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因儿子脑瘫离家,母亲独自养大病儿,还把他送进北大和哈佛

栏目:职业教育  时间:2023-05-22
手机版

  1988年,武汉教师邹翃燕顺产一个健全的男婴,添丁本是大喜事,可医生一句话让这个家庭愁云密布。

  医生说这个孩子重度脑瘫,没有抢救的意义。

  

  邹翃燕的丈夫脸色灰暗,沉默之后,理智选择放弃。

  “不!不能放弃!”邹翃燕却跳起来反对。

  因为她坚持要治这个脑瘫儿,丈夫跟她离了,丢下妻儿不管了。

  万万没想到,19年后这个脑瘫儿竟然考进了北大,2016年又进了哈佛。

  邹翃燕创造了奇迹,她独自一人,不但把脑瘫儿治好了,还把他培养成精英。

  

  01 这个脑瘫儿还能活下来

  1988年,武汉教师邹翃燕结婚了,婚后生活如天堂般美好。

  不久她怀孕了,十月怀胎生下一个儿子。

  然而,儿子的降生直接让她从天堂掉到了地狱。

  这是一个被医生判了“死 刑”的孩子。

  

  邹翃燕当时是顺产,但是孩子宫内窒息,出生后没有一点动静,医生马上对他进行抢救。

  可是5天后,医生遗憾地对邹翊燕夫妇说:“我们尽力了,这孩子重度脑瘫,没有抢救的意义和价值。”

  邹翃燕夫妇一听呆若木鸡。

  “这个孩子若能长大,也是要么痴呆,要么瘫痪,你留下他,不仅他会很痛苦,而且他会拖累你一辈子,你这一辈子可能就毁在这个孩子身上了。”

  邹翃燕听了心如刀绞,泪如泉涌,她的丈夫脸色惨白。

  

  当邹翃燕把孩子抱到手上时,母性顿时被唤醒,她心中有个声音在叫嚣:“他活着,我是妈妈,我不能放弃,我要他活。”

  于是,她就不停地絮絮叨叨跟孩子讲话。

  她给孩子起的小名叫豆豆,她说:“豆豆,我是你的妈妈,你在妈妈肚子里待了10 个月,还没见过妈妈呢。你睁开眼睛,看看妈妈吧,妈妈希望你能勇敢、坚强、快乐活下去,睁开眼睛看看吧。”

  “你还记得妈妈给你读的诗,唱的歌吗?妈妈给你吃的所有好吃的吗?

  妈妈以前从来不吃动物肝脏,可是在你眼睛发育的时候,妈妈走很远的路,买新鲜的猪肝做来吃,一吃就吐,为了你,吐完我再吃,希望你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你睁开眼睛看看吧。”

  

  突然,邹翃燕感觉手上的孩子动了一下,像小猫一样哼了一声。

  病房里的人说:“那是你的幻觉。”

  可是当她起身的时候,奇迹真的出现了,孩子竟然“哇”的一声哭出来了。

  医生说:“哭出来就好,有救了,他能活下,至于活不活得好,那就看你的了。”

  但是无论怎样,孩子能活,邹翃燕就特别开心。

  

  02 父亲丢下他不管了,母亲为他撑起一片天

  然而,邹翃燕的丈夫始终沉默,他认为既然医生都认为没必要治,孩子活着是个拖累,他理智地要求放弃。

  可是邹翃燕却把孩子护在怀里,死活不同意。

  丈夫急了,放下狠话:“你要留下他,将来有什么事都你管。”

  “我管就我管!”邹翃燕一口答应。

  

  可她没想到丈夫真的这么狠心,和她离 婚,离家走了。

  从此,邹翃燕和儿子相依为命。

  丈夫的离弃让她痛苦,而儿子的情况让她恐惧。

  医生说他非傻即瘫,他要是傻,他这辈子怎么活?

