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大学考研|内大新闻人,一直在路上
近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22届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报告会以线上形式火热举行。
在历时几个月的专业实习中,同学们分赴报社、广播电视台、互联网公司等单位进行专业实践训练,发表了有较高水准的消息、通讯等新闻作品,制作了点击量可观的短视频、H5等新媒体作品,完成了新闻采制、视频编辑、新媒体运营等岗位实训。
谈起实习的经历,同学们有太多的收获和感触想和老师们分享。
在东胜区融媒体中心实习的徐茹说到:“新闻传播不能只考虑网红效应,要了解政策,深入基层,联系实际,在基层深入挖掘,形成报道意识和追踪报道意识,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高慧同学的实习单位是内蒙古日报社经济新闻中心,在实习期间她参与完成了163篇专题报道,其中多篇刊发在《内蒙古日报》头版头条。在党报的实习实践深化了她对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原则的认识,使她“在思想政治、新闻业务方面可以更加明确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做到守正创新,正确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保质保量完成各项重大主题的宣传报道。”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同学们的工作热情、拼搏精神和职业理想”,新闻学系主任刘寒娥教授说。
校外兼职导师、光明日报内蒙古记者站站长高平说:“实习实践拓宽了同学们的知识视野,深化了对国情和区情的认知,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内蒙古日报社媒体融合部主任郝斌说:“对于新闻专业来说,实习环节非常重要,使同学们巩固了所学的专业知识,了解了媒体发展前沿,锻炼了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发现自身在能力方面的缺陷,也有利于大家下一步的职业规划。”
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内蒙古大学新闻学专业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要求,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以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为目标,围绕国家战略与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实践教学中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和素质养成融为一体,使学生在专业实践中切实感受时代巨变,深刻领悟青年人的责任使命,确立为时代书写、为人民立言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追求。
实行跨界驱动,促进协同育人
内蒙古大学新闻学专业以新文科建设为背景,以跨界驱动为着力点,打通高校与政府、媒体之间的合作通道,聚合政府、业界和学界优势资源,构建起“院校驱动、校媒协同、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
内容发布【小白杨内大考研真题辅导】
专注内蒙古大学考研,全平台同名
关注我们获得内大免费真题及报考资讯
在实习基地方面,与新华社内蒙古分社、人民日报内蒙古记者站、光明日报内蒙古记者站、内蒙古日报社、实践杂志社、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以及新浪、腾讯、字节跳动等多家互联网公司合作,共同制订卓越新闻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实习实践基地。
在实践课程方面,先后聘请30余位资深媒体人担任业界导师,邀请新华社记者汤计、光明日报记者高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焦健、内蒙古日报记者郝斌等资深媒体人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将政策教育、国情教育融入教学内容,将实践课程、专业实习与新闻生产相互融通,打造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融于一体的“嵌入式课堂”,使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密不可分、协同一致。
在专业实习方面,将实验室实验与媒体实习对接起来,建立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分散到集成、由实践到实战的进阶式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使协同育人贯穿于专业学习始终。推进了全媒化人才培养,提升学生的全媒体叙事能力、融媒体表达能力、跨媒体协作能力。
强化红色实践,培养卓越人才
内蒙古大学新闻学专业带领学生深入基层、贴近百姓,在行走和体验中认知国家、了解社会,确立为时代书写、为人民立言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追求。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农村牧区、田间地头,在巩固专业理论基础、掌握业务技能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实践、践行“四力”,强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红色新闻思想“思之,为之,解之”的全方位认知与体悟。
实践教学主题化。开展“范长江行动内蒙古行——走进敕勒川草原”“追寻方大曾的足迹”“浑善达克的绿色今昔”“红色老区的绿色崛起——乌审旗生态致富一线调研”“金河镇美丽园区建设”“陶思浩村今昔巨变”等采访活动,使学生了解国情区情,感受伟大巨变,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提高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实践教学项目化。2021年与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内蒙古中心开展五四青年节“新锐青年说” “我来当主播” “新华报刊我来编” “青春中国校园快闪”等系列活动,在媒体人和校内教师共同指导下,以项目制方式完成报刊编辑、新闻播报、视频拍摄等专项工作。与光明日报、大公报合作开展“新闻学子重走长征路”调研采访活动,与内蒙古日报合作开展“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融媒体报道。
