅:成事之道》(程步)、《商鞅评传》(陈启天)、《商鞅大传*》(艾杰)、《商鞅变法研究》(王耀海)、《<商君书>思想研究》(欧阳凤莲)、《<商君书>的成书与思想研究》(张林祥)8. 张仪《强秦弱楚:张仪》(管宝超)9. 范雎《远交近攻:范雎》(管宝超)10. 韩非《韩非评传》(施觉怀)11. 李斯《李斯评传》(尚景熙)、《真李斯:包赚不赔》(程步)、《流血的仕途*》(曹升)12. 贾谊《贾谊评传(附:陆贾、晁错评传)》(王兴国)13. 晁错《晁错传》(刘玉娥)、同上14. 董仲舒《帝国设计师:董仲舒传》(马勇)15. 桑弘羊《桑弘羊评传》(晋文)、《桑弘羊研究》(吴慧)、《桑弘羊传》(马非百)16. 诸葛亮《诸葛亮大传》(朱大渭、梁满仓)、《正说诸葛亮》(柳春藩)17. 陈群见《九品中正制研究》(张旭华)18. 李冲《改革家李冲》(周智海)19. 李林甫《李林甫研究》(丁俊)20. 刘晏《刘晏评传》(鞠清远)、《刘晏传》(孙钦礼)、《大唐财相刘晏*》(余耀华)21. 杨炎《刘晏 杨炎评传》(齐涛、马新)、《杨炎及其两税法研究》(李志贤)22. 范仲淹《范仲淹研究》(诸葛忆兵)、《范仲淹传》(诸葛忆兵)、《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林嘉文)23. 王安石《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邓广铭)、《王安石传》(梁启超)、《王安石评传》(张祥浩等)、《王安石传》(毕宝魁) 、《王安石变法》(漆侠)、《生前事与身后名:王安石评传》(柯昌颐)、《王安石经济变法研究》(李金水)24. 吕惠卿《吕惠卿研究》(汪征鲁等)25. 司马光《司马光评传》(李昌宪)、《司马光和他的时代》(赵冬梅)、《大宋之变,1063-1086》(赵冬梅)26. 苏东坡《苏东坡传》(林语堂)、《苏东坡传》(李一冰)27. 蔡京《蔡京、蔡卞与北宋晚期政局研究》(杨小敏)28. 贾似道《误国奸臣贾似道》(任崇岳)、《晚宋时期财政危机研究》(张金岭)、《贾似道及其文学交游研究》(张春晓)29. 耶律楚材《耶律楚材评传》(刘晓)30. 刘基《刘基评传》(周群)31. 张璁《张璁评传》(顾钟麟、冯坚)32. 高拱《高拱实学实政论纲》(岳天雷)、《高拱与隆庆政治》(赵世明)33. 张居正《张居正大传》(朱东润)、《张居正与万历皇帝》(樊树志)、《张居正评传》(刘志琴)、《张居正评传》(陈启天)、《张居正与明代中后期政局》(韦庆远)、《张居正改革》(肖少秋)、《张居正改革与山西万历清丈研究》(张海瀛)34. 海瑞《海瑞评传》(李锦全)35. 张廷玉《历史上的父子宰相——张英 张廷玉》(纪连海)36. 肃顺《肃顺与咸丰政局》(高中华)37. 恭亲王奕?《恭亲王奕?》(董守义)38. 康有为《康有为评传》(马洪林)、《康有为思想研究》(萧公权)39. 梁启超《梁启超传》(李喜所、元青)、《戊戌变法史》(汤志钧)、《戊戌变法运动透视》(龚国庆)40. 荣禄《荣禄与晚清政局》(马忠文)41. 沈家本《沈家本评传》(李贵连)42. 谭嗣同《谭嗣同》(王儒年)、《谭嗣同与晚清社会》(王夏刚)43. 李鸿章《李鸿章传》(梁启超)、《李鸿章传》(苑书义)44. 张之洞《张之洞评传》(冯天瑜、何晓明)45. 姜尚《姜太公大传》(姜国柱)46. 孙武《孙子评传》(杨善群)47. 韩信《韩信评传》(徐业龙)48. 关羽《关羽大传》(刘艳)49. 岳飞《岳飞传》(邓广铭)、《尽忠报国:岳飞新传》(王曾瑜)50. 韩世忠《韩世忠年谱》(邓广铭)、《韩世忠传》(戈春源)

  三、重要的中国的统治者(里面的书有的因为实在找不到历史专著,就用小说替代了,实在是没办法)

  由于人数众多,先列一个表格,把重要统治者先做整理,这些统治者无疑都对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都值得深思。