  幸好,邹翃燕是教语言的教师,她特别知道,语言对于一个孩子智力开发的重要意义。

  

  于是她每天就抱着儿子絮絮叨叨,一边做一边说:“看妈妈吃饭,妈妈张嘴了,看这是绿色的蔬菜,很美味哟。”

  3 个多月的时候,她在家里挂满了气球,她把儿子抱在怀里,指着气球跟他说:“看,这是红色、绿色、蓝色,白色。”

  她天天跟儿子说,慢慢地,让儿子找。

  “豆豆哪个是红气球?”

  

  豆豆虽然脖子立不起来,但用眼睛可以找,他眼睛盯着那个红气球,就不动了。

  邹翃燕顿时惊呆了,儿子能听懂她的指令,并且能够准确地辨别颜色,那说明他不傻!

  这让邹翃燕信心倍增。

  

  但是从 6 个月开始,豆豆也呈现明显的脑瘫的症状,就是流口水,四肢无力,不能坐,不会爬,到了 1 岁多了还站不住, 2 岁多的时候才可以蹲在那,但是不能走路。

  医生诊断为左偏瘫,他走路都是侧拖着走的。

  后来医生给邹翃燕建议,说做推拿可以促进脑神经的发育, 3- 6 岁是脑瘫康复的最佳时期,一定不要错过。

  

  03 为儿治病,她身兼数职,爱却心狠

  所以从 3 岁开始,每两天邹翃燕就带儿子,去医院做一次推拿康复治疗。

  那时儿子每次推拿是 5 块钱,一个月下来光推拿费就几十块。

  而邹翃燕那时的工资就100多块钱,为了养儿子,给他治病,邹翃燕日子过很辛苦,为了多挣钱,她身兼数职。

  她一天同时打三份工,主职是在学校工作,下班后又去做社会培训,同时还做了5年保险业务员。

  

  在那段日子里,她总是行色匆匆,几乎没有慢慢走路的时候,都是一溜小跑,跑着去上课,跑着去做培训,跑着接孩子,跑着去买菜。

  有亲友心疼她,问她一天身兼数职,这么苦这么累,是怎么做到的?

  邹翃燕无奈地说:“遇到了这些事儿,我不扛,谁扛?只有我去管,只有我去做。”

  邹翃燕说其实她的坚强,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那个小小的孩子,他的隐忍。

  

  3 岁的孩子,两天做一次医疗推拿,医生的手很重,六七个大人围着他,捏手的捏手,捏脚的捏脚,捏头的捏头,按得很疼。

  而这种痛疼要持续一个小时,看到小小的儿子,经常在病床上发抖,她的心好疼好疼。

  很多孩子治不下去,或者坚持不了,除了家庭经济的原因,时间的困难,很大一个问题就是家长。

  看着孩子治疗那么痛苦,那么遭罪,家长要能忍。

  

  豆豆经常临去医院,就求妈妈:“妈妈今天不去行不行?今天我生病了。”

  “今天下雨了,天气不好了,妈妈,你今天也病了,我们不去,我们明天去行不行?”

  邹翃燕听了心疼得眼泪都出来了,但是医生告诉她:治永远比不治要好!

  就是因为这句话让她觉得一定得坚持下去,无论多么难,她不想后半生,活在悔恨之中。

  

  这个康复治疗一直持续到豆豆6岁多。

  在他 5 岁多的时候,有一天他突然说,“妈妈,你看我会蹦。”

  其实他就是那么双脚踮了一下,他激动地拉住所有人说:“阿姨,你看我会蹦。”“叔叔,你看我会蹦。”

  大家都特别奇怪,这么大小孩会蹦算什么?

  但是他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居然可以蹦了。

  

  所以这种治疗对他虽然来得慢,但是真的还是有效果。

  接下来,邹翃燕想要儿子将来,过有尊严的,正常的生活。

  她开始对儿子进行一些训练,如握笔、使用筷子。

  对普通很简单的训练,对豆豆来说,却是特别艰难的一个学习过程。他拿筷子根本就握不住,脑和手协调运作,他学了一年。

  有时豆豆发脾气不肯练,不认真,邹翃燕特别生气,甚至打过儿子很多次。

  

  豆豆的姥姥觉得邹翃燕太心狠了,但是邹翃燕含着泪说:“没有办法,我不心狠,他就没有希望,将来就没有正常的生活。”

