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宿不超5公里,10分钟必到…高新成外老师,陪伴学生考上双一流

栏目:职业教育  时间:2023-04-21
手机版

  一群以校为家的老师,怎么能把学生带不好?

  成都市高新区成外高级中学(简称高新成外)有个很“有趣”的现象,绝大多数老师都住在学校里,少数老师住校外,但住宿距离也不超过学校5公里。

  学生有需求,10分钟内一定到,

  22:30的校园里,学生也一定能在办公室找到老师,

  同餐制的食堂,学生随时都能抓住老师答疑解惑,

  就像袁老师和她的学生一样,边吃边答疑:

  

  01

  同吃,同住,相互陪伴!

  以这样的模式,一群从全国而来的优秀教师在新航路1号驻扎,带领一届又一届学生“低进高出,高进优出”。

  2020年,高新成外步入向高质量办学的第二个关键节点。学校与成外本部开展一校两区办学,推行“7个一体化”,密切双方联系。

  “7个一体化”:即行政一体化、文化一体化、制度一体化、招生一体化、教研一体化、评价一体化、福利一体化。

  现高新成外党总支书记、副校长胡光华,和老师们一样把家扎在学校里。每天早上步行3分钟到操场,和学生一起跑操,一起晨读,一起吃饭,精神抖擞。

  老师们对胡校的第一印象就是“天天转教室”!有时候上课铃还没响,他已经站在班级门口“盯”晨读了。

  高新成外的老师们,把教学“初心”也用到了极致:“不管有没有课,晚上10:30的办公室,学生都能找到老师。”

  

  02

  这两年,高新成外与成外本部加强“7个一体化”,资源共享,深度融合。

  有成外本部老师来到高新成外任教“支援”,有成外本部的教研、试题库、优效课堂等资源共享……

  “7个一体化”,老师们最直观的感受是教研多了,获奖多了,能力提升多了。

  校内的话,基本上每个教研组都会在高新成外与本部两边搞活动。青优杯联合赛课,两边教师互打“擂台”,促进双方教学能力的交流。

  

  校外的话,高新成外专门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给每一位老师提供了更多机会和平台,比如省市区级的课题、赛课、论文、教研、培训等。

  这两年,学校老师们多次在各大平台展露锋芒,拿下一张又一张奖状。

  2022年,学校罗恒老师、曹玉琴老师被市教育局评为“优秀教师”。

  

  

  2022年,高新成外鲁筱老师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成都市“蜀都杯”高中历史教师优质课赛课特等奖。

  

  2022年,高新成外高三英语组获高新区第六届“领航杯”团队比赛一等奖。

  据不完全统计:

  截止2022年底,高新成外获得国家、省、市、区级荣誉共26项,包括3项国家级、6项省级、17项市级荣誉。学校教师参赛、讲座、论文获奖、指导学生获得区级以上奖项达170余项,发表论文120余篇。

  2021年、2022年,高新成外连续两年在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中成绩突出,被成都市教育局评为“优秀学校”,证明了该校的办学质量、办学实力“过关”。

  

  

  “优秀学校”是成都市教育局对全市高中高考质量出口的唯一表彰,是对学校高中教育教学水平最科学、最权威的评价。该奖项的获得,也肯定了高新成外老师们的能力和努力。

  03

  在高新成外“1+N导师制”的推行下,学校每一位老师心往一处使,力往一处攒,他们只存了一个心思“把学生教好”。

  “如果你临时有其它任务,话都不用多说,其他老师只要没课,都会第一时间赶往教室。”

  “遇到学生有问题,这不是一个老师的事情,而是所有老师的事情。”

  “看到其他班学生有情绪问题,也会第一时间交流调解,并在事后第一时间向学生班主任反映。”

  安艳会老师的眼中,高新成外的老师“没有谁比谁更爱学生,每个老师身上都担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不管什么时候,我都很喜欢被学生追着问问题。”

  “有学生课间10分钟围着问,有学生攒够问题晚自习能问一个多小时,还有学生会提前和我预约时间……”

  “不会让学生怕我,但会让学生喜欢英语这门课。尽管他成绩不突出,但依旧能为了学好英语而去背完一本单词词典。”

  英语刘雪老师,关爱式育人,“真的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在教育、在培养。”

  陪伴学生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老师们坚信:当你把足够的耐心、真正的爱心给到学生时,他们感受到了爱,就会提高自己的内驱力,学习力也会被激发出来。

  学校政治老师黄梅,只要同学们需要她的时候,她总在教学楼。

  身为班主任,总是先于学生5分钟到位。高中三年,她一直陪着同学们跑操;上课期间,梅梅老师也总是习惯性到教室看看;每天下午的小班会,每周一下午的班会,每周返校的晚自习,她都陪着学生……

  在她的陪伴下,张同学从成都市3288名跃升为成都市284名,“低进优出”逆袭进名校;不少学生因为她而圆梦理想大学。23年的坚守和陪伴,她把学生送进了清华、北大、复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对外经贸大学等全国双一流名校。

  

  袁潇老师的真心陪伴,让学生学习态度转变,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目标:

  曾经提出不在学校学习的学生,高考取得607分的成绩,考入中国海洋大学;

  曾经因为手机与老师作对的学生,在一诊考试时还只有470分,最后高考538分,考入西南石油大学;

  曾经沉迷游戏的学生,一诊考试时只有496分,最后高考547分,考入成都理工大学;

  曾经中考上普高线不足50%的班级,高考一半以上成绩超重本线,绝大多数超本科线。

  

  学校语文老师张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在“学生一个不落下”的带班思想下,所教学生先后有70多人考入清华、北大、浙大、武大、复旦、南开、川大、悉尼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北舞、央美、央戏等名校。

  

  从入口到出口,年年“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甚至部分学生实现“低进优出”。

  这是每一位老师看得见的教学成果。

  在“以校为家,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师奉献之中,高新成外办学第6年依旧不松懈,学校继续加强落实“优效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质量,让大批学生考上了“双一流高校”。

  目前,高新成外拥有一支“学历高,能力强,情怀浓”的一流师资队伍,硕士学历的教师占比41%。名优教师大部分来自全国各地示范性高中,其中有市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市、县、区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教坛新秀等,参加省、市、区级教学比赛荣获一等奖。他们专业水平过硬、教学业绩突出、师德修养良好。此外还包括了来自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和国内综合性重点高校的硕士生,还有来自欧美名校的硕士们,他们倾尽全力,要给每一个学生满意的成绩。

上一篇:教招笔试练习|教资面试模拟
下一篇:匠心筑梦 精技传承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