  1. 舜帝姚重华《大舜传》(徐北文)、《舜帝大传》(李亚东)2. 夏禹姒文命《大禹传》(李德书)、《酷说大禹》(江群)、《禹帝大传》(李亚东)3. 商王成汤《商汤伊尹文化概览》(潘建荣)、《商汤灭夏》(王中一)4. 商王盘庚《盘庚迁都》(刘金玉、徐光)5. 商高宗武丁《武丁王朝*》(杜承汇)、《妇好皇后与“武丁中兴”*》(李荣太、周宏)6. 商纣王帝辛《商纣王帝辛传》(和氏璧)7. 周文王姬昌

  8. 周武王姬发《周武王姬发百谜》(惠焕章、陈战鹏)9. 周公旦《周公评传》(辜堪生)、《周公研究》(吕庙军)10. 周宣王姬静《宣王中兴》(王向辉)11. 楚武王熊通《楚武王*》(刘保昌)、见《楚国简史》(王伟)、见《楚史传奇》(司皓君、靳宝)12. 齐桓公姜小白《2600年前的大国崛起:齐桓公称霸天下》(姜明星)、《齐桓公称霸》(战化军)、《一匡天下齐桓公》(吴闲云)13. 晋文公重耳《流浪君王晋文公》(吴闲云)14. 秦穆公赢任好见《秦史稿》(林剑鸣)、《大秦史》(覃仕林)、《大秦帝国开国谋略新解》(常峰瑞)、同“秦始皇”15. 楚庄王熊侣《问鼎中原楚庄王》(吴闲云)16. 吴王阖闾《横空出世吴阖闾》(吴闲云)17. 越王勾践《越王勾践新传》(杨善群)、《破局入杀越勾践》(吴闲云)18. 魏文侯魏斯见《魏国史》(李玉洁)19. 赵武灵王赵雍《赵武灵王评传》(靳生禾)、《赵武灵王传》(庞善强)、《胡服骑射赵武灵王》(张大可、徐兴海)20. 秦献公赢师隰同“秦穆公”21. 秦孝公嬴渠梁《秦并天下》(渤海小吏)、《跟秦孝公学管理*》(郭帅谦)、同“秦穆公”、同“秦始皇”22. 秦惠文王赢驷同上、同“秦始皇”、《战国说客双雄》(姜安)、《只随我心:正说大秦芈月》(李雪)23. 秦昭襄王嬴稷同上、同“秦始皇”、《雄霸天下:大秦帝国之崛起》(夏秋冬)24. 吕不韦《吕不韦传》(林剑鸣)、《吕不韦评传》(洪家义)25. 秦始皇嬴政《秦始皇帝大传》(安作璋、孟祥才)、《秦始皇传》(张分田)、《秦始皇大传》(郭志坤)、《千古一帝秦始皇》(王立群)、《秦始皇帝传》(马非百)、《秦始皇传》(顾颉刚)、《秦皇创制》(马平安)26. 西楚霸王项羽《项羽评传》(赵曙光、程相崧)27. 匈奴冒顿单于《大漠雄鹰:冒顿单于传》(海风)28. 汉高祖刘邦《汉高帝大传》(安作璋、孟祥才)、《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工受益阶层研究》(李开元)、《刘邦大传》(陈文德)、《刘邦正传》(周启元)29. 汉高后吕雉《无冕女皇:吕后》(王立群)、《刘邦背后的女人:吕后》(何香久)、《吕后*》(臧知非)、《汉兴:从吕后到汉文帝》(李开元)30. 汉文帝刘恒《开创中国历史上第一盛世的:汉文帝》(郭家)、《民富而国安:汉文帝、贾谊、汉景帝、晁错评传》(黄新亚)31. 汉景帝刘启《汉景帝评传》(王子今、焦南峰)、《文景之治》(王子今)、《文景之治》(徐卫民)、《汉景帝传》(王川)32. 汉武帝刘彻《汉武帝大传》(安作璋、刘德增)、《汉武帝评传》(庄春波)、《制造汉武帝》(辛德勇)、《汉武帝评传》(罗义俊)、《汉武帝传》(杨生民)、《汉武帝》(黄留珠)、《汉武帝》(林剑鸣)、《汉武帝和他的时代》(姜鹏)33. 汉宣帝刘询《被遗忘的传奇:汉宣大帝》(令狐马)、《昭宣时代》(宋超)、《昭宣中兴》(张军峰)、《汉宣帝传》(李峰、闫喜琴)34. 汉元帝刘奭《盛衰苍茫:汉元成二帝传》(朱绍侯)、《汉元帝传》(杨波)35. 新帝王莽《王莽传》(孟祥才)、《王莽评传》(周桂钿)、《细说王莽》(孟祥才)、 《王莽理想政治研究》(陈忠峰) 、《王莽新政》(葛承雍)、《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朱永嘉)36. 汉光武帝刘秀《汉光武帝大传》(安作璋、孟祥才)、《刘秀传》(黄留珠)、《汉光武帝刘秀评传》(曹金华)37. 汉明帝刘庄《汉明帝研究》(张鹤泉)38. 蜀汉昭烈帝刘备《刘备传》(张作耀)、《刘备不是传说》(剑眉枉凝)39. 魏武帝曹操《正说曹操》(柳春藩)、《曹操传》&《曹操评传》(张作耀)、《说曹操》(王仲荦)、《国之枭雄:曹操传》(张磊夫)40. 