  然而这个紧抓训练的狠心母亲,在儿子学习上却是放手的。

  她一直陪伴儿子,和他玩游戏,给他读书,教他认字。从小豆互爱读书,他识字比别人多,阅读量比较大,邹翃燕对他学习蛮有信心。

  

  04 对孩子学习放手却培养出了学霸

  她不陪孩子做作业,儿子有问题,她甩锅,结果却成就了优等生。

  上一年级之前,邹翃燕就给豆豆买了一本字典,教会他查字典,然后告诉他,有语文方面的问题问字典,它是你的家庭老师。

  有时候儿子问:“妈妈这个词怎么念呀?”

  “问字典。”

  “妈妈,你不是中文系毕业的吗?”

  邹翃燕说:“是,妈妈是中文系毕业的文盲,只会打 100 分,然后写自己的名字。”

  

  因为数学老师有时候,会要求家长给孩子出应用题的卷子,然后让孩子做,做完家长改。

  但她是从来都不出卷子。

  她教儿子自己出卷子,让他自己出,自己改。

  豆豆只好自己出卷子,做完之后,邹翃燕就给他 100 分。

  有一次,第二天他放学回来说:“妈妈你挨批评了。班里有两个家长挨批评,你是错误比较严重的一个。我有两道题做错了,你都没看出来。”

  

  邹翃燕笑着说:“题是你自己出的,也是你自己做的,为什么要批评我呢?我觉得我的儿子做这样的题,就是该 100 分。”

  “以后不管你什么样的题目来给我改,我就是给 100 分,我只会给100 分。”

  从那以后,豆豆自己养成了习惯,自己出题,做完然后自己验算检查,确保准确无误,再来给妈妈打这 100 分。

  他也不想妈妈老挨批评。

  久而久之,他就有了自己的责任心,他会觉得,学习是他自己的事,不是妈妈的事。

  所以邹翃燕从不陪孩子做作业。

  

  转眼间到了2007年,邹翃燕的儿子以660分考上了北京大学。

  当她收到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激动的浑身颤抖,她把通知书抱到胸前,喜极而泣。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有一个好结果。

  而邹翃燕的儿子北大毕业之后,又硕博连读,出来工作一年之后又申请了哈佛法学院,哈佛毕业,他从国外回来,现在广州工作。

  

  05 结语

  豆豆是个不幸的孩子,一出生就脑瘫,但他却又是个幸运的孩子,因为他有一个好母亲,坚定不移爱他,既坚毅,有耐心又懂教育。

  在父亲理智选择放弃他时,母亲邹翃燕却傻傻的选择坚持,不放弃。

  问她为什么?她说了一句很感人至朴的话:“因为我是妈妈呀。”

  无私而伟大的母爱给了豆豆重生,是他康复的动力和成长的源泉。

  

  邹翃燕用生命去爱儿子,但却不溺爱,为了让他以后过正常有尊严的生活,对他进作严酷的训练,当他做不好放弃时,邹翃燕甚至会打他。

  豆豆每一步成长都来之不易,母亲的狠心却让他学会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从而自强不息。

  邹翃燕目光长远,深知“父母之爱,应为子计长远。”有的时候当妈的,爱在心里,有的事情不狠不行。

  

  她是一个很有教育方法的母亲,在别的父母备着救心丸陪孩子写作业时,她却放手,不陪写作业。

  她教孩子方法,让他自己找答案,不改作业,由他做错,挨批评,却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从而明白学习是他自己的事。

  

  豆豆成才后,邹翃燕也退休可以享福了,但她却心有大爱,继续发光发热,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和育儿方法,分享给更多的家庭,更多的家长,更多的孩子,给他们鼓励和信心,希望能启发、影响他们,使他们能够长得更好一些。

  邹翊燕,伟大的母亲!向您致敬!

  母亲节来临之际,祝愿全天下母亲喜乐安康!

  举报/反馈

上一篇:相当重要!5个考研不为人知的重要真相
下一篇:莫让考评“科研热”伤了医者“赤子心”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