实践教学工作坊制。学院建有“汤计典频工作室” “新媒体创意工作坊” “纪录片制作工作坊” “数据新闻工作坊”等多个师生共创工作坊,将理论学习与新闻实践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赛教一体、以赛促教。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及各种学科竞赛,通过产教融合、以赛促教,推动实践教学多元发展。2019至2021年学生参加“互联网+”大赛先后获奖,其中《骑兵:创意赋能乌兰牧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获第七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铜奖。
厚植社会责任,培养家国情怀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内蒙古大学新闻学专业带领师生将红色理想播撒在内蒙古大地上,使思政教育与实践教育互相融通,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零距离对接,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厚植社会责任,培养家国情怀,在北疆大地上开启了一道独特的“红色行走实践”风景线。
通过校媒合作,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落实在媒体人进校园和学生进媒体双向活动中。十年来,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讲堂”邀请50余位新闻人开办专题讲座,形成影响广泛的品牌效应。学生多年参加“开卷有理 马克思靠谱”“好记者讲好故事”等电视台节目录制,通过向优秀媒体人面对面学习,激发了职业理想,树立了担当意识。
通过院校合作,将“马新观”教育纳入更大空间和更高平台。近五年,通过“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共上一堂马新观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讲堂”“‘马克思靠谱’进校园”、记者节听记者讲故事、同心抗疫云端课堂等活动,以新闻传播视角解读马克思主义思想,用新闻人鲜活的事例、感人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使命担当,鼓励新闻学子们树立起远大的新闻理想,成为具有家国情怀的优秀新闻人才。
借助虚拟教研室和线上资源,与中央民族大学等20余所高校共同开展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交流活动,创新了“马新观”教育形式,提升了学生的情怀和视野。2021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讲堂”学习报告评比活动中,学院4名学生获奖,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1名。
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内蒙古大学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取得卓有成效的教学成果,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教育部虚拟教研室项目,获得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内蒙古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互联网+”大赛铜奖等诸多奖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要求宣传思想工作者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增强‘四力’,内大新闻人永远在路上。”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张丽萍教授说。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未来,内蒙古大学新闻学专业师生定将更加努力,不负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新闻人的殷切期望,努力担当作为,无悔于青春,无悔于梦想,在祖国的新闻传播事业中展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内容发布【小白杨内大考研真题辅导】
专注内蒙古大学考研,全平台同名
关注我们获得内大免费真题及报考资讯
上一篇:友联租赁(01563)拟5.66亿元收购烟台南山学院控制权及于指定学校举办者70
下一篇:原创“非师范生不得从教”呼声渐高,官方正式回应,有人欢喜有人忧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
- 加强行刑衔接协作 合力守护绿水青山
- 名单公布!南昌31名学霸上榜!
- 北京有车型优惠超10万元,南阳有门店贴出“国货惠民价7.59万元起”海报,合资车
- 事业单位编外人员转为雇员制行不行?银川市人社局回复了这份提案
- 老师曝光教室无窗帘被约谈 校长停职、教室已全部安装窗帘
- 大祥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圆满结束
- 最美家庭展播二:梁芳清家庭
- 王晓龙谈国内青训:我们只有初中水平老师,教不出大学水平的学生
- 11月起 四川学业规划行业有了“国家标准”
- 河南2023年度全省职称评审工作开始
- gre数学有哪些备考方法
- 最优模型估算: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雪豹种群数量为251只
- 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八讲 | 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
- 重磅消息 | 第十二届商学院数字化论坛即将启幕!
- 《志愿军:雄兵出击》发布路演特辑
- 建筑“黑科技”闪耀长沙筑博会
- 为青春点赞!你最喜爱哪支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 扬州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 喜迎建队日争做好队员
- 深圳发布农贸市场综合治理第三轮测评结果 低于80分市场数量大幅度减少
- 2023下半年湖南英语四六级考试时间安排
- 朝阳营商环境考评成绩连续五年居全市第一
- 小米 14 表现如何?数据库实测性能续航充电等
- 发表SCI论文,申请专利,青年标兵……她是曲园学子李雯鑫
- “湿”意盎然的生态答卷丨马鞍山:水清岸绿 石臼湖风光美如画
- 「一线新动态」十年深耕涉外高端电力人才培养,“电力工程师的摇篮”助力“一带一路”