魏文帝曹丕《魏文帝曹丕传论》(宋战利)41. 吴大帝孙权《正说孙权》(柳春藩)、《孙权传》(张作耀)42. 晋宣帝司马懿《正说司马懿》(柳春藩)、《司马懿传》(朱子彦)、《司马懿评传》(叶毓洲)43. 晋武帝司马炎《生忧死乐:晋武帝司马炎》(尹康庄)、《果敢刚毅:司马炎》(姜正成)、《晋武帝司马炎》(福原启郎)44. 后赵明帝石勒《石勒评传》(李智文)45. 魏武悼天王冉闵《北地沧凉:冉闵大传》(荆洚晓)46. 前秦世祖苻坚《苻坚评传》(曹剑)、《风云南北朝之苻坚》(周思源)、《前秦史》(蒋福亚)47. 后燕成武帝慕容垂《五燕史》(赵红梅)(暂无)、见《燕鸣鲜卑:慕容家族传》(杨益)48. 宋武帝刘裕《宋武帝传》(张金龙)、《气吞万里:南朝第一帝刘裕大传》(麦老师)、《嗜血战神:刘裕大传》(疯狂的博士)49. 宋文帝刘义隆《治世盛衰:“元嘉之治”与“梁武帝之治”初探》(杨恩玉)、《元嘉之治》(孙峰、孙艺真)50. 宋孝武帝刘骏《天命风流:刘骏评传》(明轩公子)51. 齐武帝萧赜《萧赜评传》(林晓光)52. 梁武帝萧衍《梁武帝及其时代》(赵以武)、《萧衍》(许辉)、《萧衍评传》(庄辉明)、同“宋文帝”53. 梁昭明太子萧统*《萧统评传》(曹道衡、傅刚)54. 梁元帝萧绎*《萧绎评传》(陈志平、熊清元)55. 陈武帝陈霸先《图说陈霸先》(蒋伯良)、《陈武帝传*》(龙耳东)、《陈霸先研究文集》(谢文柏等)56.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道武帝拓跋珪》(庞善强)、《北魏平成时代》(李凭)、《拓跋珪传》(苏西恒)57.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武帝拓跋焘》(李佳栋)、同上58.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文成帝拓跋濬》(喻洋)、同上59. 北魏文明太后冯氏《千古一后:北魏文明太后》(周思源)、《北魏冯太后传》(景有泉、赵毅)、同上60.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魏孝文帝传》(刘精诚)、《拓跋宏评传》(程维荣)、《魏孝文帝评传》(肖黎)61. 北周文帝宇文泰同“北周武帝宇文邕”、《彪悍南北朝之铁血双龙会》(云淡心远)62. 北周武帝宇文邕《北周史稿》(雷依群)、《盛世的序曲:南北朝的最后五十年》(一苇)、《逐鹿天下:北齐和北周四十年争霸史(526—581)》(姜狼)63. 隋文帝杨坚《隋文帝传》(韩昇)、《隋文帝评传》(施建中)、《隋文帝大传》(梁满仓)、《被低估的圣王:杨坚大传》(云淡心远)64. 隋炀帝杨广《隋炀帝传》(袁刚)、《隋炀帝大传》(郭志坤)、《隋炀帝评传》(韩隆福)、《隋炀帝的真相》(胡戟)、《隋炀帝:生平、时代与遗产》(熊存瑞)65. 唐高祖李渊《唐高祖传》(牛致功)、《唐高祖皇帝传》(刘恩惠)66. 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传》(赵克尧、许道勋)、《唐太宗传》(袁英光、王界云)、《李世民评传》(郑学檬、卢华语等)、《唐太宗皇帝传》(陈志贵)、《细说唐太宗》(黄纯艳)67. 唐高宗李治《唐高宗的真相》(孟宪实)、《唐高宗皇帝传》(任爽)、《唐高宗李治传》(北溟玉)68. 则天皇帝武瞾《武则天》(赵文润)、《武则天传》(雷家骥)、《武则天正传》(林语堂)、《武则天本传》(胡戟)、《武则天评传》(赵文润、王双怀)、《武则天大传》(王双怀)、《武则天大传》(罗元贞)69. 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传》(许道勋、赵克尧)、《唐明皇传》(袁英光、王界云)、《唐玄宗的真相》(阎守诚、吴宗国) 、《唐玄宗评传》(刘文瑞)、《大唐玄宗时代》(赵剑敏)、《盛世魂》(赵剑敏)70. 唐肃宗李亨《唐肃宗评传》(任士英)、《未完成的中兴:中唐前期的长安政局》(胡平)71. 