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建议将《背影》从课本删除,原因让人无语,网友花式调侃

栏目:职业教育  时间:2023-02-18
手机版

  如果说中小学阶段哪篇文章让我印象深刻,在现代文当中,朱自清先生所写的《背影》让当时的我特别感动。通过他的描述,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一个平凡父亲对孩子无私的爱。

  

  朱自清先生笔下的父亲并非是西装革履,人高马大。在原文中是这样描述的:

  身材肥胖并穿着一套肥大的马褂,脚步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但是就是这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物形象,确实是众多普通人的代表,也是众多平凡父亲的代表。

  书中最让人动容的是父亲给他买橘子的场景,事情虽小,但是情感真挚,让人以小见大,通过这样的细节感受到了父亲对孩子无私的爱。

  所以,当时很多人学了这篇文章之后都由衷地对朱自清先生竖起大拇指,发自内心地感叹他的文学造诣。

  然而就是这样一篇脍炙人口的好文章竟然被大学教授建议从课本中删除。

  丁教授是北京某高校的一名教授,对于朱自清先生所写的《背影》,丁教授却建议将其从课本中删除。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看法,丁教授给出了3点理由。

  一是丁教授认为朱自清先生所描写的父亲的形象不够高大伟岸,而是一个肥胖男人。

  二是丁教授认为朱自清先生对父亲的感情有些浮夸、虚假,因为父亲给自己买了橘子就一阵煽情,没必要。

  三是丁教授认为朱自清先生的父亲为了给他买橘子还翻越栏杆,这种行为明显违反了交通规则,不值得提倡。

  

  所以综上,丁教授建议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从课本中删除。

  听了这3个理由之后,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感受,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无语”。

  毕竟并非所有家庭都经济条件优越, 也并非所有父亲都西装革履、气宇轩昂。相反,朱自清先生笔下的父亲更贴近大众,更接地气,也更加真实,这才是引起读者共鸣的真实描述。

  而且,孩子对父辈的爱难道不应该真挚吗?就是因为懂得感恩,所以哪怕父母为自己做的事情再小,也是父母爱意的表达。所以,朱自清先生对父亲的情感根本不存在任何的虚假或浮夸,而这才是懂得感恩的表现。

  至于违反交通规则,更是让人哭笑不得。众所周知,那个年代的父辈基本上没有接受什么教育,对于法律、交通规则这些知之甚少。我们不能以我们的文化水准去要求父辈,相反,父辈这种发自本心的做法,才能更加真挚地表达出对自己孩子的关心和呵护。

  

  在大家对丁教授的建议感到无语的同时,有的网友十分有才,写了一首歌词对丁教授的这条建议进行调侃,可谓是“引经据典”让人无法反驳。

  如果丁教授冒险片认为朱自清先生的父亲买橘子是违反交通规则,

  那么司马光砸缸就是破坏公物,

  武松打虎就是非法捕杀野生动物,

  孔融让梨就是道德绑架,

  卖炭翁就是非法砍伐树木,

  孟母三迁就是在炒作学期房,

  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就是诈骗,

  女娲补天就是浪费矿产资源,

  愚公移山就是破坏大自然,

  孟姜女哭倒长城就会破坏文物,

  孔子弟子三千,个个没有教师资格证,

  华佗扁鹊都没有行医资格证......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所以如果用现在的眼光特别较真地去看待每一篇文章,那么估计有不少名篇都得从课本移出。但是静下心来想一想,这种思考的角度真的是合理的吗?我们真的有必要如此较真吗?还是说丁教授的这种做法有些故意“钻牛角尖”了呢?

  总的来说,我们评价一篇文章的好坏不能拿100%的完美眼光去评价,而更应该看到文章的闪光点和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而不是拿着放大镜去找它的缺点,始终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那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举报/反馈

上一篇:因字迹潦草,这名考生差点没被北大录取,北大教授寄发录取通知书
下一篇:多省公布高考分数线,文史类为何普遍高于理工类?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