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中文系读书工作是一种什么体验?|《四海文心:我与北大中文系》出版

栏目:职业教育  时间:2023-02-18
手机版

  00:2638位北大中文系学者亲述,示范中文系各专业怎样做研究, 配300余幅图片,含大量珍贵历史照片。

  《四海文心:我与北大中文系(上下册)》

  作者: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年是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建系110周年。为了回顾北大中文系的发展变迁,重温几代学人的身姿与风采,共同探索和创造中文人的未来,中文系策划了中文学人系列主题专访“我与中文系”,并将访谈文字集结成《四海文心:我与北大中文系》。此次参与专访的38位学人,既有白发满鬓仍心系学科的老先生,也有忙碌在讲台与书桌之间的中青年教师。他们讲述着人生道路上的岔路与选择,诠释着个人与世界之间具体而细微的密切关联;他们梳理着治学过程中的难关与灵感,传递着朴素坚韧的中文传统。这是中文学人的一次回顾、总结和反思之旅,沿着先生们学术与理想的历史轨迹,我们得以触摸“活的历史”,感受“真的精神”。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前身是1910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中国文门”。1919年北京大学废门改系,改称“中国文学系”。1937年因抗战全面爆发并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北归,恢复“北大国文系”。1952年院系调整,清华、燕京、中山等大学的相关专业陆续并入北大中文系;1959年,创设古典文献专业。至此奠定中文系文学、语言、文献三足鼎立的格局,符合当代学科规范的“中国语言文学系”诞生。

  北大中文系现有5个本科专业,8个博士授予点,11个教研室,3个学科平台,11个虚体研究机构,2个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交叉领域),拥有全国最完整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制,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雄踞A+评级。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孙珺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孙珺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孙珺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亚妮

  举报/反馈

上一篇: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2020年“申请考核制”博士选拔方式实施细则
下一篇:云南调整高考志愿填报方式!云南省共有高等学校83所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