唐代宗李豫《唐代宗皇帝传》(刘希为、景有泉)72. 唐德宗李适《唐德宗评传》(刘玉峰)73. 唐宪宗李纯《唐宪宗皇帝传》(李天石)、《元和中兴》(张立)74. 唐武宗李炎《唐武宗 唐宣宗皇帝传》(王德忠)75. 唐宣宗李忱同上76. 后梁太祖朱温《后梁太祖朱温传》(曹书杰)77. 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唐庄宗李存勖传》(戴仁柱、马佳)、《后唐庄宗李存勖传》(杨军、方正已)78. 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明宗李嗣源传》(戴仁柱)79. 后周太祖郭威《周太祖郭威评传》(薛庚环)80. 后周世宗柴荣《柴荣是个好皇帝》(姜狼)、《乱世明君周世宗》(文晓璋)、《周世宗柴荣评传》(薛庚环)81.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耶律阿保机传》(李锡厚)82. 辽承天太后萧绰《萧太后评传》(李景屏、李丹林)83. 西夏景宗元昊《元昊传》(白滨)84. 南唐先主李昪《南唐先主李昪年谱》(诸葛计)85. 南唐后主李煜*《李煜传》(田居俭)86. 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传》(张家驹)、《宋太祖皇帝传》(毛元祐、雷家宏)、《宋太祖大传》(刘耕荒)、《宋太祖传》(王育济、范学辉)87. 宋太宗赵炅《宋太宗皇帝传》(张其凡)、《王立群读<宋史>之宋太宗》(王立群)88. 宋真宗赵恒《宋真宗皇帝传》(汪圣铎)89. 宋仁宗赵祯《宋仁宗-共治时代》(吴钩)、《宋仁宗 宋英宗皇帝传》(黄燕生)、《宋仁宗和他的帝国精英》(郭瑞祥) 、《汴梁如梦正繁华:宋仁宗那朝那人那事》(梁志宾)、《温柔的盛世:宋仁宗时代》(雪满弓刀)90. 宋神宗赵顼《宋神宗皇帝传》(仲伟民)、《宋神宗》(迟振汉)91. 宋哲宗赵煦《宋哲宗皇帝传》(王菡)92. 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 宋钦宗皇帝传》(任崇岳)、《宋徽宗传》(伊沛霞)93. 宋高宗赵构    《宋高宗传》(王曾瑜)、《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寺地遵)、《南渡君臣:宋高宗及其时代》(虞云国)、《岳飞和南宋前期政治与军事研究》(王曾瑜)、《宋高宗新论》(何忠礼)94. 宋孝宗赵昚    《宋孝宗皇帝传》(陈国灿、方如金)、《宋光宗宋宁宗时代》(虞云国)95. 宋理宗赵昀     《宋理宗研究》(张金岭)96.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女真金国的百年风云:开国卷》(东吴春秋)97. 金太宗完颜吴乞买   同上98. 金海陵王完颜亮  《完颜亮评传》(周峰)、《完颜亮传》(姚海山、刘肃勇)99. 金世宗完颜雍    《金世宗传》(刘肃勇)100. 元太祖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传》(朱耀廷)、《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传记与研究》(余大钧)、《成吉思汗传》(冯承钧)、《成吉思汗传》(符拉基米尔佐夫)101. 元世祖忽必烈   《元世祖忽必烈传》(朱耀廷、赵连稳)、《忽必烈传》(李治安)102. 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妥懽帖睦尔传》(岳树森)103.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传》(吴晗)、《洪武大帝朱元璋传》(陈梧桐)、《朱元璋传》(商传)、《朱元璋传》(张宏杰)、《朱元璋评传》(黄冕堂、刘锋)、《草根的逆袭:朱元璋》(覃仕林)、《平民皇帝朱元璋》(毛佩琦)104. 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传》(晁中辰)、《马上天子》(杨林)、《永乐大帝》(蔡石山)、《永乐皇帝朱棣》(商传)、《永乐大帝朱棣》(毛佩琦)105. 明仁宗朱高炽《洪熙帝 宣德帝皇帝传》(姜守鹏)106. 明宣宗朱瞻基  《宣德皇帝大传》(赵中男)、同上107. 明英宗朱祁镇《明英宗传》(赵毅、罗东阳)、同下108. 明代宗朱祁钰《正统帝 景泰帝皇帝传》(白新良、王琳、杨晓雷)109. 明宪宗成化帝《成化皇帝大传》(方志远)、《成化帝皇帝传》(习书仁、赵兴元)110. 明孝宗朱祐樘   《弘治皇帝大传》(郭厚安)111. 明嘉靖帝朱厚熜  《嘉靖皇帝大传》(林延清) 、《明世宗传》(卜键)、《嘉靖传》(胡凡)、《嘉靖皇帝大传》(林乾)、 《嘉靖革新研究》(田澍)112. 明隆庆帝朱载垕  《隆庆皇帝大传》(韦庆远)113. 明万历帝朱翊钧  《万历传》(樊树志)、《万历十五年》(黄仁宇)、《万历皇帝大传》(曹国庆)114. 明崇祯帝朱由检  《崇祯传》(樊树志)、《崇祯皇帝大传》(张德信、谭天星)、《崇祯帝大传》(晁中辰)、《崇祯皇帝传》(苗棣)115. 清太祖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传》(阎崇年)、《清太祖传》(周远廉)116. 清太宗皇太极   《清太宗全传》(孙文良、李治亭)、《皇太极》(徐彻、董显声)117. 清摄政王多尔衮  《清摄政王多尔衮全传》(周远廉、赵世瑜)118. 清孝庄皇太后   《辅佐大清三代帝君的幕后女人:孝庄皇后》(孟昭信)119. 清世祖顺治帝   《少年天子痴情君:顺治帝》(周远廉)、《顺治写真》(陈捷先)120. 清圣祖康熙帝   《康熙大帝》&《康熙评传》(孟昭信)、《康熙皇帝传》(白新良等)、《康熙传》(蒋兆成、王日根)、《康熙盛世与帝王心术》(姚念慈)121. 清世宗雍正帝   《雍正传》&《雍正帝》(冯尔康)、《朕知道了》(傅淞岩)、《雍正写真》(陈捷先)、《雍正研究》(史松)、《大改革家雍正:反对利益集团实录》(梅朝荣)、《雍正的公共治理之道:基于财政改革的视角》(陈永成)、《再说雍正》(金恒源)122. 清高宗乾隆帝   《乾隆正传》(郭成康)、《乾隆皇帝大传》(周远廉)、《乾隆皇帝传》(白新良)、《乾隆传》(唐文基、罗庆泗)、《乾隆帝》(孙文良、张杰、郑川水)、《乾隆帝及其时代》(戴逸)、《饥饿的盛世》(张宏杰)、《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孔飞力)123. 清仁宗嘉庆帝   《嘉庆帝皇帝传》(关文发)、《嘉庆皇帝》(喻大华)124. 清宣宗道光帝   《道光帝皇帝传》(孙文范等)、《道光皇帝》(喻大华)125. 清文宗咸丰帝   《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宁》(茅海建)126. 清慈禧皇太后   《美丽与哀愁:一个真实的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徐彻)127. 清德宗光绪帝   《光绪皇帝》(徐彻)、《光绪传》(孙孝恩、丁琪)128. 袁世凯      《袁世凯传》(李宗一)  129. 孙中山      《孙中山评传》(林家有、张磊)、《孙中山评传》(茅家琦等)130. 蒋介石《蒋介石与现代中国》(陶涵)131. 蒋经国      《蒋经国传》(陶涵)132. 毛泽东      《毛泽东传》(逄先知、金冲及等)133. 邓小平      《邓小平传(1904-1974)》(杨胜群等)、《邓小平时代》(傅高义)

上一篇:暑假中制订这样一个周计划,并持之以恒,学习能力变强看得见
下一篇:“好故事”高考满分作文《听寰宇,述华夏》,惊艳开头就值20分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